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周后的傍晚,几份盖着红头印章的公函被送到了秀山屯大队部。

沈柏儒、苏宛贞、吴曼青、顾翰霖、楚建国等几位教授的调令或大学商调函到了!

他们将被分别调回省农科院、省工业大学以及原单位,或者直接被邀请至省城的大学任教……

消息传来,屯子里心情复杂。

既为他们感到高兴,又充满了不舍。

陈卫东立即召开核心班子会议。

“吴教授、顾工、楚工他们,为咱们秀山屯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国家需要他们,大学需要他们,我们必须支持,而且要风风光光地送他们走!”

他提议,提前为他们结算今年的全额分工分红,另外再从集体资金里拿出一部分,作为“安家费”,并准备足够的全国粮票和一些秀山屯的特产,如蜂蜜、蘑菇、风干野味等,让他们回城后能顺利安顿,短期内生活无忧……

“我还有个想法,”陈卫东看着大家,“几位老师这一走,估计积蓄也不少。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把暂时用不上的钱,继续投入到咱们屯子的副业里,算作投资,以后每年享受分红!”

“同时,我想着……聘请他们作为咱们秀山屯的‘特约技术顾问’,他们的房子咱们给保留着,随时欢迎他们回来指导工作,回来住!”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当赵福贵和王振军代表屯集体,将厚厚的信封(钱和粮票)、清单和聘书送到吴曼青等人手上,并转达了陈卫东的提议时,几位年过半百的知识分子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吴曼青握着赵福贵的手,声音哽咽:“赵支书……谢谢,谢谢大家!秀山屯……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以后但凡果树方面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写信,打电话!”

顾翰霖红着眼圈,将几本写得密密麻麻的农机维护与故障排查手册郑重地交给陈卫东,嘱咐他交给新任农机组长的手中。

楚建国也感慨万千,将养鸡场的管理心得和常见疫病防治要点,详细交代给了他的得意徒弟,原来的副场长。

屯子里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

几乎全屯的人都来了,院子里挤得满满当当。

桌上摆满了各家各户凑出来的好东西。几位即将离开的人轮流发言,讲着讲着全都泣不成声……

他们诉说着在这片土地上从绝望到希望,从被排斥到被尊重的经历,感谢乡亲们的善良与包容,感谢秀山屯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们一遍遍重复着:“我们永远是秀山屯人!”

陈卫东代表屯子,做了最后的送别辞,他将一个个装满深情厚谊的包裹递到他们手中,郑重承诺:“吴教授,顾工,楚工,各位老师!”

“秀山屯永远是你们的家,永远是你们的后盾!在外面要是累了,烦了,或者遇到什么难处,就回来!家里别的没有,热炕头、粗茶饭管够!家里的人,也永远记得你们的恩情!”

送别的场面,感人至深,许多社员都抹起了眼泪……

与此同时,狩猎队队长宋志刚向陈卫东汇报了一个好消息:黑子最近跟一群小狼混在一起,不仅能带着那些狼有效驱散靠近农田和畜群的小股野兽,甚至能协同围捕一些危害较大的孤狼或野猪,屯子周边的安全保障大大增强!

这意味着,即使像宋志刚这样的狩猎骨干将来离开,屯子的安全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陈卫东欣慰地点点头。

他知道,黑子和小玉如今越来越有灵性,也越来越独立。

他不在屯子时,它们常常夜不归宿,在山林里自由奔驰,但总会隔三差五地往家里叼回猎物,仿佛在告诉他自己过得很好,也没忘记这个家。

小玉依旧习惯陈卫东为它在屋檐下搭的那个温暖的窝,大多数夜晚都会回来栖息。

而黑子,狩猎队的人最近经常看到它和那只神骏的白狼王并肩出没于深山,形影不离,俨然一对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在吴曼青等人离开的前夜,陈卫东私下找到了他们。

“吴教授,顾工,”他压低声音,神情严肃,“你们回到学术圈,信息渠道会比我们这里灵通得多。

我想拜托你们,有机会的话,帮我留意一下,特别是港澳、东南亚那边的一些经济类报纸、商业期刊,看看那边都在发展什么,流行什么。

尤其是关于轻工业、电子产品、服装这些方面的信息……”

吴曼青和顾翰霖对视一眼,心里有点紧张,虽然对他的请求有些疑惑,但出于对陈卫东的绝对信任,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卫东,你放心,我们会留意的。有什么消息,一定想办法给你传回来。”吴曼青郑重承诺。

顾翰霖也点头:“我有些老同学在国外,如果政策允许……我也试着联系看看。”

陈卫东心中一定,这步暗棋,或许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未来的布局,正在悄无声息地展开。

而眼前的离别,既是一段深厚情谊的暂时中止,也预示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