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 > 第53章 石墨电极!咱们自己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章 石墨电极!咱们自己造!

“自己造?!”

周平的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瞪出来。

如果说,刚才林川说要自己造耐火砖,让他觉得是“荒谬”。

那么现在,林川说要自己造石墨电极,在他听来,简直就是“梦呓”!

“林所长,你……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周平的声音都有些不利索。

“制造石墨电极,那不是烧砖!那是现代电化学工业的尖端技术!”

他身后的学生们,也都是一脸“你疯了”的表情。

王涛刚想开口,但一想到刚才被打脸的场景,又硬生生地把话咽了回去。

但他心里,已经把林川打上了一个“科学神棍”的标签。

周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给林川“科普”。

“林所长,制造石墨电极,有三大难关,比造耐火砖要难上十倍不止!”

“第一,是原料。必须是高纯度的低灰分无烟煤,或者是石油焦炭。这种东西,比我们要找的石英砂,还要稀有,还要难弄!”

“第二,是成型。需要将碳素原料与特制的煤沥青粘合剂混合,经过精确配比,在高温高压下,挤压成型。这个过程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要求极高!”

“第三,也是最难的一关,叫‘石墨化’!”

周平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成型的电极坯,只是一种无定形碳,导电性很差,质地也很脆。必须把它放进特制的石墨化炉里,通电,隔绝空气,加热到两千五百摄氏度以上!”

“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碳原子会重新排列,从无序的结构,转变为有序的层状石墨结构。这个过程,才能赋予它优良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

“两千五百度!林所长!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太阳表面的温度,也才五千多度!我们有什么设备,能达到这种堪称恐怖的温度?”

周平越说,脸色越凝重。

“别说是在我们这个山沟里,就算是在德国,在美国,掌握这项技术的,也只有寥寥几家顶级的大公司!”

“我们……我们拿什么去造?”

周平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刚刚燃起希望的人,再次如坠冰窟。

是啊,两千五百度的超高温,这已经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说过。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挠了挠头,问旁边的刘振华:“老刘,两千五百度,有多热?”

刘振华苦笑一声:“老李,咱们炼钢炉的钢水,也就一千五六百度。你说呢?”

李云龙倒吸一口凉气,他娘的,比钢水还热将近一千度,那不成神仙的炼丹炉了?

这下,连他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都觉得这事儿有点悬。

然而,就在这片愁云惨淡之中。

林川,又一次,露出他那标志性的,智珠在握的笑容。

“周顾问,您说的三大难关,确实是难关。”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克服。”

他又从张博手里,拿过一沓新的“笔记”。

众人看到这熟悉的动作,眼皮都是一跳。

这家伙,到底有多少压箱底的宝贝?

“首先,关于原料。”

林川将笔记摊开,指着上面画的一种黑色矿石的草图。

“我们确实没有石油焦炭,但根据我们根据地的矿产资源普查报告,在阳泉一带,有储量非常丰富的,优质无烟煤。其固定碳含量,超过95%,灰分和硫分都极低,是制造电极的理想原料。”

周平凑过去一看,眼神一凝。

阳泉煤矿,他知道,那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煤矿之一,现在被日本人牢牢控制着。

林川没理会他的表情,继续说道:

“其次,关于成型。我们没有高温高压的挤压机,但我们可以用土办法代替。”

“将煤粉和煤沥青粘合剂混合后,我们可以用压制耐火砖的螺旋压力机,进行分段冷压。虽然效率低,但只要控制好压力和模具,同样可以得到密度合格的电极坯。”

“至于粘合剂,煤沥青,这东西是炼焦的副产品,我们自己虽然产不了,但小鬼子的炼焦厂里,这玩意儿多得是。”

林川的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李云龙的眼睛,却越来越亮。

他又闻到熟悉的味道。

这小子,又惦记上小鬼子的东西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石墨化。”

林川的目光,扫过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我们确实没有能直接加热到两千五百度的设备。”

“但是,我们可以让它,自己加热自己。”

“自己……加热自己?”周平彻底懵了。

“是的。”林川点了点头。

“这是‘艾奇逊法’。我们将成型的碳棒,埋在大量的石英砂和焦炭粉末中,这些粉末既是电阻材料,又是保温材料。”

“然后,在碳棒的两端,通上强大的直流电。”

“由于碳棒本身,以及周围的焦炭粉,都具有电阻,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

“只要我们的电流足够大,电压足够高,理论上,就可以在碳棒的核心区域,形成一个局部超过三千度的超高温区!”

“在这个高温区里,石墨化反应,自然就会发生!”

林川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了这套从系统兑换来的,【土法石墨电极制造及石墨化工艺】的核心。

虽然他省略无数关键的细节和参数,但整个理论框架,却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整个山谷,鸦雀无声。

周平和他的学生们,再次陷入石化状态。

利用电阻,自身发热!

这个思路,简直是……天才!

不,是鬼才!

它巧妙地绕过了所有现代工业设备,用最基础的物理学原理,直指问题的核心!

周平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他推演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原料……可以抢。

成型……可以压。

石墨化炉……可以用耐火砖和焦炭粉自己搭。

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问题,只剩下一个。

“强大的……直流电……”

周平抬起头,声音干涩地问道:“林所长,这个过程,需要多大的电流和电压?我们那台德国发电机,能支撑得起吗?”

林川摇了摇头。

“不够,远远不够。”

“那台发电机,只能提供十千瓦的交流电。而要实现石墨化,我们至少需要上百千瓦的,稳定的直流电。”

“并且,为了控制电流,我们还需要大功率的变压器和整流设备。”

希望的火苗,刚刚燃起,似乎又要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那……那怎么办?”刘振华焦急地问道。

李云龙也急了,“林兄弟,你别卖关子了!缺啥,你倒是说啊!老子去给你弄!”

林川看着焦急的众人,笑了。

“李团长,这次,可能还真得麻烦你。”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需要,大量的无烟煤,做原料。”

“我需要,煤沥青,做粘合剂。”

“我还需要,大量的铜线,用来绕制变压器。”

“以及……一辆,或者几辆,日本人的坦克。”

“什么?!”

前面几样,李云龙听着还直点头,可听到最后一样,他直接跳了起来。

“坦克?林兄弟,你要坦克干什么?那玩意儿又不能发电!”

林川神秘一笑。

“坦克本身,确实不能发电。”

“但是,坦克上的发动机,可以。”

“一台九七式中型坦克的柴油发动机,功率超过一百二十千瓦。几台并联起来,就足以提供我们需要的动力。”

“而坦克上的电台和发电机,拆下来,里面的变压器和整流器,正好可以给我们废物利用!”

“所以,李团长,这次我们的目标,不是矿山,也不是料场了。”

李云龙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已经猜到林川想说什么了。

林川看着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这次,我们要干一票大的。”

“我们要去,伏击鬼子的运输队!”

就在这时,山谷口,一个通讯兵骑着马,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和激动。

“报告!团长!政委!林所长!”

“紧急军情!”

“我们派出去的侦察兵回报,有一支规模巨大的日军运输车队,正从阳泉方向开过来,预计明天中午,会经过我们伏牛山的地界!”

“车队里,不仅有大量的弹药物资,还有……还有好几辆用火车皮盖着的,像是坦克的大家伙!”

“而且,根据我们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员传来的消息,这支车队里,还有他们从煤矿和炼焦厂运出来的,大量的优质煤炭和工业沥青!”

轰!

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人耳边炸响!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李云龙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猛地一拍桌子,眼睛里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娘的!真是天助我也!”

“传我命令!全团紧急集合!”

“这块送上门的肥肉,老子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