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1月18日,星期一。

陈旭东精心策划的第二波炒作,如期而至。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预期和概念的炒作,而是官方的、具体的宏伟蓝图。

它,足以让任何深谙土地增值逻辑的圈内人疯狂。

这一波,目标明确,火力集中,只为一个目的:

让“秀莹区未来之城”的规划文件,成为市场上最硬的通货。

这一天,《琼海日报》A2版的一篇新闻报道,如同一记精准的重锤,砸在了所有相关人士的桌面上。

《〈秀莹未来之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市规划局正式批复》,10平方公里国际化新城建设,进入快车道。

整篇文章没有华丽辞藻,只有以近乎公文摘录的严谨口吻,首次向公众展示“未来之城”的规划细节。

文章披露了这份规划的核心内容。

新城规划范围:总面积10平方公里(约亩)。

核心配套建设用地:约7000亩,用于高规格、前瞻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核心配套清单包括:

五星级度假酒店、国际医院、游艇码头、超千亩人工湖、国际双语学校、高端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城市公园等。

文章特别强调,此规划已由市规划局正式出具规划条件,具备法律效力,是未来之城项目土地出让,与开发建设的根本性、纲领性文件。

标志着该区域从战略构想阶段,正式转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这则消息,在地产开发商和炒地皮投资客圈子里引发的震动,远超第一波任何一篇煽动性的软文。

如果说,第一波轰炸他们还在观望,还在持怀疑态度。

那么,现在他们已经确信,秀莹区的腾飞和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读懂的,不是未来生活的风花雪月,而是确凿无疑、由政府信用背书的土地增值逻辑。

陈旭东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报纸的内容,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并没有撒谎,只不过是让这份规划提早诞生了10多年。

至于这些人能不能等到那时候,陈旭东就不知道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椰城的户外广告内容,完成了同步更新。

画面变得更加冷峻、专业,突出了规划文件的权威感和数据的冲击力。

巨幅的、带有规划局印章和“批复”字样的效果图背景下,异常醒目。

“官方发布!规划落地!秀莹未来之城核心区详规获批!”

“10平方公里新城蓝图,7000亩顶级配套锚定价值!”

“规划铸就稀缺,土地定义未来!”

“战略机遇期,抢占价值核心!”

这些广告口号,传递的信息冰冷而直接。

游戏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财富的棋盘已经铺开,坐标清晰,现在不入场,即为弃权。

这一波宣传引爆的效应,最先体现在秀莹区区长王俊海的办公室。

从早晨报纸送达他办公桌上之时,他办公室里那部红色的电话,就几乎再也没有停歇过。

此起彼伏的铃声,让王俊海有些烦躁。

或许,这就是幸福的烦恼吧。

“王区长,恭喜啊!未来之城规划这一落地,秀莹区这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从老末变老大啊!”

“俊海兄,大手笔啊!不声不响放了颗卫星!有朋友托我问一下,核心区还有没有好位置?......”

“区长,我们是大地地产的秦大地,对贵区的未来之城项目非常感兴趣,希望能跟您当面汇报。”

......

王俊海这根老油条应对自如,热情的语气中,还带着官方式的谨慎。

对于具体地块,他一律以“规划刚落地,具体出让方案还需按程序研究,请密切关注区政府后续公告”来应对。

这种欲擒故纵、公事公办的态度,反而更加剧了来电者的紧迫感。

他放下电话,在心里暗暗说道:全是闻着腥味的猫啊,陈旭东这把火,烧得太旺了。

市场的反应则更为直接。

这些炒地皮的投资客们,大哥大根本不离手,疯狂的打着电话,进行密集的信息交换。

场外交易的价格,在口耳相传中开始剧烈波动。

一个多月之前,秀莹区土地三十万每亩的协议价,在非公开的二级市场上,已经被疯狂地喊到了50万、55万。

而且,普遍有价无市,早期拿到地的少数人,捂盘惜售的心态达到顶峰。

银行的反应同样迅速。

几家之前与秀莹区合作较多的银行行长,亲自致电王俊海,表示愿意给予新城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规划文件的出台,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端的风险评估系数。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炒地皮本质上就是个零和游戏,资本的热钱,只会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者一样,快速流向最热门的区域。

一旦秀莹区热了,镇西和兴华就会变冷。

此时此刻,镇西和兴华两区的领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兴华区区长办公室。

“妈的,王俊海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还是上面有人点了名?”

兴华区长爆了句粗口,将《琼海日报》拍在桌上,语气中充满不甘。

“一个深水港,一个高新区,让他玩出花来了!还未来之城?口气不小!”

秘书小心翼翼地问:“区长,我们要不要也跟进......”

“跟进?怎么跟?人家规划局的红头文件都下来了!我们现编一个?”

区长烦躁地挥挥手,“想办法打听打听,是不是有人在后面给王俊海支招?”

“让秘书科的的人都想一想,怎么将我们兴华区再包装一下,风头不能都让他一个人出了!”

镇西区作为老城区,感受更为复杂。

“未来之城?画饼谁不会?”

镇西区委书记相对冷静,但眉头紧锁,“不过,他这饼画得够大,够官方,确实唬人。听说很多资金已经开始往东边流了。”

区长接话:“我们不能自乱阵脚。我们的优势是建成区,是商业基础和人口密度。他搞未来概念,我们就夯实当下价值。”

陈旭东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这座城市,自言自语:

“既然火已经烧起来了,自己就往里添一把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