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上的惊涛骇浪与集团内部的暗流涌动,并未能阻挡国家机器依法运转的冰冷齿轮。在傅天融与何紫妍奋力稳定局面的同时,针对傅天豪的法律程序,正以它固有的、不容置疑的步伐,坚定地向前推进。
傅天豪被警方从傅氏集团总部带走,并非事件的终结,而是另一段更为漫长、更为严酷历程的开端。他被直接送往市局指定的看守所,进行初步的羁押与审讯。最初的二十四小时,他依旧沉浸在巨大的落差感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时而咆哮威胁,时而试图以傅家的权势作为筹码,态度极其恶劣,拒不配合。
然而,当他曾经的“盟友”和“下属”——停车场管理员赵某、被抓获的三名直接破坏者、乃至那位被威胁删除监控的原技术员钱某——的证词笔录,一份份、清晰地摆在他面前时;当那清晰无比的、源自他控制空壳公司的资金流向图,被技术手段还原的通讯记录时间点,以及他在车祸路段踩点、确认的高清影像证据,被侦查人员有条不紊地逐一出示时,他脸上的狂傲与侥幸,如同遇到阳光的冰雪,迅速消融,转为一种死灰般的苍白。
铁证如山,这四个字的重量,此刻他有了切肤之痛的体会。任何狡辩在如此环环相扣的证据链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四十八小时的刑事传唤时限届满前,警方依据已掌握的初步证据,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未遂)”、“破坏交通工具罪”、“行贿罪”等多个重大罪名,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案件材料被迅速移送至市检察院。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是一位以严谨、犀利着称的中年人。他带领团队,连夜审阅了厚达数尺的卷宗。从傅天豪的犯罪动机(家族内部权力斗争),到犯罪预备(踩点、资金准备、物色人员),再到犯罪实施(收买内部人员破坏刹车系统),以及犯罪后的掩盖行为(删除监控、试图封口),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证据支撑,形成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的闭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案还牵扯到了对公共监控系统的破坏和对金融机构正常秩序的扰乱(利用空壳公司和地下钱庄洗钱),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检察官在审结报告上签下了明确的意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社会危险性大,有逮捕必要。”
第三天,上午九点整。
市检察院的正式批捕决定书,送达看守所。
当看守所管教民警和负责此案的侦查人员一同出现在羁押室门口,面无表情地宣读那份盖着鲜红公章的决定书时,傅天豪正蜷缩在冰冷的板铺上,眼神空洞。几天的时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胡茬凌乱,眼窝深陷,往日里精心维持的贵公子形象荡然无存。
“傅天豪,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未遂)等罪名,经xx市人民检察院批准,现决定对你执行逮捕。”
冰冷的话语,如同最终的判决预演,击碎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他没有挣扎,也没有再咆哮,只是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然后像一滩烂泥般,彻底瘫软下去。两名民警上前,熟练地给他办理了相关手续,更换了更显沉重的械具。
“逮捕”,这两个字意味着案件的严重性质已得到司法机关的正式确认,意味着他将从“犯罪嫌疑人”正式转变为“被告人”,面临的将是漫长的侦查、审查起诉乃至最终的法庭审判。他的人生,从这一刻起,正式进入了由高墙、铁窗和法律条文构成的另一个轨道。
消息几乎在第一时间,就通过特定渠道,传回了傅氏集团顶楼的指挥中心。
傅天融接到电话时,正与核心团队商讨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来自受损空头或傅宇奇残余势力的反扑。他听着电话那头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握着手机的指节微微泛白。
“知道了。”他平静地回了三个字,然后挂断了电话。
他抬起头,迎上何紫妍以及几位核心成员探询的目光,沉声道:“检察院正式批捕了。”
指挥中心内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沉重感。它彻底斩断了傅天豪与傅氏集团、与傅家最后的法律层面的牵连,也标志着,这场由家族内部引发的风暴,其核心矛盾已经无可逆转地移交给了国家司法机关。
“这是必然的结果。”何紫妍最先打破沉默,她的声音冷静而客观,“法律程序启动,对我们而言,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解套’。我们可以更明确地向外界传递信息——这是傅天豪个人的罪行,傅氏集团正在积极配合司法,清除毒瘤。”
傅天融点了点头。他明白何紫妍的意思。批捕的消息,虽然会再次引发一波媒体关注,但也给了傅氏一个更清晰的叙事角度:划清界限,配合司法,重塑形象。
很快,傅氏集团公关部发布了一份简短声明,内容严谨而克制:“公司关注到傅天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的相关信息。公司重申,坚决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傅天豪的个人涉嫌违法行为与公司经营无关,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管理层正全力聚焦于业务发展和内部治理提升。”
这份声明,与之前何家宣布增持的利好相互配合,试图将市场的注意力,从丑闻本身,引导向傅氏“去腐生肌”后的未来。
然而,法律的程序一旦启动,便不再以任何个人或家族的意志为转移。批捕,仅仅是漫长司法道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接下来,警方将继续补充侦查,完善证据链;检察院将进行审查起诉;法院将组织开庭审理……每一步,都将伴随着媒体的追逐、公众的审视,以及对傅氏集团声誉的持续考验。
傅天融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零星聚集的记者。他知道,傅天豪被批捕,并不是麻烦的结束,而是将傅氏拖入了一个更深、更复杂的法律与舆论的漩涡之中。他必须在这旋涡中,一边应对眼前的危机,一边为傅氏规划出一条通往未来的、合规且可持续的航路。
法律的程序,以其冰冷的公正,为这场家族悲剧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标点。但这篇文章,还远未到完结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