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山医逍遥行 > 第338章 清单藏秘,频繁运往“野鬼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8章 清单藏秘,频繁运往“野鬼坡”

阿蛮升任“管事”后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每天除了吃饭、巡逻、打盹之外,多了一项新的、让他极其头疼的任务——看清单。

那所谓的货运清单,其实就是几张写满了密密麻麻小字,还画着各种奇怪符号的破纸,在阿蛮眼里,其复杂程度堪比天书,其催眠效果远超苏婉清念的诗。

刀疤刘把几张清单塞给阿蛮时,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阿蛮啊,你现在是管事了,得学着看这个。以后仓库进出货物,都得核对清楚,知道不?这可是帮里的规矩!”

阿蛮捏着那几张轻飘飘的纸,感觉比扛两百斤的麻包还沉。他瞪着铜铃大眼,凑到眼前,一个字一个字地认,那模样不像在看账,倒像在跟纸上的蚊子血较劲。

“王……家……村……糙米……五十……石?”阿蛮念得磕磕巴巴,眉头拧成了死结,“石是啥?石头吗?运五十块石头去王家村干啥?铺路?”

旁边一个识字的伙计忍着笑解释:“蛮爷,石是计量单位,一石大概……呃,就是很多斤的意思。”

“哦……”阿蛮似懂非懂,继续往下看,没看几行就开始眼皮打架,哈欠连天。他强打精神,想起小泉的嘱咐——“觉得奇怪的,就记下来”。

可他觉得这清单上哪都奇怪!为什么李庄要运那么多坛醋?为什么赵镇要买那么多红布?难道全村一起办喜事?他越看越迷糊,越看越烦躁,好几次差点把清单团吧团吧当草纸用了。

就这么硬着头皮看了两三天,阿蛮感觉自己瘦了(纯粹是愁的)。这天,他正对着最新一批清单运气,准备用他独特的“意念解读法”时,一个地名反复跳入他眼中。

“野……鬼……坡?”阿蛮念出这个名字,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这地方名字咋这么瘆人?比俺们村后山的乱葬岗叫得还难听。”

他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关于“野鬼坡”的几条记录:

“初七,运往野鬼坡,精米十石,腊肉两百斤,盐巴五斗。”

“初九,运往野鬼坡,铁钉五十斤,桐油十桶,青砖三千。”

“十二,运往野鬼坡,烈酒二十坛,药材若干(清单附后)……”

阿蛮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这“野鬼坡”几乎隔一两天就有货物运过去,而且运的东西五花八门,从吃的到用的,从盖房子的到治伤的,数量还都不小。

“怪了……”阿蛮挠着他的大头,喃喃自语,“这野鬼坡,听着就不是个有活人常住的地儿,咋要这么多东西?比俺们整个村加起来用得还多?而且还要砖头和铁钉……这是要在鬼坡上盖房子?给鬼住吗?”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感觉,就像听说山里的老虎突然改吃素了一样,透着股邪性!这绝对符合恩公说的“奇怪”!

阿蛮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上认字困难了,把最近所有提到“野鬼坡”的记录都挑了出来,然后拿起笔——那是一根被他捏得快要变形的毛笔,蘸饱了墨,开始了他艰难的“抄录”工作。

他那握惯了棍棒和饭碗的手,拿起笔来比扛鼎还费劲。写出来的字,大的大,小的小,歪歪扭扭,缺胳膊少腿,墨团随处可见,一张纸被他涂改得如同鬼画符。他自己看着都嫌弃,但为了恩公,还是咬着牙,凭着记忆和猜测,把能辨认的信息都“画”了下来。

傍晚,阿蛮揣着那几张被他“蹂躏”得不成样子的纸,像做贼一样溜回了小客栈。

小泉正在对照新买的西南地图研究药性,看到阿蛮回来,刚想问他打探得如何,就见阿蛮神秘兮兮地关上门,从怀里掏出那几张皱巴巴、黑乎乎的纸,郑重其事地拍在桌上。

“恩公!俺发现了!奇怪!非常奇怪!”阿蛮一脸“你快夸俺”的表情。

小泉看着那几张仿佛刚从灶膛里捞出来的纸,嘴角抽搐了一下,强忍着不适拿起来。辨认阿蛮的“墨宝”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想象力。

“野……鬼……坡?”小泉勉强认出了这个反复出现的地名,心中一动,立刻铺开地图寻找,却发现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这个地点。

他继续往下“解读”阿蛮的记录,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精米、腊肉、盐巴是生活物资,铁钉、桐油、青砖是建设材料,烈酒……以及那些模糊辨认出的药材名称,有几味正是苏婉清提到过的、钱老板大量采购的辅料!

一个地图上都不标注的偏僻地点,频繁接收如此大量且种类齐全的物资,这绝不正常!

“阿蛮!你立大功了!”小泉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野鬼坡’,绝对有问题!它很可能就是‘毒宗’的一个前哨站,或者是为他们输送物资的重要中转站!”

“真的?!”阿蛮一听,高兴得差点蹦起来,比自己多吃了一碗肉还开心,“俺就说嘛!那地方听着就不像好鬼待的!肯定是那些玩毒的家伙的老巢之一!”

小泉看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地图上没有,说明此地极其隐蔽。但既然有物资运输,就一定有路。只要找到这条运输路线,我们就能顺藤摸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