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雾霭岛,清剿零星不受控的残破野生丧尸后,李四特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那扇紧闭的主基地堡垒大门之后。
那里,如今是他独一无二的“研究所”,里面“住”着他最重要的实验品——那数百名被他从岛外带来,以及张天豪从岛上“收集”来的丧尸。
无需多言,王闯自然而然地接过岛屿的防御和建设重任。
他与铁盾、山猫、鹰眼及六名老兄弟,凭借着军人的严谨和效率,迅速修复了基地外围的防御工事,设置了望塔和警戒哨,并开始规划可持续的生存体系。
李有德和他那十几名残存的手下,则被编入后勤队。
他们一起清理出可耕种的土地,尝试种植耐储存的作物,虽然产量有限,但至少是个开始。
后勤队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操作那两艘赖以抵达此地的远洋捕捞船,出海打鱼。
东海,这片曾经孕育了无数渔歌的丰饶之地,在末世之后,似乎因为人类活动的急剧减少,渔业资源反而呈现出一种爆炸性的恢复。
李有德等人虽是旱鸭子出身,但在生存的压力下,倒也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捕捞技巧。
一网下去,往往能收获满仓的银亮,各种海鱼堆积如山。
这些渔获,成为岛上所有生命——无论是人类还是丧尸——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对于堡垒内的丧尸群体而言,这无穷无尽的高蛋白食物,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催化作用。
变化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最初,这些丧尸皮肤灰败,干瘪枯瘦,行动迟缓而僵硬,唯有在嗅到活物气息时会爆发出原始的狂暴。
但在被张天豪的脑波强制“安抚”,并开始规律地、大量地摄入鱼肉后,它们枯萎的肌肉开始重新充盈,皮肤逐渐恢复了人类应有的弹性和色泽,眼中的浑浊也开始褪去,虽然依旧缺乏灵动,但至少不再是死气沉沉。
短短数月,它们的外形就已与常人无异,甚至因为不再受世俗烦扰和体力劳作的消耗,显得格外“干净”和“健康”。
这与外界那些在废墟中挣扎、与同类和野兽搏杀,依旧保持着凶残本性的“归化者”形成鲜明对比。
李四特的“驯化”方式,也与基地流行的粗暴手段截然不同。
他没有像基地那样,强行将它们训练成只会执行简单命令的苦力或炮灰。相反,他让张天豪维持着一种“绝对安静”的脑波场,剥夺它们嘶吼和攻击的欲望,然后,命令它们专注于一件事——学习。
堡垒内部,原本用于军事训练的宽敞场地,被改造成一个奇特的“课堂”。
数百名面容平静、衣着虽然破旧但还算整洁的“学员”静静地坐在那里,它们面前没有黑板,没有书本,所有的知识,都通过张天豪这个“中枢”和李四特、王闯的言语,直接以脑波共振的形式进行灌输。
李四特负责文化和人文方面。他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开始,然后是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他像一个最耐心的启蒙者,将人类文明的精华,如同涓涓细流,注入这些空白的大脑。
他讲述诗经的婉约,楚辞的瑰丽,唐诗的磅礴,宋词的细腻;他剖析古希腊的哲思,文艺复兴的光辉,启蒙运动的理性……他试图在这些新生的意识中,重新点燃文明的火种。
而王闯,这位忠诚的军人,则自发地承担起思想教育的职责。他讲授军队的纪律、责任与荣誉,阐述家国情怀,灌输“为人类服务”、“守护文明”的理念。
他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一套,结合末世现状,简化后灌输给这些特殊的“士兵”。
他告诉它们,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重建秩序,是为了让更多像它们一样迷失的同胞找回自我,是为了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效果是惊人的。
李四特很快发现,这些被投喂了充足鱼肉,大脑得到充分能量补充的丧尸,其智商和学习能力,竟然飞速提升,很快就达到了张大帅、张天豪这些早期被奴役者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
它们对知识的吸收效率高得可怕,教授的内容几乎一遍就能理解,并且很快就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颇具深度的问题。
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之间开始自发地形成一种高效的脑波交流网络。
无需开口,复杂的想法、疑惑、甚至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对某种哲学观点的探讨,都能在无声无息间快速完成。
它们仿佛一个共享着数据库的蜂群思维个体,但又保持着独立的思考能力,会在内部进行激烈的“辩论”和“探讨”。
三年时光,在日复一日的潮起潮落、渔获丰收与知识灌输中,悄然流逝。
堡垒的大门,在一个清晨被缓缓推开。
走出来的,不再是行尸走肉,而是一群眼神清明、举止得体、身上带着淡淡书卷气的“人”。
它们的衣着用海鱼皮和旧帆布简单改制,却显得整洁而独特。
它们的外表与人类毫无二致,甚至因为三年来的静心学习和充足营养,气质上带着一种末世罕见的沉静与睿智。
它们,已经不再是丧尸。
它们是雾霭岛新人类。
它们可以通过脑波与李四特、王闯,甚至与岛上的其他人类进行流畅的交流。
它们的知识储备涵盖了基础科学、人文历史甚至初步的军事理论。
它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起源,并对李四特和王闯抱有近乎“导师”般的尊敬与感激。
王闯灌输的“守护人类文明”的理念,似乎已深深植根于它们的集体意识之中。
李四特站在堡垒门口,看着眼前这数百名由他亲手从深渊中拉回,并赋予“新生”的“学生们”,心中百感交集。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在末世中诞生的、违背常理的奇迹。
他不知道,自己创造的,究竟是人类文明复兴的希望之火,还是一个……更加未知的未来。
但无论如何,雾霭岛,这片被迷雾笼罩的孤岛,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介于新旧人类之间的,微型“乌托邦”实验室。
而它的成果,即将被外界所知,并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即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