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永贵那边显然也有所察觉。

他变得更加活跃,频频出入县委大院和一些县领导的办公室。

坊间也开始流传一些对新县长不利的言论,诸如“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了就走”、“不懂经济,瞎指挥”等等。

这天,肖北正在听取关于全县道路交通规划的汇报,赵小波急匆匆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肖北脸色不变,对汇报人员说:

“今天就到这里,思路不错,但还需要结合财力进一步细化。”

待其他人离开后,赵小波关上门,神色紧张:

“肖县长,刚得到的消息,市委组织部范部长下周的调研,议题增加了‘听取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汇报’。”

肖北立刻就明白了。

这是周国平和赵永贵使出的又一招:

借助上级部门的力量来制衡他。

“还有。”

赵小波声音更低,“我听说……赵永贵正在搜集关于您……您在沧澜市工作时的一些所谓‘负面材料’。”

“哦?”

肖北挑了挑眉,“动作还真快,知道是谁在牵头做这件事吗?”

“好像是……县委办的马副主任在具体操办。”

马副主任是周国平的亲信,这在县委大院里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让他们去搜罗吧。”

肖北淡然一笑,“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越是这样做,越是证明他们心虚,害怕我们查出真相。”

“那我们……”

赵小波有些不知所措。

“按原计划推进。”

肖北斩钉截铁,“在我们掌握的铁证面前,这些小动作不过是螳臂当车。”

然而,对手的反扑比肖北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

两天后,肖北接到叶盛泽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语气罕见地严肃:

“肖北,你最近在凌云的动作,引起了一些议论啊。”

“叶书记,我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

肖北回答道。

“我知道。”

叶盛泽说道,“但有句话我得提醒你,基层工作讲究火候,你现在烧的火已经很旺了,但要小心,别把锅底烧穿了,也别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我明白其中的风险,叶书记。”

肖北沉声道,“但如果因为风险就畏缩不前,那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道理没错。”

叶盛泽顿了顿,“组织部范部长跟我通气,说收到一些反映,认为你在凌云‘重监督、轻发展’,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有人直接把状告到郑春来书记那里去了。”

肖北的心猛地一沉。竟然捅到了市委书记郑春来那里!

“郑书记……是什么意思?”

肖北问。

“郑书记没有明确表态。”

叶盛泽说道,“但他让我转告你一句话:‘凡事,要有度。’”

这句看似中立的话,实则蕴含着极大的压力和警示。

郑春来书记虽然在三年前的沧澜风波中没有明确支持崔大同,但他向来注重班子的“和谐”与“稳定”。

“肖北。”

叶盛泽语重心长,“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有时候,适当的迂回,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谢谢叶书记,也谢谢郑书记的提醒。”

肖北说道,“我会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但调查绝不会停止。”

“好吧。”

叶盛泽似乎叹了口气,“你好自为之,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师出有名,证据确凿。”

“我明白。”

肖北郑重答道。

挂了电话,肖北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股压力不仅来自于地方的阻挠,更来自于顶头上司的“关切”。

这意味着,周国平他们已经将自己的“投诉”成功上传到了市级层面。

他知道,这是对方在动用更高层级的力量对他进行压制。

当晚,肖北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反复查看蒋宏斌提供的硬盘里的资料。

里面的内容触目惊心:阴阳合同、虚假评估、虚增工程量、违规担保……手段繁多,触目惊心。

尤其是其中一份内部备忘录的扫描件,记录了周国平在某次非正式场合下,对“丰华实业”项目表达了“应予重点支持”的“个人看法”。

就是这样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文件,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一言九鼎”的作用。

他必须尽快找到能与硬盘数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突破口,就在那个失踪的测量员李福根的身上。

他召来了府办主任赵小波和被他逐渐倚重的副县长孙玉梅。

“孙县长,小波。”

肖北神色凝重,“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已经足够将赵永贵绳之以法。但现在动手,是否会打草惊蛇,让周国平有所防范,甚至销毁证据?

是先动赵永贵,敲山震虎?还是继续隐忍,收集更多关于周国平的实证?”

孙玉梅思索片刻,说道:

“肖县长,我个人建议,时机还未成熟。赵永贵固然是关键一环,但如果不能动摇其背后的保护伞,即便抓了赵永贵,也很难彻底清除病灶,甚至可能让他成为弃子,保全后面的大鱼。”

刘志军也表示赞同:

“周书记在凌云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仅凭现有的财务数据和蒋宏斌一个人的证词,分量还不够,尤其是面对周国平这个级别的对手时。

“而且....”

孙玉梅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如果我们现在对赵永贵采取强制措施,我担心……他会狗急跳墙,或者……有人会让他永远闭嘴。”

这话让肖北悚然一惊。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低估了斗争的残酷性。

就在他权衡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

是县公安局副局长,彭大海。

彭大海是部队侦察兵出身,为人耿直,但因不善于钻营,一直未被扶正。

“肖县长,有件事我想向您汇报一下。”

彭大海的声音隔着话筒传来,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

“什么事,彭局长?”

“肖县长,关于李福根的失踪案……我们刑侦大队最近重启调查,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什么发现?”

“我们排查了李福根的社会关系,发现他失踪前,最后一个联系人,是赵永贵手下的那个光头,外号‘疤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