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朝堂之上为“复兴基金”的账目争执不休、暗流汹涌之际,北京城西数十里外的西山矿区,却是一片与政治权谋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没有唇枪舌剑,只有岩石与钢铁的碰撞,以及一股越来越炽热的期盼。

在宋应星于格物院工坊内反复试验、优化焦炭与耐火材料配方的同时,李福带领着一支由格物院匠师、招募的巧匠以及部分矿工组成的队伍,正围绕着京西煤矿一处水量较大的废弃矿井,进行着一项在外人看来近乎疯狂的工程。

矿井旁,原本杂乱堆放的矿石和废料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用青砖和巨石垒砌起来的、外形笨重而怪异的巨大砖石结构。这便是根据朱由检提供的核心原理图,结合宋应星搜集的各地水排、风箱等机械经验,由李福等人呕心沥血设计并建造的实验性纽科门大气式蒸汽机。

这机器庞大而粗糙,主体是一个巨大的铸铜锅炉,如同一个横卧的巨兽,内部结构经过格物院多次计算和模拟(用模型和水流),确保其能承受足够的水蒸气压力。锅炉连接着一个竖直的、需要数人合抱的巨型气缸,气缸内部打磨得尽可能光滑,配有一个与气缸内壁紧密贴合的沉重活塞。活塞通过一根粗大的摇臂连杆,与矿井深处延伸上来的抽水杆系统相连。整套装置充满了这个时代工业的原始美感——粗犷、庞大,依赖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却凝聚了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匠智慧。

“李匠头,这……这大家伙,真能自己动起来,把井下的水抽上来?”一个老矿工仰头看着这庞然大物,脸上写满了怀疑与敬畏。他在这矿上干了一辈子,见识过人力辘轳、水力翻车,甚至畜力水车,但从未想过能用“火”和“水汽”来抽水。

李福的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眼窝深陷,但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他拍了拍那冰冷的锅炉外壳,声音沙哑却坚定:“老哥,陛下说过,水火之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锅炉的气够足,活塞上下得力,就一定能成!这井下上百矿工兄弟的性命,还有未来我大明万千矿山的希望,都系于此物了!”

为了这台机器,他和他的团队已经不眠不休地奋战了数月。每一个部件的铸造、打磨、安装,都耗费了无数心血。期间经历了锅炉焊缝漏气、活塞卡死、连杆断裂等无数次失败。有人嘲笑,有人劝弃,甚至连矿上的管事都私下抱怨格物院的人是在胡闹,浪费宝贵的木材和铁料。

但李福牢记着陛下的期望和宋应星的嘱托,更有一股不服输的匠人执念支撑着他。每一次失败,他都带着人仔细排查原因,修改设计,加固结构。宋应星也时常派人送来关于密封材料改进、连杆强度计算的最新建议。他们是在一片空白中,硬生生摸索着前行。

今日,便是第一次全系统联动测试的日子。消息不知怎的传了出去,不仅矿上的工人们围了过来,连附近村落的一些胆大村民,也跑来看热闹,将测试场地外围得水泄三层。人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目光中都带着好奇与难以置信。

“各就各位!”李福深吸一口气,爬上旁边一个临时搭建的指挥台,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音在群山间回荡,“点火!烧锅炉!”

命令下达,负责司炉的工匠们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质量最好的西山块煤投入炉膛。鼓风机开始工作,发出沉闷的呼啸声,将空气猛烈地吹入炉内。橘红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巨大的锅炉底部,浓密的黑烟从高大的烟囱中滚滚而出,如同一根黑色的巨柱,直插灰蒙蒙的天空。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锅炉内部的压力在不断攀升,连接压力计的指针缓缓移动。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那个巨大的气缸和与之相连的抽水杆。

李福紧握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他能听到自己心脏擂鼓般的跳动声。成功,还是又一次失败?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刻钟,或许有一个世纪那么长。负责观察压力计的工匠猛地举起了一面红色的小旗!

“压力够了!”李福几乎是用尽生命在呐喊,“开阀门!送气!”

“嘎吱——”一声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主蒸汽阀门被壮着胆子的工匠用长杆撬开!

一股灼热的白色的高压水蒸气,发出撕裂般的尖啸,猛地冲入冰冷的汽缸!

“哐!!!”

一声沉闷如远古巨兽苏醒般的巨响,震撼了所有人的耳膜!只见那沉重的活塞,在这股巨大的蒸汽推力下,猛地向上窜起!带动着巨大的摇臂连杆,发出“嘎嘎”的呻吟,将那根连接着百米深处水管的抽水杆,硬生生地向上提起了一大截!

成功了?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按照纽科门机的原理,活塞上升到顶部后,需要向气缸内喷射冷水,使蒸汽冷凝形成真空,利用大气压力将活塞压回。这一步,是关键中的关键!

“喷水冷凝!”李福的声音已经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冷水被注入气缸,与残余的炽热蒸汽接触,发出“嗤啦”的爆响,大片白雾蒸腾而起!气缸内压力骤降!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比之前更加沉重!大气压力无情地作用在活塞上端,推动着它连同摇臂、连杆和抽水杆,以无可抗拒之势,猛地向下回落!完成了第一个完整的冲程!

也就在活塞回落到底的瞬间,深埋于矿井之下、与抽水杆底端相连的活塞式水泵,在杆体巨大的动能作用下,将一大股浑浊的、带着煤渣的矿井积水,通过粗大的竹木管道,猛地提升到了地面,从出水口“哗啦”一声喷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浑浊的弧线,然后重重地砸在预先挖好的排水渠里,溅起大片水花!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

“我的老天爷!这铁疙瘩……自己会动!还把水抽上来了!”

“神物!这是陛下赐下的神物啊!”

短暂的死寂之后,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惊呼声、欢呼声!矿工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更深层的矿藏可以被开采,意味着无数兄弟不必再冒着溺亡的危险在积水中作业!围观的人群也沸腾了,他们看不懂复杂的原理,但他们看到了“铁牛”自己喝水,然后把深井里的水吐了出来!这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景象!

李福站在指挥台上,看着那周而复始、虽然缓慢却坚定有力地一起一落,不断将地下水抽上来的钢铁巨兽,看着那哗哗流淌的浑水,看着周围激动欢呼的人群,这个一向坚毅的汉子,眼眶瞬间红了,泪水混合着脸上的煤灰肆意流淌。他成功了!他们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

“记录!活塞行程……每分钟……四次!抽水量……估算……”他哽咽着,却不忘对身边的助手下达指令。这效率还很低,噪音巨大,稳定性也有待考验,但这第一步,终究是迈出去了!

很快,西山煤矿出现“能自己抽水的铁牛”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那标志性的、有节奏的“哐当……轰隆……”声,迅速传遍了京西,并向着北京城蔓延而去。

当消息通过快马送入紫禁城,送到正在为朝局和前线战事忧心的朱由检手中时,他正在批阅奏章。看完那简短却激动人心的汇报,他猛地从御座上站起,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脸上露出了穿越以来,罕有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

“好!好一个李福!好一个格物院!”他用力将那份报告拍在桌上,对侍立一旁的王承恩大声道,“听到了吗?王伴伴!我大明的蒸汽机,响了!工业时代的第一声汽笛,在西山拉响了!”

这声音,或许还微弱,或许还粗糙,但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力量,已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它盖过了朝堂的争吵,暂时驱散了战云的阴霾,为一个崭新的未来,奏响了第一个强劲的音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