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 > 第353章 烈火锻脊梁,骨硬腰杆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烈火锻脊梁,骨硬腰杆挺

太行山,地下二号厅。

空气黏稠,热浪滚滚。

巨大的电弧炉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嗡鸣,那不是巨兽的心跳,而是工业文明最原始、最强悍的脉搏。

每一次开合,炉口那橘红色的光芒便会狂暴地喷薄而出。

将整个地下车间映照得一片通明,甚至让人的瞳孔感到刺痛。

工人们赤着膀子,身上的帆布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汗珠顺着他们被烟尘熏黑的脸颊滑落,砸在滚烫的水泥地面,“滋”的一声便化为一缕白汽。

没人去擦。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反射着熔炉的光,燃烧着一股执拗的、近乎于信仰的火焰。

太行山军工联合体的老人赵铁根,用一双蒲扇般的大手紧握着长长的铁钳,夹起一根从华北平原缴获来的铁轨,肌肉贲张地将它送入炉口。

他死死盯着那截锈迹斑斑的铁轨在超过一千六百度的钢水中扭曲、融化,最后消失不见。

他仿佛看到的不是一截铁轨的死亡,而是压在亿万同胞身上的一座座大山,正在被这烈火烧熔!

这些沾满侵略者罪恶的钢铁,将在烈焰中得到净化与新生,被锻造成斩向敌寇头颅的复仇之刃。

车间角落。

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争论不休。

“不行!绝对不行!”

周平顾问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用磨短了的铅笔在图纸上一个节点重重画了个圈。

“上横梁是水压机的脊椎,承受着三千吨的全部压力!“

”这个位置的加强筋必须再加厚五公分,这是安全冗余,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老周,我不是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钱秉文老先生花白的眉头紧锁,指着图纸上的另一处数据。

“但你再加厚五公分,单个铸件的重量就突破十吨了!我们这只有两台五吨炉,怎么浇筑?“

”分两次?钢水温差会产生致命的内应力!”

两位见惯了德国顶级工业设备的老专家,此刻却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

只因眼前的图纸,太超前,太疯狂。

这是林川在发动“机械化闪击战”前,亲手绘制的“泰山”计划核心——三千吨水压机上横梁分段铸件的最终施工图。

图纸上不仅有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的尺寸公差,甚至连不同部位该用何种钢材、热处理的温度曲线,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更让两位专家感到震撼的是,林川用铅笔在空白处写下的注解。

“分段铸造”、“铸锻复合”、“电渣焊”。

这三大核心工艺背后的力学与金属学原理阐述,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他们几十年来的知识体系。

“报告!”

王涛像一阵风般冲了进来,打断了两人的争论。

他身上的作训服几乎能拧出水来,脸上混着烟尘和油污,唯独那双眼睛,亮得惊人。

“周顾问!钱老!林总工……不,是前线!前线大捷电报!”

“林总工怎么说?”

周平和钱秉文几乎是异口同声,立刻停止了争论。

王涛咽了口唾沫,试图平复急促的呼吸,但声音依旧抑制不住地颤抖。

“林总工转来了李团长的电报……李团长说……“

”‘他娘的,关东军的铁王八也不过是些薄皮罐头!在喀秋莎面前,一分钟不到就全变成了冒烟的废铁!’……“

”林总工确认,李团长他们在黑云山,把小鬼子关东军的第一战车旅团,给……全歼了!”

“什么?!”周平和钱秉文同时失声。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瞳孔里看到了山崩海啸般的震撼。

关东军第一战车旅团!

日本陆军的“钢铁猛虎”!

上百辆坦克!

全歼了?

而且是用那种匪夷所思的方式?!

“林总工还说,”王涛的声音陡然拔高,兴奋得脸都涨红了。

“李团长发疯了!他让战士们用撬棍和锤子,硬是从战场上,把上百吨的坦克装甲板给撬了下来!“

“那些都是小鬼子最好的特种合金钢啊!现在正一车一车往山里拉呢!”

“特种合金钢……”

周平顾问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这几个字对他这个冶金专家的冲击,比“全歼”还要大!

这意味着他们充足的优质特种钢!

“林总工命令!”王涛挺直了胸膛,大声传达。

“别省了!把所有缴获的钢材,全都给老子回炉!电弧炉二十四小时不准停!”

“他命令,‘泰山’计划,全面提速!”

“上横梁剩下的十一个分段铸件,还有四根立柱,必须在半个月之内,全部完成浇筑!”

