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破译的数据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磐石基地核心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指挥室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李明将解析出的关键信息投射在光幕上:

一、“观察者”同步节点坐标:三个精确的地理位置,分别位于西北冻原、东部沿海废墟以及南部死亡沼泽深处。这些节点负责协调区域内的“清道夫”及更高阶单位,摧毁它们将导致“观察者”在该区域的指挥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暂时瘫痪。

二、“方舟”部分蓝图与推测位置:数据显示“方舟”并非固定在某处,而是处于低速移动或深度隐匿状态,最后一次被“希望”前哨站捕捉到的微弱信号,源自东南方向一片被称为“破碎棱镜”的复杂峡谷地带。它是旧时代文明的火种备份,蕴含着可能扭转局面的知识和技术。

三、“猎犬”及类似生物兵器的结构弱点分析:详细指出了其能量核心与运动神经簇的耦合点,针对这些点的攻击能极大提升杀伤效率。

信息量巨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艰难的战略抉择。

赵刚率先表态,声音洪亮:“这还用选?当然是先打掉那些狗屁节点!拔了它们的眼睛,看它们还怎么嚣张!集中力量,逐个击破!”他的想法简单直接,倾向于优先削弱敌人的整体威胁。

孙晓雪则更显谨慎:“三个节点分布极广,环境恶劣,长途奔袭风险太高。而且我们不清楚每个节点的防御力量。一旦行动失利,基地主力受损,后果不堪设想。”她顿了顿,“我认为,应该优先寻找‘方舟’。如果能获得其中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实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届时再对付‘观察者’会更有把握。”

李明支持孙晓雪的观点,他眼神炽热:“‘方舟’里可能保存着完整的科技树!那才是我们长久生存的基石!对付节点是治标,获得‘方舟’才是治本!”

李德林摸着下巴,瓮声瓮气地说:“打节点要攻坚,找‘方舟’要探索,都不容易。但咱们工坊现在有了新式穿甲弹的图纸,对付那些铁皮罐头和血肉怪物应该能有点效果。关键是,咱们的力量够同时做两件事吗?”

苏婉儿综合着各方意见,眉头微蹙:“资源是最大的问题。无论是远征攻击节点,还是深入‘破碎棱镜’寻找‘方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基地目前的储备,恐怕难以支撑同时进行两个大型战略行动。我们必须有所取舍。”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陈远。

陈远沉默着,目光在光幕上的节点坐标与“方舟”推测位置之间移动。两种选择,代表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攻击节点,是直接的军事对抗,能短期内缓解压力,但风险高,收益相对单一,并且会彻底暴露自身,引来“观察者”更猛烈的报复。

寻找“方舟”,是更具潜力的投资,可能带来文明的飞跃,但过程充满未知,耗时可能很长,并且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威胁。

他想起“记录者”的警告,想起“希望”前哨站的惨状,想起基地内数千双期盼的眼睛。

“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尚未找到的‘方舟’上。”陈远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观察者’的威胁是现实的,持续的。打掉节点,至少能为我们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喘息空间。”

他话锋一转:“但‘方舟’也必须找。它可能是我们最终战胜‘观察者’的关键。”

他做出了一个折中而大胆的决定。

“兵分两路。”

指挥室内一片寂静。

“赵刚,孙晓雪。”陈远看向两位战斗骨干,“你们带领基地百分之六十的精锐力量,携带最新装备,负责攻击西北方向的这个节点。这是距离我们最近,也是理论上防御可能相对薄弱的一个点。任务目标:摧毁节点,收集战斗数据,然后立刻撤回,不与敌人过多纠缠。”

“明白!”赵刚和孙晓雪齐声应道。

“李明,李德林。”陈远看向技术和工业主管,“你们需要在他们出发前,尽可能优化装备,尤其是针对节点防御的特种武器。”

“是!”

最后,他看向苏婉儿,语气凝重:“婉儿,基地的防御和剩余力量的指挥交给你。同时,我会带领一支小型精锐小队,前往‘破碎棱镜’,寻找‘方舟’。”

“什么?!”苏婉儿首次失态,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担忧,“你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精神力也……那太危险了!”

陈远的精神力依旧沉寂,雷电异能无法使用。亲自带领小队深入未知的险地,风险极高。

“正因为我的力量尚未恢复,才更适合带领小队进行隐蔽探索。”陈远解释道,眼神坚定,“大规模行动需要赵刚和孙晓雪的指挥。寻找‘方舟’需要的是谨慎、判断,以及对那些知识碎片的理解,这方面我更适合。而且……”

他顿了顿,感受着体内那丝与基地、与这片土地愈发紧密的联系:“我有一种预感,‘方舟’的寻找,或许与我的恢复有关。”

这是他的决定,也是他作为领袖必须承担的风险。

战略就此定下。磐石基地这艘刚刚稳住船身的大船,即将在风暴前夕,毅然分兵,驶向两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方向。

希望与风险并存,抉择之下,是文明火种不屈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