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金屋辞:凤弈未央 > 第8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娇密信中的“鲛人泪珠”之喻,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夷洲那隐秘的工坊。张沐与核心工匠们更加废寝忘食,不断完善着单兵连弩的细节,优化着罐装“火神泪”的投掷装置(一种利用扭力的小型抛射器)。他们深知,这“明珠”越璀璨,暴露之时引发的风暴便越猛烈,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来自蓬莱洲的试探,愈发咄咄逼人。

先是几艘蓬莱快船,以“迷失航向”为借口,数次闯入夷洲周边汉军划定的警戒海域,近距离观察汉军水寨与新建的烽燧。张沐严令水师保持克制,仅以旗语警告驱离,未发一矢。

紧接着,与夷洲有贸易往来的几个纳瓦霍部落,相继传来不好的消息。他们运往夷洲的特定矿石(正是仿制“火神泪”和改良弩机所需的几种辅料之一),在海上屡屡被身份不明的快船拦截、抢掠。对方行动迅捷,下手狠辣,事后不留任何痕迹,但纳瓦霍水手信誓旦旦地描述,那些快船的样式与蓬莱洲的巡逻船极为相似。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也在掐断我们的资源。”张沐在密室中,对着东海海图,对几位心腹将领沉声道,“徐巿的‘温和’背后,是田襄子毫不掩饰的敌意。他们或许已经察觉到我们在秘密研制什么,只是苦无实证。”

“都护,难道我们就一直忍下去?”一位年轻气盛的将领愤然道,“弟兄们都快憋出火了!”

“不忍,又能如何?”张沐目光冷峻,“陛下严旨,要稳住局面。此刻主动挑衅,正中蓬莱下怀,给了他们开战的借口。我们……需要时间。”

他需要时间让新式武器更成熟,需要时间构建更稳固的防御体系,更需要时间,等待长安那位长公主殿下,稳住朝局,为他们争取到放手一搏的空间。

就在夷洲气氛日益紧绷之际,长安城内,一场针对阿娇的风暴,也终于酝酿成型。

引发这场风暴的,是一封来自北疆的捷报。大将军李广在稳定防线后,主动出击,利用一场夜袭,大破匈奴左贤王一部前锋,斩首千余,俘获牲畜物资无数,迫使匈奴暂时后撤百里。捷报传来,举朝欢庆。

刘荣龙颜大悦,在朝会上对李广及北疆将士大加封赏。然而,在封赏名单拟定过程中,刘荣“无意”间提及:“此番大捷,除李老将军用兵如神,将士用命外,夷洲所献之‘海胶’、‘藻绳’,于军械维护、后勤转运亦功不可没。张都护远在海外,仍心系社稷,其功亦当褒奖。”

皇帝金口一开,立刻有善于揣摩圣意的官员出列附和,盛赞张沐忠心体国,提议加以重赏。然而,紧接着,便有另一位御史出列,语气“恳切”地进言:

“陛下,张都护之功,确应褒奖。然,臣闻东海都护府近年来耗费国帑甚巨,营造船舰,广招流民,更设‘格物所’研习百工。其心虽可嘉,然其权柄之重,已远超寻常边镇督抚。更兼其手握重兵,远悬海外……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啊!陛下不可不察!”

这番话,看似忧国忧民,实则字字诛心,将“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嫌疑,赤裸裸地抛了出来。

珠帘之后,阿娇的眸光瞬间冷冽如冰。她知道,这绝非偶然。这是刘荣借他人之口,发出的明确警告,也是对他收回技术主导权后,张沐影响力依旧不减的反击。

立刻有忠于阿娇的官员出言驳斥,认为这是无端猜忌,寒了边臣之心。朝堂之上,顿时争论不休。

刘荣高坐御座,看着下方的争论,并未立刻表态,直到双方声音渐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爱卿皆是为国着想。张卿之功,朕记在心里。然,御史之言,亦非全无道理。边臣权重,确需有所制衡。”他目光转向珠帘,“姑母以为呢?”

压力,再次给到了阿娇。

阿娇深吸一口气,声音透过珠帘,清晰而平稳:“陛下明鉴。边臣权重,乃因边事所需。制衡之道,在于朝廷纲纪森严,赏罚分明,而非无故猜疑,自毁长城。张沐在夷洲所为,筑城、安民、练兵、研技,皆为本宫与陛下允准之国策,其每一笔开销,皆有账可查,何来‘耗费甚巨’?其手握之兵,乃为镇守海疆,防范蓬莱,何来‘尾大不掉’?”

她毫不退让,直接驳斥了那些莫须有的指控,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罕见的锋锐:“若因边臣有功便疑其忠心,因海外孤悬便惧其坐大,岂非令天下将士寒心,令四方守臣自危?此非制衡,此乃……自断臂膀!”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阿娇如此强硬的态度,出乎许多人意料。

刘荣的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他盯着那晃动的珠帘,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姑母言重了。朕岂是猜忌功臣之君?只是提醒诸位,朝廷法度不可废。张卿之功,该赏还是要赏。朕意,加封张沐为关内侯,赐金帛,其麾下将士,亦按例叙功。”

他选择了赏赐,但关内侯乃是虚爵,并无实权加增,更像是一种安抚。同时,他回避了关于“权柄过重”的实质讨论。

“陛下圣明。”阿娇淡淡回应,不再多言。

这场朝争,看似以皇帝的赏赐和阿娇的“胜利”告终,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弥漫在未央宫内的猜忌与隔阂,又加深了一层。

退朝后,阿娇立刻得知,刘荣已下密旨给新任的夷洲监军(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令其“密切留意都护府用度及与蓬莱往来细节,随时密奏”。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

阿娇站在兰台高处,望着阴沉沉的天空,知道平静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刘荣的耐心在消磨,蓬莱的挑衅在升级,而张沐手中那即将成熟的“明珠”,既是希望,也可能成为引爆一切的导火索。

她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传令给我们在北军的人,”她低声对身后的刘无采吩咐,“近日多加留意,尤其是……与宫中往来密切的几位将领的动向。”

“是,殿下。”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偌大的长安城,看似依旧繁华似锦,实则已暗藏旋涡。而千里之外的夷洲,那隐藏在山海之间的秘密工坊里,工匠们打磨弩机、分装火罐的叮当声,仿佛敲响着命运来临的倒计时。

阿娇知道,她与张沐,以及他们共同守护的这一切,即将迎来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