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姥姥家的第三扇门:男教师的秘密 > 第237章 他数到九时,我按下了录音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7章 他数到九时,我按下了录音键

阁楼里的空气粘稠得像未干的血,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铁锈,肺叶被无形的丝线拉扯着,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霉斑在墙角蔓延,如同缓慢爬行的蛛网,触目惊心。

我坐在唯一的木凳上,木刺扎进掌心,带来一丝钝痛,却让我保持清醒——眼前是孙会计用性命换来的录像。

每一帧画面都在我的视网膜上灼烧,金手指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回响,将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细节无情地放大。

“目标:老K。行为:第九次眨眼。触发帧数:87。”

画面定格。

老K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占据了整个屏幕,右眼皮细微地抽搐、闭合。

就是这一瞬。

金手指的数据流如瀑布般刷过我的意识:“同步检测到全场呼吸暂停,延迟0.08毫秒。烛火核心温度骤降,焰心摇曳幅度增大17%,延迟0.11毫秒。在场三十四名成员瞳孔平均扩张率3.2%,延迟0.19毫秒。”

一连串的数字指向一个令人窒息的结论。

从老K眨眼到所有人陷入幻觉,有一个短暂的“窗口期”,精确到0.4秒。

我的心跳撞击着胸腔,像被困在铁笼中的野兽,每一次搏动都震得耳膜嗡鸣。

0.4秒,对于人类的反应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某种预设好的程序,却绰绰有余。

我猛地想起小石头在逃离时,耳边那段若有若无的高频笑声——尖锐、扭曲,像玻璃在神经上刮擦,持续不断,却又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

一段音频,一段足以劫持所有人感官的高频信号,刚好可以在这0.4秒内完成植入。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从口袋里取出那支微型录音笔。

小石头的体温还残留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指尖触到那一点微弱的暖意,像握住了某种未断的羁绊。

我扯过一卷绝缘胶带,将它一圈圈紧密地缠绕在我那根银簪的内侧。

胶带粗糙的纤维摩擦着金属,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某种隐秘的倒计时。

簪子是金属的,可以放大接收范围,而胶带能隔绝不必要的电流干扰。

我调试好自动启动模式,确保只要周围环境音出现特定频率的波动,它就会立刻开始工作。

这根簪子,将是刺破这场盛大谎言的唯一尖刀。

就在我将银簪插回头顶的发髻时,“吱呀”一声,偏屋的门被猛地推开,木轴摩擦的声响像野兽的低吼。

我浑身一僵,几乎是本能地将笔记本电脑合上,掌心渗出冷汗,黏腻地贴在金属外壳上。

顾昭亭站在门口,背着光,像一尊沉默的石像。

他的轮廓被逆光切割得锋利,眼神却沉在阴影里,像两口深井,看不见底。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带着虚伪的关切,而是径直向我走来,每一步都踩在我的心跳上,地板发出轻微的呻吟。

他手中攥着一张照片,边缘已经泛黄卷曲,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照片拍在我面前的桌上,动作干脆得近乎粗暴。

照片上,一个年轻得多的老K站在一座殡仪馆门口,黑色的中山装也掩盖不住他眼里的阴鸷。

而他身旁,站着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人。

她的眉眼弯弯,嘴角含笑,那温柔而坚韧的神情,竟与我有七分相似。

我的呼吸瞬间被夺走了,胸口像被重锤击中,喉咙发紧,连吞咽都变得艰难。

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年轻时的母亲。

“这不是命令,”顾昭亭的声音低哑得像砂纸摩擦过木头,每一个音节都带着灼烧的痛感,“是警告。”他俯下身,灼热的呼吸几乎喷在我的脸上,带着烟草与铁锈混合的气息,“你母亲当年主持的‘第九仪式’,那个最初、最完美的仪式,本该由她自己,成为我们最杰出的模型。”

指尖传来一阵钻心的冰凉,仿佛被照片上殡仪馆的寒气浸透,血液都凝固了。

我死死盯着母亲的脸,她身后的“安息堂”三个字像淬毒的烙铁,烫得我眼前发黑,耳边嗡鸣不止。

原来,母亲不是仪式的旁观者,她曾是棋手,却最终变成了棋盘上的一颗弃子。

我缓缓抬起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颤,指甲掐进掌心,疼痛让我清醒。

但我没有退缩,反而将那张薄薄的照片拿起,小心地塞进床头那个破旧八音盒的夹层里。

那是我唯一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

我抬起头,直视着顾昭亭错愕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那她没做完的,我来补上。”

顾昭亭的眼神复杂起来,有惊讶,有怜悯,最终化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像风掠过枯叶。

他转身离开,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我没有时间沉浸在悲痛里。

母亲留下的谜题,现在有了新的线索。

第二天,我以整理旧账为名,进入了殡仪馆的档案室。

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纸张腐烂和福尔马林混合的怪味,刺鼻得让我胃部抽搐,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吸入腐朽的记忆。

我的皮肤泛起细小的疙瘩,后颈的汗毛竖起,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柜,像沉默的墓碑,冷硬地矗立着,反射着头顶那盏忽明忽暗的白炽灯,光影在金属表面扭曲跳跃。

我强迫自己迈步,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吱嘎”声,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我不需要一本本地翻阅。

