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165章 再次前往土地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香江出发的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时,上海的夜空已缀满繁星。

出租车子拐入陆家嘴地区,此时还多是旧式里弄和待拆迁的厂房,间或有新划出的开发区和刚刚奠基的工地。许愿在一处新近落成、外观颇为现代的高层住宅小区门口下了车。这里距离未来的浦东核心金融区仅咫尺之遥。

推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空调的凉意一同涌来。龚雪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翻阅一叠资料,见他回来,立刻起身,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回来了?香港事情还顺利吗?”

“顺利。”许愿放下公文包,换了鞋,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疲惫,但眼神明亮。他没有先去拿那个装着股票证的公文包,而是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盖着红色大印的文件。

“小雪,”他走到龚雪面前,将文件递给她,语气平静却蕴含着重要的分量,“公司已经批下来了。看看这个。”

龚雪接过文件,展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她快速扫过上面的信息: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她的手指轻轻拂过那枚鲜红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章,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太好了!这么快就办下来了!”

“嗯,”许愿点点头,“下一步,我们可以开始仔细研究那块地的拍卖公告了。资质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资金和投标策略。”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浦东的夜色,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待拍土地的未来。

龚雪小心地将营业执照放在茶几上,目光落在那个鼓鼓的黑色公文包上:“香港那边……?”

许愿这才拿起公文包,打开,取出那份沉甸甸的牛皮纸袋,抽出里面的股票证书,递给龚雪:“喏,买了点中信泰富的股票。看好它未来的发展。”

龚雪对股票并不太熟悉,但她接过那张设计精密、代表着巨额价值的纸片,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母和数字,感受着它的分量。“这么多股……一千万港币?”她虽然对许愿的投资决策有信心,但仍不禁为这笔巨款的投入而微微心惊。

“放心,”许愿看出她的顾虑,温和地笑了笑,接过股票证书,小心地放回纸袋,“这只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重点还是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他指了指窗外,“外滩,这才是未来真正的金矿。”

他继续道,语气沉稳而充满远见:“香港的股市,是看好现成的资产和回归的红利。

龚雪依偎到他身边,望着窗外浦东尚且稀疏的灯火,轻声道:“嗯。拍卖的事,我这几天又收集了一些资料,也托人打听了些消息。竞争肯定会很激烈,不少人都盯着呢。”

“预料之中。”许愿揽住她的肩膀,“好饭不怕晚。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明天开始,我们详细规划一下。”

夜色渐深。书房里,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那张千万元港币换来的股票证书被暂时锁进保险柜,而那份崭新的、墨香似乎还未散尽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则与厚厚的土地拍卖文件、外滩,浦东规划图册一起,摊开在宽大的书桌上。

许愿和龚雪头挨着头,手指点着图纸上的区块,低声交换着意见。

第二天许愿穿着一件熨帖的白色衬衫,深色西裤,皮鞋踩在上海市土地管理局光洁如镜的水磨石地面上,

他没有去普通的办事窗口,而是径直走向了一间挂着“土地有偿使用办公室”铜牌的房间。门半开着,里面传出激烈的电话铃声和快速的、带着浓重沪语口音的普通话交谈声。

叩门而入。办公桌后一位四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子正对着电话筒飞快地记录着什么,眉头紧锁。见到许愿,他快速对着话筒说了句“再侬讲,我格哒有情况”,便挂了电话,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来,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同志,有什么事?”语气干脆,不带寒暄。

“您好。我想了解外滩土地购买的相关信息。”许愿的声音平静。

他指了指墙边的沙发:“坐。我姓王,王建明。负责这块的具体事务。”

许愿坐下,沙发是真皮的,却因使用频繁而显得有些塌陷。王建明从一堆文件里抽出一份油印的、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材料,推到许愿面前。

“这是《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办法》实施细则,刚下来不久。”王建明的语速很快,像在背诵条文,“目前主要通过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侬想了解哪种?”

“拍卖。”许愿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

王建明眉梢微挑,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来了兴趣:“拍卖?胆子不小。规矩最多,变数最大,当然,”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机会也最大。价高者得,童叟无欺,最是干脆。”

他转身从后面的文件柜里取出一份更薄一些、用骑马钉装订的文件,封面印着“上海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公告(预)”的字样,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侬运气好,或者说,眼光毒。”王建明的手指点了点封面,“正好有一批,下个月,七月份,会集中出公告。其中有一块,”他的手指向下,落在其中一行,“喏,外滩金融贸易区,面积8200平方米,规划用途商业金融。起拍价,”他清晰而缓慢地吐出数字,“每平方米3000元人民币。总起拍价两千四百六十万。”

“拍卖时间?”他问,声音依旧平稳。

“初步定在九月九日。”王建明看着许愿,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寓意好,长长久久嘛。不过,到时候是真金白银的较量,可不是讲寓意的时候。”他身体往后一靠,、靠在椅背上,“这块地,盯着的人不少。国内的,国外的,都有。不少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集团。侬……”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许愿没有接话,只是拿起那份预公告,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纸张粗糙,油墨字迹却清晰锐利,像一把把待价而沽的钥匙,试图打开通往一个全新时代的大门。

“需要办什么手续才能参加拍卖?”他放下文件,问道。

王建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打印的清单:“报名登记,缴纳竞买保证金——这块地的保证金不低,具体数额等正式公告。提供资信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所有文件齐备,经过审核,才能领取竞买号牌,获得参加拍卖会的资格。”他顿了顿,补充道,“正式公告大概七月十号左右会贴出来,报纸上也会登。所有细节以正式公告为准。”

“明白了。谢谢王同志。”许愿站起身,将那份预公告仔细折好,放进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不客气。”王建明也站起身,伸出手,“许先生,有魄力。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拍卖场上一槌定音,落槌无悔。资金,要准备充分。”他的握手很有力,带着上海男人特有的精明与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