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河葬 > 第三百一十六回:泥泞前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一十六回:泥泞前路

哑巴那一点头,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扛起了更沉的物事。地上跪着的妇人们,如同枯苗逢了点滴雨露,虽解不了大渴,眼里总算有了点活泛气儿。那带伤的婆婆,被人称作李婆婆的,挣扎着爬起来,连连道谢,又招呼其他妇人起身。

这下,队伍骤然壮大到了十几口人。老弱妇孺,病的病,伤的伤,拖家带口,挤在这荒凉的河岸边,像一群被洪水冲散了的蚂蚁,茫然又无助。

老船公看着这乌泱泱的一群,只觉得头皮发麻。他走到哑巴身边,压低声音:“小子,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问题,目标又大,万一……”

哑巴目光沉沉,扫过那一张张惶恐又带着一丝希冀的脸,最后落在昏迷不醒的陈渡身上。陈渡那句“聚则生,散则亡”的呓语,似乎还在他耳边回响。他抬起手,打断老船公的话,指了指下游,又用力握了握拳。

老船公明白他的意思,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人多,或许力量也大些。他重重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当下,首要的是填饱肚子和弄清方向。老船公将李婆婆叫到一边,详细询问“十里坡”遭劫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形。李婆婆和那几个妇人你一言我一语,总算拼凑出个大概。

那伙强盗人数不多,约莫二三十人,但个个凶悍,骑着快马,来去如风。他们洗劫了“十里坡”后,似乎是往东南方向去了。东南边,有个叫“落马集”的大镇子,听说驻有官府的巡防营,或许能安全些。

“落马集……”老船公沉吟着。这名字他听过,是个水陆码头,鱼龙混杂,但确实比这荒郊野外强。只是,带着这么一大帮人,如何能平安到达?

他将情况和哑巴说了。哑巴默默听完,走到高处,眯着眼望向东南方向。运河在此处拐了个大弯,水流湍急,对岸地势渐高,隐约可见丘陵轮廓。他指了指河对岸,又比划着绕行的路线——若能过河,沿着对岸的丘陵地带走,或许能避开强盗常出没的平原地带,也更隐蔽些。

过河?老船公看着那湍急浑浊的河水,又看看这群老弱妇孺,心里直打鼓。可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成!就按你说的办!”老船公把心一横,“先找地方过河!”

一行人重新上路,沿着河岸往下游寻找水浅易渡之处。队伍拉得老长,速度慢得令人心焦。哑巴依旧背着招娣,走在最前探路。老船公背着陈渡,三娘抱着丫蛋,孙二家抱着婴孩,李婆婆和其他几个妇人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盼娣年纪小,走不动,被一个年纪稍轻、叫桂娘的妇人背了起来。

日头偏西时,总算找到一处河面较宽、水流稍缓的浅滩。哑巴先下水试探,水深及腰,水下是硬实的沙石底,倒是个过河的好地方。

他回身上岸,示意大家准备过河。老船公将陈渡交给两个力气稍大的妇人照看,自己和哑巴则负责将众人一一护送过河。

河水冰冷刺骨,水流也比看着要急。妇人们大多胆小,战战兢兢,不敢下水。哑巴和老船公只得来回奔波,搀的搀,扶的扶,甚至将几个完全不敢下水的半背半抱地弄过河去。三娘和孙二家抱着孩子,也是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在水中挪动。

一时间,浅滩处人声、水声混杂,乱成一团。

好不容易将大部分人都送过了河,只剩下李婆婆和另外两个年纪大、腿脚不便的妇人还在对岸。哑巴正要返回去接,忽然,上游河道转弯处,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条官府的巡河船!

那船不大,船头站着两个挎着腰刀的差役,正朝着他们这边张望!

“官差!”对岸一个眼尖的妇人失声惊叫起来!

这一声如同炸雷,瞬间在人群中引爆了恐慌!已经过河的人吓得往岸上的芦苇丛里钻,还没过河的李婆婆几人更是魂飞魄散,腿一软,差点瘫倒在河里。

哑巴脸色一变,猛地将身边最后一个妇人推上对岸,自己则转身,毫不犹豫地迎着那巡河船的方向,蹚水走了过去!他走得很快,水花四溅,意图十分明显——他要引开官差的注意!

老船公在对岸看得真切,急得直跺脚,却也无计可施,只能赶紧招呼上岸的人往芦苇深处躲藏。

巡河船上的差役显然也发现了这边的异常,尤其是看到哑巴独自一人逆流迎上来,船速立刻加快,朝着他冲了过来!

“前面什么人?!站住!”差役厉声喝道。

哑巴恍若未闻,反而加快脚步,直到河水没至胸口,才停下,转过身,背对着对岸藏匿的众人,面向巡河船,如同一块沉默的礁石。

巡河船在离他几丈远的地方停下,船上的差役警惕地打量着他,又看了看对岸那一片寂静的芦苇荡。

“就你一个人?刚才这边吵吵什么?”一个差役按着刀柄问道。

哑巴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耳朵,摇了摇头。

“是个哑巴?”差役皱了皱眉,显然有些意外。他又狐疑地看了看对岸,“就你一个?那些芦苇里藏着什么人?”

哑巴依旧只是摇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另一个差役不耐烦道:“跟他废什么话!一个哑巴,在这荒河野水里泡着,能是什么好路数?抓回去再说!”

说着,两人就要驾船靠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对岸的芦苇丛深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类似水鸟受惊的扑棱声和鸣叫,紧接着,是几声更加清晰的、女人惊恐的尖叫和孩子的哭喊声!声音来自芦苇荡深处,与老船公他们藏身的方向恰恰相反!

巡河船上的差役顿时被这动静吸引,注意力立刻转向了对岸的芦苇丛。

“那边还有人!”差役惊呼,也顾不得哑巴了,调转船头就朝着哭喊声传来的方向驶去。

哑巴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猛地潜入水中,如同一条大鱼,悄无声息地向下游潜去。

对岸,老船公听着那刻意制造出来的、渐行渐远的哭喊声,心里头明白,定是李婆婆那几个还没过河的妇人,见情况危急,铤而走险,故意弄出动静引开了官差。他望着那空荡荡的河面,想起李婆婆那额角带伤、却眼神倔强的模样,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这世道,活着,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