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沧海覆云歌 > 第241章 烽烟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一章 烽烟再起

济南城的初雪,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细碎的雪沫子夹杂着凛冽的北风,敲打在总兵官府邸的窗棂上,簌簌作响,仿佛无数细密的冰针,试图刺穿这难得的片刻安宁。

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严冬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秦渊闭目盘坐于榻上,周身气息如深潭潜流,晦暗不明。那日瘴疠谷中,为救简心而全力催发的混沌内力,此刻虽已平复,但其中蕴含的那股至阴至寒、湮灭生机的意蕴,却如烙印般更深地刻入了他的武道本源。与之相对的,《沧海无量诀》的浩瀚生机则如春风化雨,不断滋养修复着他因强行驾驭这股力量而受损的经脉。冰与火,寂灭与生机,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在他体内达成了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他胸前贴肉收藏的那枚“圣火令”,近日来偶尔会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温热,转瞬即逝,却让他无法忽视。

简心坐在不远处的桌案旁,就着温暖的烛光,仔细分拣着药材。她的脸色仍有些苍白,左肩的伤口被厚厚的绷带包裹着,动作间仍能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但她的眼神专注而宁静,指尖拂过那些形态各异的草药,如同抚过琴弦。凭借秦渊不惜内力为她驱毒疗伤,以及她自身精绝的医术和那株拼死带回的“赤阳参”为主药炼制的“温玉培元丹”,她受损的元气正在快速恢复。只是那日伏击的阴影,以及对方明显冲着她和药材而来的意图,如同一根刺,扎在心头。

苏墨坐在窗边,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色棋子,目光却落在窗外纷飞的雪花上,看似悠闲,实则脑中正在飞速推演着各方局势。黑风寨的资源初步消化,樊刚及其部分精锐被编入军中,暂时缓解了物资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融合问题。南京方面的消息断续传来,那位凭借拥立之功登上首辅之位的马士英,与试图挽狂澜的史可法之间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而清廷在占据北京后,一边追击西逃的李自成,一边已开始派遣官吏招抚山东各地,软硬兼施。

“报——!”一名亲卫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带着一丝急促。“将军,苏先生!南京方面,有钦使到了!已至城外十里亭!”

秦渊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深邃,不见波澜。苏墨指尖的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简心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眼望来。

该来的,终究来了。

“来的何人?”秦渊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回将军,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韩公公。还有……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吕大人。”亲卫禀报道。

苏墨眉头微挑:“韩赞周?他可是马士英的心腹,司礼监掌印,地位犹在王之心之上。派他来,看来南京那位新君和马首辅,对将军是‘重视’得很啊。吕大器倒是素有清名,与史阁部交好,派他来,或许有牵制之意。”

秦渊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既然是掌印太监和兵部侍郎亲至,礼数不可废。开中门,摆香案,召集在城将领,随我出迎。”

济南城南门,旌旗招展,军容肃然。秦渊一身常服,外罩御寒的黑色大氅,立于队伍最前。身后,黄得功、李过、刘体纯、樊刚等将领按刀而立,虽经战火洗礼,却个个挺直如松,自有一股百战精锐的煞气弥漫开来。苏墨羽扇轻摇,立于秦渊身侧,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江辰依旧如同影子,抱剑默立在人群边缘,仿佛与周遭的热闹隔绝。

风雪中,一队仪仗迤逦而来。当先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下,车帘掀开,先下来的是一位身着绯袍、面容清癯、气质端凝的中年官员,正是兵部右侍郎吕大器。他目光扫过迎接的队伍,在秦渊身上略一停留,微微颔首。

随后,一名面白无须、身着御赐蟒袍、气度雍容的老太监,才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他看起来约莫五十许岁,脸上带着常年居于上位者的矜持与一种内宦特有的阴柔,眼神开阖间,精光闪动,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他的目光如同滑腻的毒蛇,缓缓扫过众人,在秦渊脸上停顿片刻,又掠过他身后的苏墨、江辰等人,最后才落到那肃杀的军阵上,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似笑非笑。

“山东总兵官、镇虏将军秦渊,率麾下将士,恭迎天使!”秦渊抱拳,声音清朗,不卑不亢。身后众将齐声附和,声浪震得雪花都为之一滞。

韩赞周轻轻“嗯”了一声,尖细的嗓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飘忽:“秦将军,杂家与吕侍郎奉皇上旨意,不远千里而来,这北地的风雪,倒是比金陵凌厉得多啊。”他话语看似感慨,实则暗指此地乃边陲苦寒,隐含居高临下之意。

吕大器则拱手还礼,语气温和许多:“秦将军,诸位将军辛苦了。将军力挽狂澜,守住济南,扬我国威,朝野上下,无不感佩。”

寒暄已毕,众人簇拥着两位钦使入城,直抵总兵官府衙大堂。

香案早已设好,韩赞周当仁不让,立于案前,取出明黄绸缎的圣旨,朗声宣读。声音在宽阔的大堂内回荡,内容无非是重申秦渊山东总兵官、镇虏将军的职衔,表彰其赫赫战功,赏赐金银绢帛,勉励其继续为国效力,早定中原云云。

然而,当念到后半段时,韩赞周的语调微微发生了变化,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军虽专征伐,然钱粮军械,皆需朝廷调度支撑。着即日起,山东一应赋税钱粮,均需造册上报南京户部、兵部核销。各府州县官员任免,亦需由吏部议定。将军当以国事为重,休得自专,以免物议。另,闻将军麾下,多有原流寇及江湖草莽,虽一时效命,然良莠不齐,恐生事端。着将军严加管束,甄别忠奸,若有不服王化、滋扰地方者,当以国法论处,不可姑息……”

旨意宣读完毕,堂内一片寂静。

这封圣旨,看似褒奖,实则暗藏机锋!前半部分的封赏是虚,后半部分的“核销”、“议定”、“严加管束”、“以国法论处”才是实!这是要一步步收回秦渊在山东的人事、财政大权,更要他动手清理麾下非嫡系的力量,尤其是李过等原闯军部众!釜底抽薪,莫过于此!

