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549章 寿域同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渐浓,应天府的灯火愈发璀璨。皇宫之内,庆典的余温未散,观星台之上,文熙太上皇与凤泰女帝、三位公主围坐一处,案上摆着新沏的雨前龙井,氤氲的茶香与夜空中的桂花香交织,沁人心脾。

“母皇,您看这星河浩瀚,恰如我大明基业,源远流长。”明世春指着天幕中璀璨的银河,语气中满是敬畏与期许。她深知,今日的盛典不仅是对母亲的祝福,更是天下对大明国运的期盼。

文熙太上皇抬眸凝望星空,眼中似有流光闪烁,那是岁月沉淀的智慧,也是对过往的追忆。“皇儿,星河虽远,却有北斗指引方向;王朝虽盛,需有仁心守护根基。”她缓缓开口,声音柔和却掷地有声,“当年我登基之初,夜夜难眠,唯恐辜负苍生。如今看到你处事沉稳,姐妹同心,百官尽职,藩邦归心,六域臣服,我这颗心,才算真正放下。”

明世夏为太上皇续上茶水,轻声道:“母皇一生呕心沥血,才有今日的太平景象。前日我去民间察访,百姓们都在感念您的恩德,说您是‘女中尧舜’,还自发组织了祈福仪式,为您贺寿呢。”

“民心向背,是王朝的根基啊。”文熙太上皇感慨道,“当年轻徭薄赋,兴修水利,不过是做了君主该做的事,却能让百姓如此记挂,可见苍生所求,不过是安稳度日。皇儿,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何时,都要以民为本。”

明世秋颔首附和:“母皇教诲,儿臣等铭记在心。此次各国国主前来贺寿,不仅带来了厚礼,更表达了与我大明永结盟好的意愿。昨日西域诸国国主还特意提及,希望能扩大通商,互通有无,我已与礼部、户部商议,后续会拟定详细章程,既彰显大明的包容,也为百姓谋福祉。”

“此举甚好。”文熙太上皇赞许点头,“六域之地,风土各异,与他们交好,不仅能稳固边疆,更能让大明的文化与物产远播四方,这才是‘德化天下’的真谛。”

最小的明世冬笑着说道:“母皇,今日宴会上的杂技表演,您似乎格外喜欢。我已让那些艺人留在宫中,明日再为您表演一场,好不好?”

太上皇被她的俏皮逗笑,眼中满是慈爱:“你这孩子,总是这般贴心。不过不必了,艺人也需归家团聚,今日的热闹已经足够。倒是你们姐妹四人,连日为我的寿辰操劳,也该好好歇息。”

说到此处,她看向四位女儿,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我这一生,有你们四个,是我最大的福气。世春沉稳,能担社稷之重;世夏温婉,能尽孝悌之道;世秋干练,能理内外之事;世冬灵动,能添天伦之乐。你们姐妹同心,便是大明最好的屏障。”

四位女儿闻言,皆眼眶微红。明世春握住母亲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母皇,能做您的女儿,才是我们的福气。往后岁月,我们定会常伴您左右,让您安享天伦。”

正说着,远处传来阵阵笙歌,那是宫中乐师在为庆典收尾而演奏的《霓裳羽衣曲》,悠扬的曲调在夜空中回荡,与百姓们在宫外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盛世祥和的画卷。

此时,鸿胪寺卿匆匆赶来,在殿外恭敬禀报:“启禀太上皇、陛下,六域国主与各位藩王听闻太上皇在观星台赏月,特遣人送来贺词,愿与大明共沐清辉,同享太平。”

文熙太上皇微微一笑,吩咐道:“传我口谕,多谢各位国主与藩王的美意。明日设宴于御花园,我与陛下、公主们陪各位共赏秋景,畅叙情谊。”

“遵旨!”鸿胪寺卿躬身退下。

夜色渐深,寒意渐浓,明世夏贴心地为太上皇披上一件狐裘披风。“母皇,夜凉了,我们回宫歇息吧。”

太上皇点头应允,在女儿们的搀扶下,缓步走下观星台。沿途的宫灯照亮了她们的身影,长长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如同血脉相连的亲情,密不可分。

回到寝宫,宫女们早已备好了安神汤。凤泰女帝亲自为母亲端来,看着她喝下,才放心地与三位妹妹一同告退。临走前,明世冬还调皮地留下一个亲手缝制的布偶寿桃,逗得太上皇笑逐颜开。

寝宫之内,文熙太上皇躺在床上,却无睡意。她回想着今日的盛典,百官的恭敬,藩王的臣服,各国的朝拜,百姓的欢腾,更有女儿们的孝心环绕。这一生,她以女子之身,执掌乾坤,护国安民,如今功成身退,能安享这般天伦之乐,夫复何求?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的松柏之上,象征着长寿与坚韧。文熙太上皇轻轻闭上眼,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她知道,大明的明天,会在女儿的手中更加美好;这太平盛世,会如这月光一般,清辉永驻,绵延万代。

凤泰五年的这场万寿盛典,终究会成为大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记录了一位女帝的传奇一生,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盛世荣光,更凝聚了亲情的温暖、民心的向背与天下的归心。而文熙太上皇的仁德与智慧,凤泰女帝与三位公主的孝心与担当,也将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大明的历史长河,为后世留下无尽的敬仰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