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刻两方再无指挥可言,每个人眼中只剩下眼前的敌人,唯有挥刀砍杀!

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那面绣着“杨”字的旗帜,虽被流矢洞穿数处,却依旧高高飘扬!

数名亲兵以身为盾,将杨凡牢牢护在核心。

流寇骑兵拼死朝将旗冲锋,但马力已竭,前方铁甲兵死战不退,骑兵只能高踞马上,与下方步兵对砍。

骑兵失去机动,便不如步兵。流寇马兵接连被砍落下马。不少马兵干脆翻身下马,仗着老营精锐的数量优势,不断向明军将旗步步进逼!

西营大阵之后。

张献忠抓着刀柄的手指已然发白。

最开始的他的确轻敌了,并不认为这名不见经传的川兵能有多厉害。他与闯营合营数万,对面只有两三千人,不管怎么看都可与之一战。

而且抛开盐场的东西不说,对方又列战野外,两营身后车架骡马连绵,无法轻易完成转向和敌前撤退。

但随着这场赌博桌上筹码不断加重,他也已失了最初的从容。

身后大营,除几千厮养和几百压箱底的老营,只剩遍地辎重车架。就连最核心的马兵老营也身陷泥潭。

他已押上许多,而侧翼闯营的骑兵,正与他的马兵一同猛攻明军将旗。正面战场,厮养加老营,闯营亦投入了上万之众。

视野中,明军单薄的防线已全线卷入近战肉搏,渐渐成了半圆,被流寇人潮团团包裹住,越缩越小。

超两万西营闯营联军仗着人数优势,已将明军阵线左右包裹。

可那明军却像固执的临死之人,死活不肯溃逃!

张献忠脸色不善。

而在明军阵后,上千骑兵仍在不断向将旗逼近,阻挡他们的,只剩三四百负隅顽抗的铁甲兵。

火铳声、炮声、号令声皆已沉寂,唯有西营闯营催命的鼓点,还在疯狂敲打!

眼下明军虽无逃兵,但各点均被己方人海包裹。纵使十个换一个,明军也耗不起。

张献忠自觉胜券在握,余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以及他和闯营愿意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他已盘算清楚,此战西营损失太大,绝不能如开始所说七三分。火炮可全给闯营,但这支明军的精良火铳铁甲,全给自己方为合理。

“大帅!南边有动静!”

正思索着这些,亲卫的急呼惊得张献忠一跳!

他顺士兵所指望去。只见南边山岭上,数骑快马正疾驰入闯营大阵,那是闯营的斥候。

张献忠心猛地一沉,不祥之感油然而生。

片刻后,闯营游骑飞马赶到他面前:

“八大王!秦良玉的石砫白杆兵要到了!”

此言一出,张献忠周遭将官顿时阵脚大乱!秦良玉的石砫兵亦是劲旅,此刻他们与眼前川兵杀得难分难解,若石砫生力军加入,西营闯营危矣!

“闹你娘娘个腿!”张献忠破口大骂,周遭将官噤若寒蝉。

张献忠急问:“石砫兵还有多远?!闯王是何意思?!”

游骑答道:“不足二十里!闯王言,对面这股川兵迟迟不溃,是块硬骨头!咱们该收手了,莫把老营都折了进去!若被石砫兵包住,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张献忠脸色阴沉似水。

见他这般神情,周围将官皆垂首不敢言语。

对张献忠而言,若只死些厮养,大可拍拍屁股走人。

但眼下不仅折损上万厮养,老营更是伤亡惨重!他老营本不过数千,此战至少已填进去上千,最核心的马兵也身陷囹圄,死了数百。

半晌,张献忠从牙缝里挤出冰冷几句话:“你回去告诉高迎祥!再给我半个时辰!这川兵马上就扛不住了!再攻半个时辰!

破了川兵再走不迟!此刻就算想撤,儿郎们全陷在阵中,想走也得被扒层皮!”

游骑一愣,随即点头领命,拨马回报闯营。

张献忠猛地转身,厉声喝道:

“吾儿定国何在!?”

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昂首出列:“孩儿在!”

这少年约莫十三岁,身量却已比寻常同龄人高出半个头,肩背宽阔如初成幼狮。他裹着粗布束腰,外罩一件改制皮甲,几缕汗湿的发丝黏在饱满的额角。

张献忠麾下义子体系森严,张定国已获“孩儿营”统领身份,亦是张献忠亲封的“先锋将”。

“狗官军将旗将破,你即刻率孩儿营正面猛攻其将旗,与骑兵前后夹击,贯穿敌阵!!”

“孩儿领命!”

血色如红汁在川东麦地洇开。

杨凡甲胄一片暗红,镇抚兵和亲兵队以他为核心结成刺猬阵,旗手死死攥着那面“杨”字将旗。

前排一名镇抚兵被流寇长枪捅穿,紧接着又有流寇无首尸身从马上滚落。

闯营和西营的混合马队如黑潮往前挤涌来,战马喷着白沫撞翻断矛,铁蹄踏碎无数头颅。

杨凡被护卫着一退再退,已是满面血污。

他突然推开亲兵,挥剑带头冲锋。亲卫们眼见主将身先士卒,深受感染,纷纷仰天长啸,竟将涌上来的流寇逼退数步。

身后前阵,斜刺里突然杀出百余红衣突击队,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

矮小身影在暮光中恍若血色幽灵,他们不似老营精锐,更无流民厮养的贪生怕死,有的只是以命换命的决绝。

刀枪袭来也不闪不避,眼中唯有进攻,全无防御。

守备营阵线本就千疮百孔,人人皆强弩之末,骤然被这支生力军以如此亡命打法突进,整条防线顿时向将旗方向凹陷。

---------------

注释1:

张献忠别立孩儿营,选民间十二至十五岁孤儿,或流寇遗孤,得三千人,分属五营。日课负重奔袭三十里,习短刀格斗。其悍勇过成人,常为敢死队破阵。(《绥寇纪略·谷城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