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衍天道纪 > 第28章 秘闻藏经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那夜废弃药圃惊魂后,牧云行事愈发谨慎,如同真正化作了柴山的一块顽石,沉默、不起眼,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周遭的风吹草动。

张狂等人似乎因那夜的变故更加警惕,行动也收敛了许多,一连数日未见异动,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却并未消散,反而如同不断积蓄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整个外门区域。

牧云深知,仅凭目前零星窥探到的信息,犹如管中窥豹,难以拼凑出事件的全貌,更无法预测潜在的危机。

他需要更广阔的视野,需要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历史、以及隐藏在青云宗光鲜表象下的暗流。知识,在此刻与力量同等重要。

然而,他只是一个杂役,身份低微,根本没有资格踏入藏纳万卷道书的经阁半步。

那日阵枢旁的遭遇已然证明,任何试图靠近乃至窥探的行为,都会招致严厉的惩处。

正当他苦思如何获取信息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来临。

这日午后,天色阴沉,飘着细密的冰雨。那终日瞌睡的老执事,竟难得地没有窝在他的小屋里,而是提着一盏昏黄的油灯,颤巍巍地打开了杂役区角落一间从未开启过的、堆满灰尘的破旧库房。

库房里堆放的并非什么贵重物品,而是历年积累下来的、早已被宗门淘汰或是无人问津的废旧杂物:破损的桌椅、锈蚀的兵器、以及……一大堆散发着浓重霉味的废旧书籍和卷轴!

“咳咳……真是……一堆破烂……”老执事被灰尘呛得连连咳嗽,用那干枯如柴的手随意扒拉了几下,嘟囔着,“占地方……碍事……哪天一把火烧了干净……”

牧云恰好送柴路过,看到那堆积如山的废旧书卷,心中猛地一动。他连忙放下柴捆,上前恭敬道:“老执事,可是要清理这些旧物?弟子可否帮忙?”

老执事抬起浑浊的老眼瞥了他一下,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嗯……你想搬……就搬吧……挑些能烧的……拿去灶房……剩下的……扔后山沟里去……”

“是。”牧云压下心中的激动,应了一声,便开始动手整理。

他并非真的要去烧掉或扔掉,而是如同淘金者般,开始仔细翻检这些覆盖着厚厚灰尘、大多残缺不全的废旧书卷。

这些书籍确实大多毫无价值:过时的宗门规章、残缺的基础药草图谱、笔迹潦草的炼丹失败记录、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哪个弟子留下的无聊话本杂记。

但牧云并不气馁,他耐心极好,一本本地翻阅,一页页地查看。凭借灵觉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他飞速地筛选着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堆积如山的废物中,他果然找到了一些被遗弃的、看似无用却蕴含信息的“杂书”!

有一本页面泛黄、封面缺失的《九州风物志略》,粗略记载了这片名为“九洲”的大地格局:中土神洲为核心,之外尚有八荒大泽、无尽海疆、海外仙岛、西方佛国、北冥雪原、南荒巫地等广阔区域,言语虽简略,却为他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

有一册残破的《宗门拾遗录》,似乎是某位喜好游历的前辈所着,并非正经功法,而是记录了一些修仙界的奇闻异事、宗门典故。

其中提到了“上古封神之战”,语焉不详,只言片语中却透露出那是一场导致天地崩裂、大道重塑的浩劫;还模糊提及了“天地大劫”,似乎某种周期性的大灾难始终悬于众生头顶。

书中更是零星提到了“茅山驭尸捉鬼”、“灵宝炼器制符”、“密宗真言手印”、“禅宗顿悟心法”等概念,虽无具体修炼法门,却让他对道佛之外的百家技艺有了模糊认知。

还有几本破损的游记、笔记,记载着作者在幽冥地府边缘的见闻(虽多半是臆想猜测)、某处古战场遗址的煞气冲天、海外修士与中土道法的差异等等。

牧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虽然杂乱无章,却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眼界。

原来世界如此广阔,修行之路并非只有金丹大道,更有无数旁门左道、百家争鸣。

而青云宗,在这浩瀚的九洲大地,或许也并非想象中那般至高无上。

就在他翻阅一捆几乎要散架的竹简时,动作忽然一顿。

这竹简材质古老,上面的字迹并非墨书,而是以刀笔刻画,深峻古拙。

内容似乎是一篇关于古代祭祀仪轨的残篇,大多模糊难辨。但在竹简的末端,绘有一个极其简陋的图案,像是一个扭曲的火焰符号,又像是一种抽象的鸟形图腾。

这个图案……!

