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的喧嚣渐渐散去,皇宫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却多了几分安稳祥和。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御书房的明黄色龙椅上,萧战身着常服,正低头批阅奏章。案头的青瓷砚台旁,放着一杯温热的清茶,是李凤瑶一早让人送来的,杯底还沉着几片新鲜的茶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陛下,这是今日的奏折摘要,请您过目。”内侍躬身将一份奏折递上,声音轻缓,生怕打扰到新帝。
萧战接过摘要,指尖快速扫过上面的字迹——北疆将领奏报边境安稳,百姓已开始春耕;户部奏请减免去年受战乱影响地区的赋税,以安抚民心;吏部则呈上了一批官员的考核名单,请求新帝定夺。他沉吟片刻,提笔在摘要上批注:“北疆之事,令镇北侯继续加强巡逻,切勿松懈;户部所请准奏,即刻昭告天下,减免受灾地区三年赋税;吏部名单,择日在朝堂上商议,优先选用清廉能干、心系百姓之人。”
内侍躬身应下,转身退了出去。萧战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登基已有半月,每日处理不完的政务虽繁琐,却让他心中踏实——这是他守护大夏的责任,也是对太子、对父皇的承诺。
“陛下,歇会儿吧,都批阅一上午了。”熟悉的温柔嗓音传来,李凤瑶提着食盒,缓步走入御书房。她身着素雅的常服,外披一件月白色披风,微隆的小腹愈发明显,行走间也慢了许多,身旁的青禾小心翼翼地扶着她。
萧战立刻起身,快步走到她身边,伸手扶住她的胳膊:“怎么亲自过来了?外面风大,你怀着身孕,该在殿内好好歇着。”
“在殿内待久了,也想出来走走,正好给你送些点心。”李凤瑶笑着将食盒放在案上,打开盒盖,里面是几样精致的小点心,还有一碗温热的银耳羹,“知道你上午批阅奏章费神,特意让小厨房做了你爱吃的桂花糕,还有银耳羹,补补身子。”
萧战拉着她在一旁的软榻上坐下,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甜而不腻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心中满是暖意:“还是你最懂我。”他又舀了一勺银耳羹,递到李凤瑶嘴边,“你也喝点,这银耳羹滋阴润燥,对你和孩子都好。”
李凤瑶顺从地喝下银耳羹,靠在软榻上,看着案头堆积的奏章,轻声道:“今日的奏章多吗?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摘要,省些力气?”
“不用,你安心养胎就好。”萧战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昨日户部奏请减免赋税,朕已经准了,等昭告天下后,那些受战乱影响的百姓也能安心春耕了。另外,吏部那边,朕打算重用张大人等清廉老臣,整顿吏治,杜绝贪官污吏,让百姓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陛下做得对。”李凤瑶点头,眼中满是赞同,“百姓是江山的根基,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江山才能稳固。之前太子殿下也常说,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如今陛下的新政,也算是圆了太子的心愿。”
提到太子,两人心中都泛起一丝暖意。萧战轻轻抚摸着李凤瑶的小腹,轻声道:“等孩子出生了,朕要教他读书写字,教他习武练兵,更要教他以民为本,让他知道,身为帝王,肩上扛着的是万千百姓的安危。”
“嗯。”李凤瑶点头,靠在他的肩上,“还要教他,记住太子哥哥的故事,记住那些为守护大夏牺牲的人,让他懂得感恩,懂得责任。”
两人正说着,内侍匆匆进来禀报:“陛下,皇后娘娘,太上皇驾到!”
萧战和李凤瑶立刻起身,迎了出去。只见皇帝身着便服,在侍卫的搀扶下,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父皇,您怎么来了?”萧战上前扶住他,语气满是关切。
“在后宫待着无聊,就过来看看你们。”皇帝笑着走进御书房,目光落在李凤瑶的小腹上,语气愈发柔和,“凤瑶的身子越来越重了,有没有按时喝安胎药?太医院的人有没有常来诊治?”
“回父皇,都按时喝了,太医也每日来诊治,说孩子很健康。”李凤瑶笑着应道,扶着皇帝在软榻上坐下。
皇帝点头,拿起案上的奏折摘要看了看,眼中满是欣慰:“减免赋税、整顿吏治,这些新政都很好,既安抚了民心,又能稳固江山,你做得比朕当年还好。”
“父皇过奖了,儿臣只是遵循父皇的教诲,以民为本罢了。”萧战谦逊道。
“你能有这份心,朕就放心了。”皇帝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想当年,朕登基时,也像你这般意气风发,一心想让大夏富强,可后来年纪大了,精力也跟不上了,还让太子遭了难……幸好有你和凤瑶,帮朕守住了大夏,为太子报了仇。”
“父皇别自责,这不是您的错。”李凤瑶轻声安慰道,“如今逆贼伏法,江山安稳,太子在天有灵,也会为您和陛下高兴的。”
皇帝点了点头,看着萧战和李凤瑶,眼中满是期许:“以后,大夏就交给你们了。凤瑶聪慧沉稳,能帮你分担不少政务,你要好好待她,莫要辜负她的一片心意。还有腹中的孩子,是大夏的未来,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儿臣遵旨!”萧战和李凤瑶齐声应道。
此时,内侍进来禀报:“陛下,皇后娘娘,太上皇,御花园暖阁的炭火已经烧好了,点心和茶水也备好了,要不要移驾暖阁,晒晒太阳?”
“好啊。”皇帝笑着起身,“今日天气好,正好去暖阁晒晒太阳,也让凤瑶歇歇。”
三人并肩走向御花园的暖阁。暖阁内暖意融融,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铺着软垫的长椅上。宫女们早已备好了点心和茶水,还有几盆盛开的梅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皇帝靠在长椅上,晒着太阳,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萧战和李凤瑶坐在一旁,并肩看着窗外的景色——御花园内,柳树抽出了新芽,梅花傲然绽放,几只小鸟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地叫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看,这满园的春色,多好啊。”皇帝轻声道,“以前太子最喜欢来暖阁喂鸽子,每次都拉着凤瑶一起,还说要把鸽子训练成能传递消息的信鸽,帮你守护边疆。”
李凤瑶点头,眼中满是缅怀:“是啊,太子殿下还亲手做了个鸽子笼,放在暖阁外,每次来都要给鸽子喂食,看着鸽子飞起来,他就笑得特别开心。”
萧战握住她的手,轻声道:“等开春了,朕让人把那鸽子笼修一修,再养些鸽子,以后咱们带着孩子来暖阁,也让他看看太子哥哥喜欢的鸽子。”
“好。”李凤瑶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幸福。
暖阁内,阳光温暖,茶香袅袅,三人轻声说着家常,谈论着大夏的未来,谈论着腹中的孩子,气氛温馨而祥和。窗外的春风轻轻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吹走了往日的阴霾,也吹来了大夏的安宁与希望。
萧战看着身边的李凤瑶,看着闭目养神的父皇,心中满是安稳。他知道,这便是他想要守护的江山,想要守护的亲人——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山河安稳无恙。未来的日子里,他将与李凤瑶携手,以新政安天下,以仁心护万民,让大夏的江山,如这暖阁内的阳光一般,温暖而长久,让太子的在天之灵,永远安息在这片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