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棠进入试用期的消息传开后,工厂里又起了新的波澜。张副厂长暗中授意老员工散布流言,没几天,“林晓棠靠沈科长求情才拿到试用期资格”“考核成绩有水分,是沈廷舟偷偷给了答案”的说法就悄悄蔓延开来,连车间里都有人对着林晓棠指指点点。
这天上午,林晓棠拿着刚画好的齿轮零件图去车间对接加工细节,刚走到机床旁,就听到两位老员工的议论声:“你看她,刚进试用期就敢来指导加工,还不是靠沈科长撑腰?我看那考核成绩说不定是假的,哪有临时工半年就这么厉害的?”
“就是啊,张副厂长都说要观察,她却能走试用期,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咱们干了这么多年都没转正,她凭什么走捷径?”
林晓棠攥紧手里的图纸,心里又委屈又生气。她想上前辩解,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现在说再多,也只会被当成“心虚狡辩”,反而让流言传得更凶。
她强压着情绪,把图纸递给王师傅:“王师傅,您看看这齿轮的参数和加工要求,有问题咱们再调整。”王师傅接过图纸,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叹了口气:“晓棠,别理那些闲话,你的技术怎么样,我心里有数。”
可流言并没有因为沉默而停止。下午,林晓棠去茶水间打水,又听到后勤科的人在聊:“听说林晓棠天天跟在沈科长后面,又是送资料又是请教问题,不然怎么能拿到试用期名额?”“女孩子家,靠这种手段往上爬,真是不光彩。”
林晓棠再也忍不住,站在门口说:“我的试用期资格是靠考核第一争取的,成绩公告栏上都有,不是靠任何人求情!”
“公告栏的成绩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反驳道,“沈科长是技术科领导,想帮你改成绩还不容易?”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沈廷舟拿着一叠资料走进茶水间,刚好听到这番对话。他脸色一沉,把资料放在桌上,声音清晰而有力:“关于林晓棠的考核成绩,我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免得有些人造谣生事。”
茶水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沈廷舟拿出林晓棠的考核档案,翻开其中一页:“这是林晓棠的图纸设计答卷,上面有三位考官的签字评分,98分的理由写得很清楚——标注完整、结构清晰,仅在一处非关键参数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上扣了2分,大家可以传阅看看,是不是有水分。”
他又翻到机床操作考核记录:“操作考核由王师傅和两位车间主任共同评分,林晓棠加工的零件精度达0.015毫米,远超0.02毫米的要求,评分表上有所有人的签字,这也是假的吗?”
最后,沈廷舟拿出故障诊断考核的录像片段(按时代背景可改为“考核记录”):“故障诊断考核全程有记录,林晓棠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方案只用了22分钟,比规定时间提前8分钟,方案还被考官评为‘最优案例’,这些都是公开可查的,怎么就成了‘靠关系’?”
资料传阅到之前议论的后勤科员工手里,那人看着上面详细的评分标准和签字,脸色涨得通红,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沈廷舟继续说:“林晓棠入职半年,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下班后还在车间练机床操作,光故障诊断笔记就记了三大本。她的努力,技术科的同事都看在眼里,现在却被说成‘靠手段’,这对她公平吗?”
“至于我帮她,”沈廷舟语气坦然,“作为技术科科长,我有责任指导所有下属提升技术,不止是林晓棠,其他同事有问题,我同样会帮忙。要是指导下属也能被说成‘求情’,那以后谁还敢教、谁还敢学?”
这番话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之前议论的老员工也不好意思地说:“沈科长,是我们轻信了谣言,误会晓棠了,以后再也不瞎传了。”
沈廷舟看了眼站在门口的林晓棠,语气缓和下来:“大家有疑问可以提,但不能轻信没有根据的流言。林晓棠的试用期考核方案是厂长和技术科共同制定的,考核标准公开透明,她能不能转正,最终还是看试用期的工作表现,不是靠任何人说情。”
茶水间的风波平息后,沈廷舟走到林晓棠身边,递过一瓶水:“别往心里去,清者自清,以后再有人造谣,咱们就拿证据说话。”
林晓棠接过水,眼眶有些湿润:“谢谢您沈科长,每次都是您帮我……”
“不用谢,”沈廷舟打断她,眼神坚定,“你的能力值得被认可,我只是不想让努力的人受委屈。试用期好好干,用成绩堵住所有人的嘴,比任何辩解都管用。”
林晓棠用力点头,心里的委屈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干劲。她知道,沈廷舟的“护短”不是偏袒,而是对她努力的认可;他挡下的不仅是流言蜚语,更是对她尊严的维护。
下午的技术科会议上,张科长特意提起流言的事:“以后谁再在厂里传无根据的谣言,影响同事关系,厂里会按规定处理。林晓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大家多向她学习,把心思放在提升技术上。”
从那以后,工厂里的流言彻底消失了。同事们看到林晓棠时,不仅不再议论,还会主动跟她请教技术问题;之前被张副厂长授意的老员工,也不敢再搞小动作,怕被沈廷舟和张科长发现。
林晓棠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试用期考核中,每天认真修改齿轮零件图,反复和车间沟通加工细节,连沈廷舟都说:“按你现在的状态,试用期考核肯定能顺利通过。”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沈廷舟帮她挡流言的事告诉了刘桂兰。刘桂兰欣慰地说:“沈科长真是个正直的好孩子,以后你可得好好跟他学技术,不辜负人家的心意。”
林晓棠点点头,坐在书桌前,看着桌上的齿轮零件图,心里满是感激和坚定。她知道,试用期考核是转正的最后一道关,她一定会全力以赴,用最好的成绩,回应沈廷舟的维护,也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