牧云瞳孔微微一缩!他立刻回想起衍道玉简之上,除了那流转的符文和太极虚影外,在一处极其不起眼的角落,似乎也有一个类似的、同样古老晦涩的刻痕!只是因为太过微小模糊,他之前一直未曾特别注意!

两者虽然材质、大小、精细程度天差地别,但那核心的韵味、那笔画的转折走向,竟有着惊人的神似!仿佛源自同一个古老的源头!

玉简上的刻痕……竟然与这不知哪个年代留下的竹简残图有关联?

这发现让牧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衍道玉简的神秘,他一直无法勘破。

这看似无用的杂书残卷,竟可能隐藏着与玉简相关的线索?

他强压下激动,仔细将那竹简上的图案牢牢刻印在脑海深处,然后将竹简小心地混入一堆确实无用的废纸中,准备稍后单独处理。

整整一个下午,牧云都泡在这灰尘弥漫的库房里,直到将所有的书卷都粗略翻检了一遍。

除了那竹简图案,他还找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虽然依旧零散,却让他对这个世界、对修仙百艺、乃至对青云宗的历史和可能的隐患,都有了更深的认知。

他将那些确定无用的废纸烂书捆好,准备依言送去灶房或丢弃。

而其中几本看似无用、却蕴含信息杂书,如《九州风物志略》、《宗门拾遗录》等,则被他以“引火纸较干燥”为由,小心地抽了出来,混杂在准备带回自己角落的干柴里。

老执事早已哈欠连天,对此毫无兴趣,只是嘟囔着“快点弄完……吵人清静……”,便又缩回他的小屋打盹去了。

夜幕降临,牧云回到那冰冷的角落,迫不及待地借着窗外微弱的天光,再次仔细翻阅那几本“抢救”回来的杂书。

尤其是那本《宗门拾遗录》,他反复阅读着关于“上古封神之战”和“天地大劫”的模糊记载,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书中提及,那场大战导致天柱折,地维绝,生灵涂炭,连金仙都陨落如雨,无数道统断绝,才有了后来的格局。

而“天地大劫”则更像是一种轮回的宿命,每隔漫长岁月便会降临,涤荡乾坤,无人可避。

这些信息让他心情沉重。修仙之路,并非坦途,竟还伴随着如此恐怖的天地巨变。

他又回想起那竹简上的古老图案,以及玉简上的相似刻痕。难道玉简的来历,与那场失落的上古之战有关?与那神秘的“天地大劫”有关?

无数的疑问盘旋在脑海。

同时,结合今日所读,再反思之前所见:阵枢下的不谐波动、鬼哭林的禁忌、鬼轿的诡异、黑衣人的交易、药圃的血腥怨气、以及张狂提及的“新鲜货”……这一切似乎隐隐勾勒出一条模糊的线索——青云宗的地下,或许镇压着什么?或者,宗门内部,有人在利用某种地底的力量进行着邪恶的勾当?而这勾当,可能与那传说中的“大劫”有关?

想到此处,牧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若真如此,那他所处的环境,远比想象中更加危险!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猜测终究是猜测,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

但无论如何,这些来自废旧书卷的知识,如同在黑暗中为他点亮了几盏微弱的灯,虽然未能彻底照亮前路,却让他看清了脚下的坎坷和周围潜伏的阴影轮廓。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几本杂书藏好,这些是他目前唯一能接触到的“知识宝库”。

知识的获取,并未带来轻松,反而带来了更深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他必须更快地提升实力,必须想办法弄清楚宗门地底的秘密,必须为可能到来的风暴做准备。

窗外,冰雨不知何时已停,乌云稍散,露出几颗疏冷的星子。

牧云盘膝坐下,再次运转《混沌衍一诀》,幽暗真气在体内缓缓流淌。

这一次,他的心中不再仅仅充满对力量的渴望,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明晰的目标。

世界很大,危机很深。但他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矿奴。

秘闻藏于废卷,真相隐于迷雾。而他,已悄然拨开了第一层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