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凡麾下两个千总部的步兵已在城内墙下集结,火铳手尽数披甲。

重甲兵暂时未披,正成建制坐在地上节省体力。

火炮也已拆卸运上城墙,能随时根据敌军主攻方向调整防御面。

“命令阎宗盛,让哨骑尽量阻挡流寇斥候,屏蔽战场,同时探明对方人数动向,若敌军马队实在势大再听我号令。

再通告寇汉霄、张攀,以一声天鹅音为号,届时全军起身备战。”

亲兵应声退下。

一刻钟后,大宁县城东南的地平线上先出现零散人影,片刻后越来越密,渐渐连成一线。

流寇斥候已逼近城墙二里,耳旁已响起零零碎碎的火铳声,是军情司的火铳在开火,地平线上偶尔腾起模糊的白色硝烟。

杨凡举起远镜,远处流寇骑兵的身影愈发显眼。

八贼和闯贼的斥候马兵多是经验老道的“积年老贼”,大多来自边军逃兵或长期流动作战所沉淀下的少数流寇。

对方还远,杨凡看得不甚真切,但至少能看出其中并无亮甲。

待得更近些,才发现流寇斥候几乎都没有重型铠甲,多是清一色棉甲或皮甲,既保机动性又能稍作防护,武器则以短刀、弓箭为主。

此时已到午时,按赞画房推演,秦良玉的援军会在申时到酉时之间抵达。

这期间杨凡得独自顶住流寇两三个时辰。

这是杨凡真正意义上指挥的第一场战役,也是首次与友军协同。

虽友军是靠谱的白杆兵,但对方尾随流寇相距数十里,他总担心对方是否能按时赶到战场。

流寇马队越逼越近,已至大宁城一里处。

杨凡望见视野中几十个阎宗盛的夜不收时聚时散,在马背上与数倍流寇马队缠斗追逐。

其余军情司夜不收则散开游走,不时放铳、弩射击。

流寇因有大量骡马,能上马当斥候的人数远超杨凡,单是此刻大宁城外便至少有三百以上流寇马兵。

面对两倍于己的流寇,军情司只能游击应对,时而聚兵近距离冲杀,冲杀后忽又散开,再以强弩、火铳猛射。

杨凡瞧见地平线远处又来一股流寇马兵加入游斗,至少又是两百骑。

他皱起眉深感压力,下令道:“让高源的散兵司都上城墙,别让敌人马兵靠太近!”

亲兵得令传话,旗手应声挥动令旗。

片刻后,城墙下东南外一里处。

城墙上鲁密铳的声响传到阎宗盛耳中,眼前越聚越多的流寇马兵零散落马。

似是没料到大宁明军有射程如此远的火铳,纷纷呼喊惊叫着四散开来。

军情司把总阎宗盛没回头,仍凝视着东南向地平线的敌军马队。

他身边一个老兄弟收起碎裂的小木盾,随即拉满开元弓,一箭射出,正中一名马兵。

那马兵抓紧缰绳在马背上晃了晃,终究还是栽倒在地。

周围马兵一声连声呼喊,纷纷张弓搭箭射来。

老兄弟俯身堪堪躲过,其中一支箭矢射中左胸,却未完全破甲,仅入肉一指。

他策马奔到阎宗盛身旁,见阎宗盛此时也是半身浴血,显然已经带头冲杀了好几阵,正勒马停住喘气。

他指着远处:“盛哥,东南方向又来数百流寇马兵……”

阎宗盛回头瞥了眼城头杨凡的将旗,随后咬着牙,回过头来。

他将面甲盖上:“走!拦着他们,贾疯子他们那么靠外边做甚!怎地?!还想让老子顶前面怎地替他龟儿子冲锋陷阵不成?!

打旗号让他一同冲击反攻,流寇马兵虽多,但老子杀他们如杀鸡!!”

话音刚落,城头炮声轰然炸响。

阎宗盛眉头一皱,又回头眯眼远眺,看清炮兵队已将火炮稳稳固定在城墙上,正在试射。

他猛地转回头吼声如雷:“流寇冲得太急太近,得把他们顶回去!

娘的,往日窑子里挑女人,一个个都抢着往前钻,今儿个倒没卵子了?给老子发旗号,让所有兄弟跟老子一起反冲!谁要是落在后边,小心老子一刀砍了他!”

那老兄弟转头发令,当再回到他把总旗下时,城头已响起第三声炮响。

大宁城内,两个千总部的两千余步兵仍坐在地上节省体力。

重甲兵尚未披甲,长杆兵器靠在一处,士兵互相倚坐。

气氛却不安静,许多人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今日战事。

城头炮声清晰,显是城外军情司骑兵正与流寇交战,敌军大队怕是还没到。

王平安不停左顾右盼,时而松口气,时而见着传令的亲兵四向奔走,又会紧张起来,生怕那意味着交战将始。

不时有马蹄声响起,夜不收马匹一闪而过,来回冲进城内传递消息。

千总部的百总们呼喊步兵小心避让,给靠城墙的地面留出足够通道。

不知是紧张还是怎的,王平安总觉得肚子极不舒服,他身子往前弓着,两手使劲捂住。

最后实在忍不住,只得满脸堆笑地向伍长请假。

伍长大骂他,上头令全军就地休息,随时准备起身作战,这节骨眼上王平安拉肚子,若他刚走便要作战可如何是好?

想罢伍长本欲拒绝,却架不住王平安苦苦哀求,见他实在憋不住,只得随手一指附近坍塌的民房,让他快去快回。

王平安如蒙大赦,急忙捂着屁股冲进最近的废墟。

城楼上,夜不收汇报:“大人,流寇马队越来越多,阎把总实在拦不住了。”

杨凡举着远镜,见东南方向流寇马队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此时来的流寇马兵应不全是老贼,但都是骑兵,虽不如军情司夜不收善战,数量却极多,他知道阎宗盛已尽全力。

“让阎宗盛退回来吧。”

“属下遵命。”

城头信号声响起,明军夜不收互相呼喊着如潮般退去。

没了制约的流寇马兵势头更盛,纷纷尾追而来。

前方负责侦查的一名夜不收最后望了一眼,他带着一杆旗枪,其枪长一丈,枪头下有面一尺宽的小旗。

旗枪夜不收最后一次在同伴护卫下朝流寇近距离快速贴近。

他们几人绕过流寇马兵阻挠,成功到达远处地平线眺望。

流寇见他们如此胆大,还敢哨探己方大队,很快遭到敌方马队重点围攻。

旗枪夜不收只得一边飞奔一边在马背上摇旗。这旗起初摇动不快,待身后追兵渐多,便加快摇动速度,显然流寇大队越来越近了。

城墙上接连响起两轮火炮与鲁密铳声,流寇马兵死伤若干,也摸透了明军铳炮射程,不再靠近当活靶,只围着城池打转。

又过一刻,杨凡从远镜中望见地平线开始涌现重重人影。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成千上万的黑点汇成一片,如地毯般铺满东南田野,恍若遮天蔽日。

数万人多而无序,正一层层向大宁涌来。

官道上难得这般喧嚣,无数流寇正仓促结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