“半个月……”周平和钱秉文只觉得一阵窒息。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光是第一个分段铸件,他们就耗费了近三天时间!

“林总工还说……”

王涛从怀里掏出一张被体温捂得温热的图纸,如同捧着圣旨般小心翼翼地递给周平。

“这是他连夜画的‘五吨电弧炉并联增容’改造方案,和‘水玻璃砂模快速成型’工艺流程图。”

“他说,有了这两样东西,别说半个月,十天就够了!”

周平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了图纸。

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就停滞了。

他的手指顺着图纸上那匪夷所思的电路图缓缓移动,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干涩的、难以置信的喃喃自语。

“并联增容……用高压变压器阵列,将两台电弧炉的电源强行并联,实现功率叠加……天……他怎么解决相位同步和电弧谐振问题的……这……”

“还有这个,水玻璃砂……用我们自己合成氨副产的二氧化碳吹气硬化……成型时间从一天缩短到半小时,强度还更高,可以重复使用……”

周平激动得老脸通红,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又一次被林川那种不讲道理、直指本质的思维给彻底贯穿。

“快!”

钱秉文老先生也反应了过来,他一把抓住王涛的胳膊,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好胜与光芒。

“去!立刻去把苏联专家组的瓦西里他们请过来!就说我们遇到了技术难题,请他们来‘指导’一下!”

钱老眼中精光一闪,嘴角翘起。

“让他们也来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革命!”

“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中国人,是怎么用自己的脑子和双手,解决他们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的!”

“这次,我们给他们上上课了!”

……

这边的炉火映红了半边天,而几十公里外的水电站,也正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天空,传来一阵沉闷而连绵的轰鸣,那声音由远及近,盖过了山谷里的一切喧嚣,让整个山谷都随之震颤。

正在进行剩余四组发电机组地面施工的战士和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惊疑地抬起头。

很快,十几架拥有四个巨大引擎的庞然大物,撕开云层,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它们的体型是如此庞大,投下的阴影如同一片移动的乌云,缓缓笼罩了整个山谷。

“飞机!是苏联人的飞机!”

一名懂行的技术员失声惊呼,指着机翼上那鲜红的五角星。

“是tb-3重型轰炸机!天呐,他们来干什么?”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政委刘振华冲进灯火通明的地下厂房。

工兵师长王建业正站在高台上,用铁皮喇叭指挥着上千名战士,将一根巨大的发电机主轴缓缓吊装到位。

“王师长!张工!天大的好消息!”

刘振华一路狂奔过来,因为太过激动,声音都变了调。

“什么?到了?”

王建业和电气专家张云初同时惊喜地抬起头。

“没错!”

刘振华用力点头,他指了指头顶厚重的岩层,仿佛能穿透它看到外面降落的机群,声音因狂喜而颤抖。

“苏联的援助代表团到了!第一批,三百多人!由苏联武器装备人民委员,鲍里斯·万尼科夫亲自带队!”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吼的方式喊出了接下来的话:

“他们不仅带来了人,还带来了……哈尔科夫坦克厂的V-2-34型柴油发动机全套生产线!”

“还有‘共青团员’号三千吨水压机的全套备用件和核心液压阀组!”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真正的重磅炸弹,在整个地下厂房里轰然引爆!

“我的天!发动机生产线!”

“还有水压机的核心阀组!‘泰山’计划稳了!”

“太好了!”

工人们、战士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有人激动地把帽子抛向空中。

一位头发花白、满手老茧的枪械老师傅,靠在冰冷的机床上,听着那句“发动机生产线”,浑浊的老眼里瞬间涌出热泪,嘴里喃喃道。

“一辈子了……做梦都想用上这样的好东西……我们的国家……有救了……”

王建业更是虎目含泪,他一把抓住刘振华的胳膊,声音颤抖地问。

“政委,林总工呢?这么大的事,他知道了吗?”

“林总工……”刘振华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与有荣焉的笑容。

“他现在,恐怕没工夫管这些。”

“我来时他刚发来电报,正指挥周顾问他们,用咱们自己缴获的铁轨,炼咱们自己的钢,浇筑咱们自己的水压机横梁呢!”

刘振华的声音在轰鸣的厂房里清晰地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林总工说,苏联人的东西是好,但那是援助,是‘输血’,是情分。”

“而我们自己造出来的东西,哪怕是用缴获的破铜烂铁炼出来的,那也是真正长在我们自己身上的‘骨头’!”

“只有骨头硬了,腰杆子才能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