金手指在我的授权下,以惊人的速度扫描着所有档案的目录和摘要。

“筛选关键词:模型社,入库记录,特殊样本。”我的脑海中,数据飞速流转。

很快,异常被锁定。

从十五年前开始,每年,不多不少,总是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会有一具“特殊样本”入库。

档案上没有姓名,没有死亡证明,更没有家属的签字。

它们就像凭空出现一样,被悄无声息地送进这里。

而在每一份这类档案的签收栏里,都盖着一枚暗红色的指印。

那指印的纹路有些模糊,但颜色却异常鲜明,像凝固的血。

我盯着那抹红色,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银簪,金属的凉意渗入神经。

一个被忽略的记忆片段猛然浮现在脑海——姥姥坐在院子里,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每烧完一叠,她都会用大拇指蘸一下身边小碟子里的朱砂,在黄纸的灰烬上按一下,说这是给那边的人“盖戳”,免得被孤魂野鬼抢了去。

那朱砂的颜色,和档案上的指印一模一样!

紧接着,张婆婆的话在我耳边轰然炸响:“林老师走前,亲手封了七坛香灰,说是有大用场……”

七坛香灰……红色指印……特殊样本……母亲……

一个可怕的念头电光石火般击中了我。

母亲早已预知了自己的结局!

她知道自己会被“模型化”,会被抹去存在的痕迹。

所以她用这种方式,用姥姥教给她的古老方法,给那些和她一样被献祭的女孩们,留下了最后的印记。

那些香灰,不是普通的祭奠,它们是坐标,是记忆的锚点,是她留给这个冰冷世界的,最后的余温和呐喊。

当晚,月色凄冷,像一层薄霜覆盖在坟地之上。

风掠过枯草,发出“沙沙”的低语,如同亡魂的呢喃。

我独自来到7号坑旁。

这里埋葬着第八个女孩。

我没有点蜡烛,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盏小小的电子灯,放在坑前。

白色的冷光,在这片坟地里显得格外突兀,像一道来自未来的伤口。

小石头按照我的嘱咐,远远地躲在一棵大槐树后,像一只警惕的猫头鹰,眼睛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

我蹲下身,将那支伪装成银簪的录音笔从发髻上取下,小心地埋入坑前的浮土中,只留出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收音孔。

泥土潮湿冰冷,指尖传来腐殖质的黏腻感。

然后,我用簪子的尖端,在湿润的泥地上,一笔一划地刻下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二位数字:。

“3.……”我轻声念着,声音被夜风吹得支离破碎,像一段加密的祷告,“我不是在破坏你的仪式,老K。我是在重写它。”

话音刚落,身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沙沙的脚步声,枯叶在重压下碎裂,节奏缓慢而沉重。

我没有回头,身体却紧绷到了极点,肌肉如弓弦般拉满。

脚步声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停下。

我从眼角的余光里,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

是周麻子。

他提着一盏昏黄的灯笼,光影摇曳,把他那张坑坑洼洼的脸照得如同鬼魅,阴影在皱纹间游走,仿佛活物。

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地上那行奇怪的数字和那盏电子灯,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只是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包崭新的红蜡烛,轻轻放在我身边,然后转身,提着灯笼,蹒跚着消失在黑暗中。

我看着那包蜡烛,心里五味杂陈。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偏屋。

推开门,一股寒意扑面而来,像有无形的手贴上我的皮肤。

我的目光立刻被窗台上的一点金属反光吸引。

那是一枚钥匙,通体锈迹斑斑,看起来和我之前从老赵头那里拿到的应急通道钥匙极为相似。

我走过去,将它捏在手里。

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锈屑微微刺痛皮肤,仿佛在提醒我它的来历不明。

金手指瞬间启动,将钥匙的图像与我记忆库里那把应急钥匙进行比对。

“比对完成。钥匙主体结构相似度98.7%。齿纹结构呈完美反向对称。结论:此钥匙适用于顶层实验室通道的反向锁芯,功能:从内部进行物理封锁。”

我的心沉了下去。从内部封锁。

我握紧了那枚冰冷的钥匙,几乎能感觉到上面残留的、属于另一个人的体温——或许是老K,或许是另一个早已消失的反抗者。

我抬头望向殡仪馆主楼那漆黑的顶层,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双正在凝视着我的眼睛。

“你让我进去,又想把我关在里面……”我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笑意,“老K,你到底是怕我找不到你,还是怕我……真的找到你?”

而在那片黑暗的顶楼,老K正站在一面巨大的监控墙前。

屏幕上,清晰地映出我在7号坑前刻下数字的身影。

他缓缓摘下那副厚重的黑框眼镜,露出一双浑浊却锐利的眼睛。

他慢慢地,第九次眨了眨右眼。

但这一次,他的眼皮没有再合上,而是死死地睁着,瞳孔深处,映着一片无尽的黑暗。

我回到桌边,周麻子留下的那包红蜡烛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排等待被点燃的士兵。

我的目光从蜡烛上移开,落在了墙角那七个不起眼的瓦罐上。

那是母亲留下的香灰,七个被遗忘的灵魂,七段被尘封的记忆。

我忽然明白了。

仪式需要媒介,记忆需要载体,而反抗,需要用敌人最熟悉的方式,给予最致命的一击。

蜡烛的火光可以照亮黑暗,也可以成为承载灵魂的灯塔。

而母亲留下的,不仅仅是香灰。

我的手,伸向了那包蜡烛,也伸向了第一个瓦罐。

今夜,我要做的,是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大演出,准备好最特殊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