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173章 香江夜宴 一曲三百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香江夜宴 一曲三百万

香江的夜,吹过半岛酒店灯火通明的宴会厅玻璃窗。厅内,水晶吊灯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武侠世界》杂志社为许愿接风的晚宴已近尾声,但气氛依旧热烈。

许愿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地站在人群中。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从容应对着四周投来的好奇、敬佩乃至探究的目光。

《武侠世界》杂志社的李主任,一位精明干练、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人,正满面红光地陪在许愿身旁。今晚这场面,无疑也给他挣足了面子。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乃至几位恰好在港的知名武侠作家,都纷纷拿着许愿的着作——无论是早已轰动香江的《寻秦记》,还是后来陆续出版的《大唐双龙传》等作品——簇拥过来,希望能得到这位传奇内地作家的亲笔签名。

“许先生,您的《翻云覆雨》我拜读了五遍!每次都有新收获!” “许生,可唔可以帮我签个名?写俾阿may就得啦!” “许老师,我是您的忠实读者,从《寻秦记》就开始追您的作品了!”

许愿来者不拒,接过一本本或新或旧的书,钢笔在扉页上流畅地划过。他时而签下端正的姓名,时而应要求写上几句简短的寄语,字迹潇洒有力,带着一份内敛的自信。镁光灯不时亮起,记录下这热烈的场景。李主任在一旁笑着,时不时插科打诨,将气氛烘托得更加融洽。

宴会终于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宾客逐渐散去,留下满室酒香与若有若无的香水气息。李主任引着许愿走到露台,维港的夜景如同一幅巨大的、铺满钻石的黑色绸缎,在眼前铺陈开来。晚风拂面,稍稍驱散了室内的燥热。

“许先生,今晚招待不周,多多包涵。”李主任递过一杯餐后酒,语气比方才更多了几分熟稔与郑重。

“李主任太客气了,今晚非常愉快,感谢您的盛情。”许愿接过酒杯,与之轻轻一碰。

李主任抿了一口酒,略作沉吟,终于切入正题:“许先生,您在宴会上也看到了,您在香江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文学圈。说起来,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许先生如今,还写歌么?”

他观察着许愿的神色,继续道:“自从去年您给华仔写的那首《忘情水》一炮而红之后,圈内不知多少人打听您的消息。也不知他们从哪儿挖出的线索,知道当初是我牵的线,这几个月,可是有不少歌手找到我门下,都想通过我,请您这位‘金牌词曲人’出手,再创金曲啊。”李主任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更多的是期待。

许愿微微一笑,对此似乎并不意外。他晃动着杯中的琥珀色液体,目光投向远处灯,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写,当然写。音乐和文学,本就是相通的。不过,李主任,今时不同往日。我的歌,现在很贵。”

他转过头,目光清晰地看着李主任:“一口价,三百万港币一首。词曲包办,保证水准。能接受这个价格的,您再让他们来谈。否则,就不必浪费彼此时间了。”

“三……三百万?”李主任即便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个数字惊得微微咋舌,手中的酒杯都晃了一下。这个价格在90年代中的香江乐坛,绝对是顶尖中的顶尖,堪称天价。但他迅速稳下心神,想起《忘情水》带来的巨大收益和影响力,又觉得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或许真值这个价。

“好!许先生快人快语!”李主任到底是见过风浪的,立刻应承下来,“我回去就把话放出去。这个价码,确实能筛掉一大批只想碰运气的。能留下来的,必定是真正有实力、有诚意的。”

“有劳李主任。”许愿颔首,“另外,如果能接受,最好把人都约到一块。组个局,一起吃个饭。我喜欢高效,现场看人,现场写歌。”这话语里的自信,几乎到了狂妄的地步,但从他口中说出,却莫名有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李主任眼睛一亮,这倒是省事又新奇的方式,他立刻拍板:“没问题!许先生这几日想必还要在香江盘桓几日?给我两天时间,我来安排!”

“好。”许愿点头。

两天时间倏忽而过。香江的繁华与匆忙,并未在许愿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他大多时间待在酒店套房,透过落地窗俯瞰这座城市的日与夜。第三天傍晚,房间里的“大哥大”响了起来,铃声急促。

“许先生!安排好了!”李主任的声音透着兴奋与一丝如释重负,“四位!都是当下最红、最有分量的!三位男歌手,一位天后级女歌手!明天晚上八点,半岛酒店嘉麟楼,最大的包间‘凌霄殿’,我都订好了!您直接过来,报我的名字就行!”

“辛苦了,是哪四位?”许愿语气平淡。

“哈哈,暂时容我卖个关子,明天见面给您一个惊喜!保证不让您失望!”李主任笑道,“那明天见?”

“明天见。”许愿挂了电话,窗外,香江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无数等待点燃的野心与梦想。他知道,明晚的宴席,将不再是简单的寒暄与吃饭,而是一场真金白银、考验才情与魄力的较量。而他,已然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晚上八点,半岛酒店嘉麟楼的“凌霄殿”包间内,却仿佛自成一方静谧天地。象牙色的丝绸壁纸泛着柔和光泽,水晶吊灯流淌下温润的光瀑,映照着中央那张足以容纳十二人的硕大紫檀木圆桌。桌面光可鉴人,整齐摆放着锃亮的银质餐具和细腻的白瓷杯碟,空气中浮动着若有若无的沉香与雪茄混合的矜贵气息。

包间的沉重大门被身着燕尾服的服务生无声推开。

寒暄间,他身后的四位客人也鱼贯而入。

率先映入眼帘的是张学友。他穿着简单的黑色polo衫和卡其裤,笑容腼腆而谦和,与舞台上那位挥洒自如的“歌神”判若两人。“许先生,你好,久仰大名。”他主动伸出手,国语带着明显的粤语口音,但语气真诚。许愿与他握手时,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热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

紧随其后的是黎明。近一米八的身高,俊朗的面容在灯光下近乎完美,白衬衫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气质清冷中带着一丝疏离。他微微颔首,声音温和而有分寸:“许先生,幸会。”眼神交汇时,带着几分审慎的打量。

接着是活力四射的李克勤。他穿着时髦的印花衬衫,一进来就打破了略显客套的气氛,笑容爽朗,声音洪亮:“许老师!终于见到真人啦!没想到您写歌这么犀利!”他的热情直接,瞬间让包间的温度升高了几度。

最后一位是叶倩文。她穿着一身亮眼的明黄色连衣裙,衬得肌肤胜雪,大波浪卷发风情万种,顾盼间神采飞扬,气场强大。“许老师,”她笑着伸出手,国语流利,带着独特的磁性嗓音,“我可是您的书迷哦!等下一定要给我签个名!”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自信而明媚,像一道光投入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