黄得功、李过等人脸上已现出怒色,樊刚更是握紧了拳头,眼中凶光闪动。苏墨摇扇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韩赞周将圣旨合拢,似笑非笑地看着秦渊:“秦将军,接旨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秦渊身上。

秦渊面色平静,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圣旨,声音依旧沉稳:“臣,秦渊,领旨谢恩。”

他接过圣旨,并未立刻起身,而是抬头看向韩赞周和吕大器,缓缓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然,如今清虏踞北京,虎视中原,山东地处前沿,军情瞬息万变。若事事需禀报南京,往返迁延,恐贻误战机。至于麾下将士,皆是为抗清大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之义士,臣以性命担保,绝无不服王化、滋扰地方之行径。若朝廷不放心,臣愿立军令状,若有差池,甘当军法!”

他话语铿锵,既接了旨,又明确提出了执行中的困难,更以自身威望和军令状,保下了麾下将士。

韩赞周眼皮微微一跳,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了几分阴柔:“秦将军忠心可嘉,杂家自然知晓。然,朝廷法度,不可轻废。这钱粮核销、官员任免,乃是国之常经,岂能因一时战事而废弛?至于将军麾下……呵呵,杂家也只是转达朝廷诸公的担忧罢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他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李过等人。

吕大器轻咳一声,打圆场道:“秦将军所言亦有道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此事关乎抗清大局,还需从长计议。韩公公,不如先让秦将军及诸位将士接旨受赏,具体细则,容后再议?”

韩赞周冷哼一声,不再多言,算是默许。

接风宴席上,看似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实则暗流汹涌。韩赞周倚老卖老,言语间不时敲打,试探秦渊的底线以及与南京各方势力的关系。吕大器则更多询问军务民生,态度相对务实。

宴席散后,韩赞周以旅途劳顿为由,先行回驿馆休息。吕大器却借口要与秦渊商讨军务细节,留了下来。

书房内,炭火依旧。

只剩下秦渊、苏墨与吕大器三人。

吕大器脸上的官场笑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他压低声音道:“秦将军,苏先生,明人面前不说暗话。韩赞周此来,马士英授意甚深,一是要收回山东权柄,二是要……清除‘不安定’因素。史阁部虽竭力周旋,然朝中……唉,阉党余孽与某些只顾党争的清流,沆瀣一气,恐非北伐之福啊。”

他顿了顿,看着秦渊:“将军如今已是北地长城,万民瞩目。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将军还需早做打算。此外……”他声音更低,“小心‘青云’。”

又是“小心青云”!

秦渊与苏墨对视一眼,苏墨神色如常,只是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邃。

送走吕大器,书房内重归寂静。

苏墨轻摇羽扇,缓缓道:“韩赞周此来,是阳谋。我们若完全遵从,便是自缚手脚,迟早被其吞并。若强硬对抗,则正好给了南京方面口实,扣上一个‘拥兵自重’、‘目无朝廷’的帽子。吕大器的提醒,倒是真心。这‘青云’二字,指向明确,看来南京那边,有人不想看到我们与某些势力走得太近。”

秦渊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愈下愈大的雪,目光仿佛穿透了风雪,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权柄、名望,有时亦是枷锁。但这山东,这抗清大局,不能乱。韩赞周要玩朝堂手段,我们便陪他玩玩。但底线,不能退。”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苏兄,看来我们之前议定的,整合武林,建立更严密组织的计划,需要加快了。朝廷靠不住,我们就靠自己,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再次匆匆入内,递上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

秦渊拆开,信上只有一行字,笔迹娟秀中带着一丝魅惑:

“西行归来,有要事相告,关乎君之根源与‘沧海’之秘。三日后,城外落霞坡,盼君独往。——罗刹。”

玉罗刹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可能与《沧海无量诀》和他身世相关的消息!

秦渊握着信纸,体内那混沌的内力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微微波动起来。胸前的“圣火令”,再次传来一丝清晰的温热。

朝廷的明枪,盟友的暗箭,身世的迷雾,西域的秘密……所有的线索,仿佛在这一刻,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和这封密信,交织在了一起。

第四卷的帷幕,就在这内外交困、暗流汹涌中,猛然拉开!

烽烟,从未熄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这覆雨翻云的棋局中,再次燃起。

【下章预告】

朝廷钦使驻留,步步紧逼;玉罗刹密约在前,吉凶难测。秦渊将如何应对韩赞周的权谋算计?落霞坡之约,是陷阱还是机遇?那关乎《沧海无量诀》与他身世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与此同时,清廷并未沉睡,多尔衮的使者亦悄然潜入山东,一场针对秦渊与抗清联盟的更大阴谋,正在暗中布局!苏墨的“青云阁”在此刻又将扮演何种角色?内部,李过等将领因朝廷旨意而人心浮动,江辰的监察堂利剑首次对内,又将挥向何人?第二百四十二章《虚名枷锁》,看秦渊如何在名缰利锁与内外杀机中,破局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