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外公的神秘遗产 > 第61章 利用线索谈成合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振远矿业的设备修复进入收尾阶段,但资金缺口和下游应用渠道的问题,成了林墨团队的新难题。就在这时,国内稀土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中科稀土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发来洽谈邀请,负责人在邮件中提到:“听闻贵方持有振远矿业的历史资料,我方对其当年的稀土提纯技术很感兴趣。”

“这是送上门的机会。”沈知言反复研究对方的背景资料,“中科稀土正在攻关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瓶颈,而外公日记里记载的‘南磁北绕’提纯工艺,正好能解决他们的核心难题。我们手里的技术线索,就是谈判的最大筹码。”林墨立刻组织团队整理核心资料,将日记中的技术记录、设备修复参数与档案馆的矿权证明装订成专属谈判手册。

洽谈会当天,中科稀土的谈判团队刚落座,负责人周总就直接切入主题:“我们了解到振远矿业曾掌握独特的稀土提纯技术,若贵方能共享相关资料,我方愿意提供资金支持,但矿场投产后的稀土产量,我方需优先采购。”语气中带着行业龙头的强势。

林墨没有急于回应,而是示意苏哲打开投影,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外公1983年的技术手稿。“周总,这是振远矿业当年的核心提纯工艺记录,其中‘磁选线圈绕制技术’能将稀土纯度提升至99.99%,比目前行业平均水平高出0.03个百分点。”苏哲切换画面,展示出设备修复后的检测数据,“我们已通过这项技术完成小批量试生产,产品样本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贵方的研发需求。”

周总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林墨趁机拿出外公日记中“客户分级维护”的相关页面:“振远矿业的经营理念是‘战略共赢’,当年外公曾为国内科研单位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中科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我们不仅愿意共享技术,还希望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贵方出研发资源,我方出生产能力,共同攻克稀土应用的技术难关。”

这个提议让中科团队有些意外。周总翻阅着林墨递来的谈判手册,当看到日记中关于“稀土定价博弈”的策略分析时,忍不住赞叹:“林老的商业远见,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不过我有个疑问,这些核心技术线索,你们为何愿意共享?”

“因为外公当年留下这些线索,目的就是让稀土技术服务于国家发展。”林墨语气坚定,“振远矿业重启的初心,不是追求一己之利,而是让沉睡的技术和资源发挥价值。与中科合作,既能解决我们的资金和渠道问题,又能推动国内稀土产业升级,这正是对传承最好的践行。”

谈判的转折点出现在李诚展示的家族笔记上。“这是我爷爷当年跟随林老工作时的记录,详细补充了‘南磁北绕’工艺的操作细节。”李诚指着笔记中的手绘图纸,“我们已经用这套工艺完成了三条生产线的调试,下个月就能达到量产标准。”中科的技术总监接过笔记,对照着技术参数计算片刻,激动地对周总说:“这些细节能帮我们至少缩短半年的研发周期!”

周总彻底打消了顾虑,当场提出合作框架:“我方出资5000万元用于振远矿场的产能升级,占股30%但不参与日常经营;双方共建‘稀土技术研发中心’,振远提供历史技术资料,我方提供研发团队;矿场投产后的稀土产品,我方按市场价优先采购,同时开放我方的下游客户渠道,助力振远拓展市场。”

这个条件远超预期,林墨却提出了一个额外要求:“合作协议中必须加入‘人才培养’条款——中科需为振远矿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优先录用我们合作技校的毕业生。这是外公当年的人才留存理念,我们希望传承下去。”

周总爽快答应:“林老的人才理念值得敬佩,这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我们不仅会培养技术人才,还会与你们共同设立‘振远奖学金’,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稀土产业。”

签约仪式当天,赵天磊特意赶来祝贺,他骑着配送车,车斗里装满了街坊们送来的鲜花。“林老板,我现在负责中科稀土的部分配送业务,以后咱们也是合作伙伴了。”他挠着头笑,“我爹当年没抓住诚信合作的机会,我可不能错过。”

林墨看着签约书上的“振远矿业”与“中科稀土”字样,又望向窗外欢呼的团队和街坊,心里格外踏实。外公留下的线索,不仅打开了日记的密码,更打开了振远矿业的未来。这场基于传承与信任的合作,必将让振远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