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 第122章 双线作战的布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极殿内的震惊与骚动,随着皇帝的离去而渐渐平息,但一种更为紧张、更为急迫的气氛,如同无形的波纹,迅速扩散至整个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景阳钟的余音尚在夜空回荡,皇帝的决断已化作一道道具体的指令,通过快马、令旗,乃至那刚刚铺设不久、仅在几条关键线路上试运行的电报系统,疯狂地传向四面八方。

西苑,新军大营。

这里早已不是往日的沉寂,而是如同一座骤然喷发的火山。灯火通明,人喊马嘶,脚步声、号令声、车轮碾过地面的隆隆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钢铁洪流即将开拔前的轰鸣。

孙应元全身披挂,站在点将台上,面色冷峻。台下,皇家陆军第一旅、第二旅的官兵正在军官的喝令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进行最后的集结、检查装备、领取弹药。燧发枪上的刺刀在火把映照下反射出森冷的光芒,一门门用驮马牵引的“崇祯三式”野战炮被炮兵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位置。没有喧哗,只有一种压抑着的、即将爆发的战意。

“陛下有令!半个时辰后,先锋开拔!”传令兵飞驰而至,高声宣旨。

“遵旨!”孙应元抱拳领命,转身面对台下数千将士,运气开声,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嘈杂:“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建奴破了咱们的长城,跑到咱们家里来撒野了!陛下要御驾亲征,带着咱们,去把那些狗娘养的赶出去!告诉我,你们怕不怕?”

“不怕!!”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天动地。

“好!”孙应元眼中闪过狠厉之色,“让那些鞑子尝尝咱们新军的厉害!用咱们的火枪,用咱们的大炮,告诉他们,这大明的天下,不是他们能觊觎的!此战,有进无退,有我无敌!”

“有进无退!有我无敌!!”怒吼声直冲云霄,士气瞬间被点燃。

与此同时,乾清宫西暖阁内,朱由检并未沉浸在慷慨激昂的情绪中,他正对着巨大的北疆舆图,进行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战略部署。王承恩、骆养性、以及被紧急召来的几位心腹参谋肃立一旁。

“陛下的决断,固然能激励士气,然双线作战,凶险异常,还需谨慎布局。”一位中年参谋官,名叫李镇华,曾是边镇知兵之人,被朱由检赏识提拔入参谋司,此刻他指着地图,面露忧色。

朱由检目光沉静,手指先点在陕西:“李卿所虑极是。陕西乃腹心之患,绝不能因北虏入寇而前功尽弃。孙传庭!”他看向王承恩,“拟旨,加孙传庭太子少保衔,总督陕西、山西军务,赐尚方宝剑,对三品以下官员有先斩后奏之权!告诉他,朕将北疆托付于他,流寇之事,剿抚并用,以抚为主,但遇冥顽不灵者,可施以雷霆!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稳定西北,绝不可让高迎祥、张献忠之辈死灰复燃,威胁中原!”

“老奴遵旨。”王承恩迅速记录。

“告诉他,”朱由检补充道,语气意味深长,“朕知道他在陕西不易,有人暗中资敌,有人阳奉阴违。让他放手去做,朝廷,朕,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待北疆事了,朕要看到一个清靖的西北!”

这道旨意,不仅给了孙传庭最大的信任和权力,更是明确支持他打击那些与流寇勾结的势力,为孙传庭在后方放手施为扫清了政治障碍。

接着,朱由检的手指移向辽东:“关宁锦防线,是我大明在辽东的最后支点,亦是牵制建奴后方的重要棋子。袁崇焕!”他看向舆图上锦州、宁远的位置,“传旨袁崇焕,褒奖其谨守之功,命其继续稳守关宁锦防线,无旨不得主动出击,但需时刻保持警惕,广派哨探,若辽东建奴兵力空虚,可伺机以小股精锐扰其后方,断其粮道,使其不能全力西顾。”

他对袁崇焕,用的是“稳”字诀。既利用其防守能力,又用明确的命令限制其可能冒险的倾向,同时赋予其一定的主动性,让其成为插在皇太极身后的一颗钉子。

“至于宣大、山西等地,”朱由检的手指划过漫长的边墙,“命各镇总兵、巡抚,严守本镇隘口,清野固守,若遇建奴偏师,可依托城池节节抵抗,迟滞其行动,但绝不可浪战,徒损兵力。他们的任务,是保住自己的地盘,不让建奴四处流窜,扩大战果。”

这一部署,旨在稳定侧翼,避免皇太极分兵抄掠,导致局面彻底失控。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北京以北,蓟州、通州一带:“而朕,将亲率新军主力,前出至蓟州、三河一带,择险要之地立营。皇太极的目标是京畿,是朕!朕就给他这个机会!新军利在阵战、火器,野战乃我之长!朕要以逸待劳,在蓟州至通州这片区域内,与皇太极决战!”

他看向李镇华等人:“参谋司即刻根据最新情报,拟定数个预设战场方案,要利于我军火力发挥,限制敌军骑兵机动。兵部行文顺天府、蓟州地方,组织民壮,协助转运粮草、加固城防、提供向导。”

“骆养性!”

“臣在!”

“皇城司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全部撒出去!我要知道皇太极主力的确切位置、兵力分布、粮草囤积点!特别是他们的炮兵位置!那些晋商残余,还有朝中可能存在的魑魅魍魉,给朕盯死了!大战期间,若有任何异动,哪怕是捕风捉影,也先给朕控制起来!”

“遵旨!”

“王承恩!”

“老奴在!”

“内帑确保大军钱粮弹药无虞。令格物院、军工坊,所有库存弹药优先供给新军,生产线全力运转!告诉宋应星,朕需要他们保证前线的火药和炮弹供应,绝不能断!”

“是,陛下!”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将庞大的帝国机器调动起来,指向同一个目标。朱由检的布局,核心在于“稳后防,固侧翼,钉辽东,主力前出决战”。他放弃了被动守城的传统思路,而是利用新军的特性,主动寻求野外决战,意图将皇太极这股洪流,阻挡在北京外围,并予以重创。

“诸位,”部署完毕,朱由检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凝,“此战,关乎国运,关乎新政存亡,更关乎亿万黎民生死!朕将身先士卒,望诸君同心戮力,共渡难关!”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保卫大明!”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决然。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望向窗外已然泛白的天色。晨光熹微中,北京城的轮廓渐渐清晰。

“传旨,大军开拔!”

他转身,接过内侍递上的戎装,开始披挂。冰冷的甲叶相互碰撞,发出铿锵之音。这一刻,他不再是深居九重的皇帝,而是即将奔赴战场的统帅。

双线作战的布局已然完成,舞台已经搭好。接下来,便是刀锋相见,血火争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