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集团总部大堂内,那令人窒息的死寂并未持续太久。警车的尾灯尚未完全消失在街角,某种无形的、更为狂暴的能量,便已通过无形的电波与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汇聚、发酵,最终化作一场席卷一切的舆论海啸。
第一个信号,来自于某家以嗅觉灵敏、行事大胆着称的财经新闻App的突发推送。时间,距离傅天豪被带走仅仅过去了十七分钟。标题触目惊心:
**【独家快讯:傅氏集团继承人傅天豪被警方带走,疑涉恶性刑事案件!】
没有确凿细节,但“傅氏集团”、“继承人”、“恶性刑事”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已足够引爆眼球。推送抵达手机的瞬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紧接着,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各大新闻门户网站、财经频道、社交媒体平台……几乎所有具备信息传播能力的节点,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同一主题的内容疯狂刷屏。
“傅氏家族惊天丑闻:兄弟阋墙,雇凶杀人?!”
“豪门血案未遂:傅天豪涉嫌谋杀堂弟傅天融被捕!”
“金色帝国的裂痕:深扒傅氏家族权力斗争的黑暗内幕!”
“警方确认傅天豪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细节惊人!”
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一个比一个吸引流量。尽管大部分报道在具体细节上仍语焉不详,只是模糊地提及“内部权力斗争”、“蓄意制造车祸”、“证据确凿”等字眼,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们的破坏力。小编们充分发挥着想象力,将豪门、谋杀、商业斗争这些永恒的热点元素翻炒到极致。配图更是五花八门:傅氏集团总部的宏伟照片、傅天豪往日里意气风发的宣传照、傅天融沉稳低调的公开影像,甚至还有一些不知从何处扒来的、模糊的家族合影,都被打上巨大的问号和惊叹号,呈现在亿万网民面前。
社交媒体上,话题#傅氏丑闻#、#傅天豪被捕#、#豪门真乱# 如同坐了火箭般瞬间冲上热搜榜前列,后面跟着一个鲜红的“爆”字。吃瓜网民们沸腾了,评论区的刷新速度快到肉眼无法捕捉。
“我的天!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傅天豪看着人模狗样的,居然这么狠?”
“为了争家产就要杀人?这些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
“傅天融也太惨了,差点被自己哥哥弄死。”
“果然资本家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
“坐等后续,求警方公布详细案情!”
“傅氏集团的股票要完蛋了吧?幸好我没买!”
猜测、谴责、嘲讽、同情……各种情绪交织碰撞,真相与谣言齐飞。一些所谓的“知情人士”、“内部员工”也开始匿名爆料,真伪难辨的信息碎片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将这场风暴搅动得更加浑浊。
电视屏幕上,午间财经新闻节目紧急调整了播出内容,主持人面色严肃地念着稿子,背景是傅氏集团的Logo和不断跳动的、已经开始呈现下跌趋势的股价曲线。特邀的财经评论员们则纷纷发表看法,从公司治理结构、家族企业管理弊端、潜在的法律风险到对相关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得头头是道,字里行间却难掩对这桩丑闻带来的巨大冲击的惊叹。
与此同时,傅氏集团总部楼下,以及傅家老宅附近,不知何时已聚集了大批闻风而动的记者。长枪短炮架起,将出入口围得水泄不通。每一个从里面出来的人,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会立刻被话筒和镜头包围,追问着对事件的看法。安保人员压力骤增,手拉着手组成人墙,奋力阻挡着试图冲进来的媒体浪潮,现场一片混乱。
集团内部的通讯系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数求证、询问的电话从合作伙伴、投资者、媒体四面八方涌来,总机线路几近瘫痪。公关部的电话更是被打爆,部门负责人焦头烂额,一边应对着媒体的狂轰滥炸,一边紧急草拟对外声明的口径,额头上全是冷汗。
这不仅仅是一场新闻风暴,更是一场信任危机、一场形象崩塌的灾难。傅氏集团这座看似坚固无比的金色帝国,其光鲜亮丽的外墙,在一夜之间被这“惊天丑闻”砸开了巨大的裂缝,裂缝背后隐藏的污秽与黑暗,正被无情地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着全社会的审视与拷问。
风暴已至,席卷一切的威力才刚刚开始显现。而处于风暴眼的傅天融和何紫妍,甚至来不及为刚刚结束的内部审判松一口气,便必须立刻转身,直面这来自外部的、更为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媒体的聚光灯,远比会议室的灯光更为刺眼,也更为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