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大捷的硝烟尚未散尽,一道加盖太后玺印的密旨却先于捷报送到了关内。时值深夜,中军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沐晴凝重的面容。
太后懿旨,闻人宴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着沐晴即刻整顿军务,待新任监军到任后,速返京城述职。
萧绝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哐当作响:这算什么?仗刚打完就要召回主帅?朝中那些人,就见不得我们打胜仗吗?
沐晴沉默地抚过密旨上的玺印。绢帛是宫中专用的云纹缎,玺印的纹路也分毫不差,但她的指尖却在微微发凉——太后月前已然仙逝,这道懿旨来得太过蹊跷。
先生请看,她将密旨推向闻人宴,玺印无误,绢帛也是宫中规制。但太后新丧未久,印玺理当封存,此时发出懿旨...
闻人宴仔细查验,苍白的脸上浮现凝重之色:确实不合常理。除非...他欲言又止。
帐帘掀动,顾流芳带着一身寒气快步走进:查清楚了。新任监军是武安侯世子,此人与周谦往来密切,三日后到任。更蹊跷的是,看守太后印玺的老太监前日突然暴毙,说是失足落水。
落水?萧绝冷笑,这个时节,太液池应该已经结冰了才是。
线索渐渐串联,指向一个令人心惊的真相。沐晴缓缓卷起密旨,目光渐冷:看来有人趁着太后新丧、朝局未稳,想要浑水摸鱼。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进来:大人,关外抓到一名西狄信使,身上搜出一封密信。
信是赫连铮亲笔,内容出人意料——他请求停战三日,理由是整顿军务,收殓遗体。
整顿军务?萧绝嗤笑,他赫连铮什么时候这般讲究了?
沐晴沉吟片刻,忽然道:准了。
见众人面露不解,她解释道:赫连铮这是在拖延时间。他在等朝中的变故。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她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这三日,足够我们做很多事了。比如...查清这道的来龙去脉。
夜深人静,沐晴独自登上城楼。塞外的寒风凛冽,她却浑然不觉。伪造的懿旨、周谦的动作、赫连铮的停战请求,这些线索在脑海中交织成一张大网。
若这道懿旨真是伪造,那背后的阴谋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可怕。有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盗用已故太后的印玺,这分明是要置她于死地。
大人。萧绝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将士们都在等您的号令。
沐晴转身,望着这位始终追随左右的将领,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无论前路多么艰险,至少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传令下去,她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明日开始,全军休整。但关防不能松懈,特别是...通往京城的方向。
萧绝会意:您担心这道旨意有诈?
不是担心,沐晴望向京城的方向,目光深邃,是已经来了。
夜色中,玉门关的灯火明灭不定。那道来历不明的懿旨静静地躺在案头,仿佛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沐晴知道,她面对的不仅是关外的强敌,更是一场来自背后的暗箭。
这一夜,玉门关无人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