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洪荒系统:开局答盘古题 > 第175章 启程寻遗迹途,遭遇小股阻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启程寻遗迹途,遭遇小股阻拦

风掀着帐帘,我握紧玉匣走出营帐。

天还没亮,营地里灯火通明,三百多人已经列队完毕。没人说话,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很稳。

“出发。”

一声令下,队伍开始移动。

护甲上的隐息纹已经激活,药堂分发的丹药在体内流转,心神安定。阵法组带着便携式困灵桩走在中后方,联络玉牌贴身收好。我们沿着预定路线向北推进,速度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得扎实。

刚出营地不到百里,前方探路弟子传回急报:侧翼山脊有动静,三十余人正从高处包抄而来,气息凶戾,来者不善。

我抬手一挥,全队立刻停下。

“收缩阵型,主力藏于两侧高地,十人佯退诱敌。”

命令迅速传开,队伍快速调整位置。

我登上附近一座石台,看清了那群人的装束。他们穿着暗色战衣,行动迅捷,步伐整齐,不是散修流寇该有的样子。更奇怪的是,其中几人衣甲边缘残留着淡淡的符印痕迹,像是被某种力量短暂加持过。这种手法我见过一次,在鲲鹏老祖手下的一支奇袭队身上。

系统提示浮现:【面对未知敌袭,如何在信息不足下快速制定最优战术?】

我盯着题目,脑子里过了一遍刚才观察到的细节。对方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显然是冲着拦截我们来的。他们分三路压进,明显想把我们切成两段。

答:“以静制动,诱敌深入;分而破之,速战速决。”

答案确认通过,识海瞬间展开一幅战场推演图。敌军左侧推进最快,但补给线拉得太长,右侧则稍显迟缓,中间主力急于合围,节奏已经乱了。薄弱点在左翼与中军衔接处。

我立刻下令:“阵法组在谷地中央布设困灵桩,点燃引信,等信号再启动。左侧埋伏组准备压制火力,右侧待命接应。诱敌小队现在后撤,记住,不能真被打散。”

十名弟子转身就跑,脚步杂乱,像是慌了阵脚。那群恶徒果然上当,左翼加速追击,直扑谷口。

等他们踏入预设区域,我打出一道指诀。

轰!

困灵桩同时引爆,地面裂开数道缝隙,黑雾涌出,将十几人卷入其中。那些人反应极快,立刻结阵抵抗,但阵型已被打乱。

“杀!”

埋伏在两侧的主力同时出手。剑光、符箓、法器齐发,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有几个想逃,被药堂弟子甩出的缚灵网缠住,当场落地。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炷香。

大部分敌人溃散,少数负隅顽抗的被当场斩杀。我们这边只有三人轻伤,无人阵亡。

我在俘虏中找到了领头的那个。他被阵法组用锁灵链捆住,跪在地上,满脸狠意,却不肯开口。

我蹲下来,看着他:“你们是谁派来的?”

他冷笑一声:“杀了便是,何必多问。”

我没有动怒,只是从怀里取出那块灰黑色石板。表面刻着弯曲的纹路,刚才还毫无反应,此刻靠近这人时,竟微微颤动了一下。

我眯起眼。

这块石板是西北带回的,原本以为只是遗迹机关图,但现在看来,它还能感应特定血脉或气息。

“你碰过这东西。”我说。

他脸色变了变,没否认。

系统提示再次弹出:【如何判断俘虏所知情报的真实程度?】

我想起红云说过的一句话——人可以撒谎,身体不会。尤其是面对旧物时,本能反应骗不了人。

答:“察其神情变化,测其气息波动,辅以信物引动共鸣。”

答案通过,系统立刻给出判定:此人言语虽硬,但瞳孔收缩三次,呼吸频率下降,且体内灵力随石板靠近出现微弱共振,可信度极高。

我站起身,对身后两名长老说:“把他押去三百里外的接应点,关进封印笼,不得私自审问。等我们从遗迹回来再处理。”

长老点头,带人将俘虏拖走。

临走前,那人突然抬头看了我一眼:“你以为你能进去?那地方……根本不是给人准备的。”

我没理会,转头看向队伍。

“继续前进。”

太阳已经升到头顶,风沙渐起。越往北走,地势越荒凉。地面开始出现裂痕,像是大地被人撕开过。远处能看到一片灰蒙蒙的山脉,那就是北荒边缘。

我打开玉匣,里面的灰烬还在微微发亮。只要它不灭,入口就有希望找到。

行进途中,阵法组长靠过来低声汇报:“刚才检测到一股异常灵气波动,方向偏东南,距离约八十里,持续时间很短,像是有人使用了传送类符咒。”

我皱眉。

不是我们的人,也不会是接应点那边。那个位置不在任何预定路线上。

“记下坐标,标记为可疑区域。”

“是。”

队伍继续前行。没有人说话,但气氛比之前更紧了一些。刚才那一战虽然赢了,但也说明一件事——已经有其他势力盯上了这条路。

而且,对方不仅知道我们要去北荒,还清楚我们的行进路线。否则不会精准设伏。

我低头看着玉匣。灰烬的光稳定闪烁,像是在回应我的思绪。

又走了两个时辰,天色渐暗。前方是一片干涸的河床,河道宽阔,底部布满碎石。按地图显示,穿过这里再走一百里,就能进入裂渊外围。

就在这时,一名弟子突然从前方折返:“叶尘,前面发现痕迹!”

我快步上前。

在河床中央的一块岩石上,刻着一道浅浅的划痕。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为留下。线条简单,却和石板上的纹路极为相似。

我伸手摸了摸那道刻痕,指尖传来一丝温热。

这不是新留下的。

“这是标记。”我说,“有人比我们早到了一步。”

队伍安静下来。

有人已经开始行动,而且留下了指引一样的东西。是敌是友还不清楚,但能肯定的是,这条路已经被踩过了。

我收起玉匣,抬头望向前方。风卷着黄沙扑在脸上,远处的地平线模糊不清。通往遗迹的最后一段路,才刚刚开始。

一名弟子走到我身边,声音低沉:“要绕开吗?”

我摇头:“不。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