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从发现木薯后成为神农 > 第277章 再次搭建玻璃大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堆成小山的脚板薯和豆薯,农户们脸上都乐开了花。

这两种都是高产作物,又能当粮又能当菜,小一真是给他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好东西。

夏元一指挥着大家将收获的薯类分类存放,等到村民们自己过来要的时候再给他们。

仙灵空间里的高产小麦也快能拿出来了,还有那批约克猪,等到将养猪场建造好后,就可以将那些约克猪都拿到外面了。

他扶了扶头上的斗笠,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听着家人和庄户们满足的欢声笑语,脸上露出了温和而欣慰的笑容。

种田,致富,让身边的人都能吃饱穿暖,其乐融融,这感觉,比什么武功秘籍、神佛香火,都来得踏实和痛快。

至于那些可能存在的危机···他瞥了一眼自己那旁人看不见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功德金光,嘴角微翘。

谁来找茬,试试看!

夏邑村的天空湛蓝如洗,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泥土芬芳和一种独特的食物香气。

这香气,源自夏家院子里那口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里面正蒸着刚刚收获的脚板薯。

“娘,嫂子,好了吗?好了吗?”

夏依依像只绕着花丛飞舞的小蝴蝶,在厨房门口来回穿梭,鼻翼翕动,眼巴巴地盯着那厚重的锅盖,仿佛能用目光将其掀开。

夏陈氏系着围裙,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用布垫着手掀开锅盖一角,更大的蒸汽携带着更浓郁的、属于淀粉的质朴甜香扑面而来。

夏陈氏自从夏元一成为侯爷,有了那几个丫鬟后,就很少进厨房做饭菜了。

今天刚刚好是脚板薯丰收,她就带着谭芷两人来厨房外面的大锅旁边蒸了一锅脚板薯。

总要动一动的,不然天天在后院坐着做女红,也不是个事儿。

“快了快了,瞧把你馋的!刚吃完豆薯,这肚子是无底洞不成?”

夏依依理直气壮:“豆薯是水果,脚板薯是饭!不冲突!”

她说着,还拍了拍自己并无赘肉的小肚子。

院子另一角,夏大柱和夏五六正对着一堆刚挖出来的豆薯评头论足。

夏大柱拿起一个纺锤形、表皮淡黄的,在衣襟上随意擦了擦,“咔嚓”就是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迸发。

“嗯!这个好,水多,脆甜,比啃黄瓜得劲!”

他含糊地称赞,顺手递给旁边的虎妖王金皖一个。

“老金,尝尝?”

身形魁梧、不怒自威的金皖,此刻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小心翼翼地用两只蒲扇大的手捧住那小小的豆薯,学着样子咬了一口,虎目顿时一亮,闷声闷气道:“谢谢老爷,嗯,是好东西。”

那反差萌的样子,惹得正在优雅品尝蒸熟脚板薯的狐妖王胡莹掩嘴轻笑。

鹰妖王风无痕则对需要剥皮的食物敬谢不敏,他更感兴趣的是天空中是否有不长眼的飞鸟敢觊觎夏元一,他可是夏元一最忠实的斥候。

就在这时。

一个身影从大门外晃晃悠悠的走了进来,老远就闻到了那独属于脚板薯的香味。

“老夏,听说你找到了那种叫做辣椒的调料,今天本太子殿下来好好尝尝···”

姬诚看着夏元一大大咧咧的叫道。

夏元一正坐在小板凳上,耐心地给一个刚出锅的脚板薯剥皮,闻言头也没抬,颇为无语的道:“老诚,你属狗的吗?鼻子这么灵,辣椒是找到了,不过今天的主题不是它。”

姬诚几步窜到夏元一身边,好奇地看着他手中那粉糯雪白的薯肉,吸了吸鼻子:“脚板薯成熟了,嗯,你上次说这个不咋好吃,不过尝尝还是可以的。”

说完,一双眼睛盯着夏元一手上刚刚扒好皮的脚板薯。

这位太子殿下就没有吃过脚板薯,虽然知道有这么一种粮食。

夏元一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只好将手上那扒好皮的脚板薯给到这位太子殿下。

姬诚接过,直接就大咬了一口。

那粉糯绵密、带着天然微甜的口感,让他这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太子也愣了一下。

“嗯!口感独特,饱腹感强!不愧是老夏你说的好东西。”这脚板薯跟木薯相比,会脆那么点。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姬诚这个家伙的口味独特,脚板薯竟然多吃了好几块。

.....................

几天后。

秋种刚过,空气中的燥热便被几场连绵的秋雨洗去,换上了略带寒意的清爽。

虽说是南方,下雪还早得很,但那股子属于冬季的、湿冷的底色已经悄然铺开。

往年这个时候,夏邑村的村民们多半是缩在屋里,守着火塘,盘算着那点有限的存粮和腌菜,准备开始猫冬。

不要说夏邑村了,就连其他的村子都是一样的。

在北方,靠近梁国那边,他们早早就会躲在屋里,每年冬天都会饿死一大批人。

但今年不同,整个大周都陷入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忙碌和兴奋之中。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人们的吆喝声取代了往日的沉寂,几乎家家户户的院落旁、屋后空地上,都在搭建着一种奇特的透明房子。

姬诚在获得夏元一给的烧制玻璃方法后,又看到了第一个玻璃大棚的作用,就在每个州都建起了许多座玻璃厂。

开始为百姓提供玻璃。

当然不是免费的,就是价格低廉而已。

毕竟是用沙子等东西烧制出来的,这些东西随处可见,所以建造一个玻璃大棚并不需要多少钱,木头更是随处可以砍伐。

冬天还没到,北方那边的玻璃厂已经不知道连轴忙碌了多久了,就为了秋种之后百姓搭建玻璃大棚。

就为了防止百姓饿死。

就算一户百姓建造不起玻璃大棚,也可以跟几家人一起合伙搭建,虽然可能还是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

毕竟有南瓜,冬瓜和其他蔬菜,有这样的粮食,只要不懒,都不会饿死。

更别说夏邑村这边了,有了夏元一成功的榜样,今年都不用夏元一催促,村民们便自发地涌向了村里那座规模不大的玻璃厂,掏钱买玻璃,摩拳擦掌地要给自己家也弄上一个冬日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