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怒海争锋 > 第349章 机器战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台湾海峡 · 登陆滩头 · 07:45

晨雾如纱,海天相接处刚泛起鱼肚白。075型两栖攻击舰号的坞舱内,指示灯由红转绿,液压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舱门缓缓开启,露出其中排列整齐的锐爪-IV型四足战斗机器人。这些高1.8米、重300公斤的杀戮机器瞬间被激活,光学传感器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第一机器人突击波次,释放!随着AI指挥官的合成音在指挥中心响起,200台机器人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坞舱。它们的钛合金足尖在海面上轻点,以惊人的60公里时速掠过浪尖,溅起一道道白色的尾迹。

智能突击序列

先锋突破群(50台):

这些机器人配备12.7mm智能重机枪和40mm可编程榴弹发射器。它们以自适应散兵线队形快速通过雷区,足部的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面压力分布,精准避开反步兵地雷。当遭遇机枪阵地时,它们会瞬间计算最佳射击方案,12.7mm穿甲弹精准命中射击孔。

工程破障群(30台):

携带高能爆破索和纳米材料工程铲,这些机器人专门负责清理滩头障碍。它们用热切割器在钢筋混凝土工事上开出通道,爆破索的当量经过精确计算,既能摧毁障碍又不会造成过度破坏。

火力支援群(70台):

装备红箭-12反坦克导弹和60mm智能迫击炮,这些机器人在后方建立临时火力点。它们的火控系统通过量子加密网络实时共享目标数据,能够进行跨平台协同射击,一发导弹刚从左侧机器人发射,右侧机器人立即进行补充打击。

医疗后送群(20台):

配备柔性担架和战场急救系统,这些机器人装备多光谱传感器,能够通过生命体征监测识别伤员。它们会自主进行止血、注射镇痛剂等急救措施,然后将伤员平稳后送至登陆艇。

侦察监视群(30台):

搭载高分辨率多光谱传感器和信号侦察设备,这些机器人持续监控战场态势。它们能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伪装目标,甚至可以通过地面震动判断敌方部队调动。

协同作战革命

人类士兵与机器人实现前所未有的协同:

机器人冲锋在前,承受首波火力,战损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人类士兵随后清理阵地,处理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

攻击-11无人机群在空中提供掩护,实时为机器人更新战场信息

所有作战单元通过量子加密网络共享数据,决策延迟不超过0.1秒

技术优势凸显

系统展现出现代战争的革命性变化:

无限耐力:采用小型核电池供电,可持续高强度作战72小时

精确杀伤:配备量子陀螺仪和激光雷达,命中精度达到0.1角分

群体智能:通过云端神经网络共享战斗经验,实战能力随时间指数级增长

成本效益:单台成本仅相当于一辆99A主战坦克的1\/10,却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战场突破时刻

2小时内的战果令人震撼:

清除3公里纵深的防御工事体系

摧毁42个不同类型火力点

识别并标记18个雷区,为后续部队开辟安全通道

成功挽救23名伤员生命,后送效率比人工提升300%

自身战损率仅12%,且大部分损坏单元可现场修复

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位前线指挥官通过战术眼镜观察着战场,它们不知恐惧,不会疲劳,执行命令绝对精确。每个机器人都像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这是战争形态的根本性革命!

全球震撼反应

bbc紧急报道:中国展示机器人军团实战能力,战争形态发生范式转变!」

《防务新闻》评论:锐爪系统重新定义地面作战规则,传统防御体系面临挑战!」

《自然》杂志社论:人工智能战场应用引发深刻伦理思考,国际社会急需制定相关公约!」

历史性转折

当机器人的钛合金足尖踏上台湾岛的土地,它们碾压的不仅是滩头的沙石,更是传统战争理念的最后壁垒。从此,士兵们不再需要冒着枪林弹雨冲锋,战争正在从血肉之争转变为算法之争。

一位军事理论家在战后写道: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机器人士兵,明天可能就是机器人军团。战争正在从艺术变成科学,从勇气变成算力。的出现,标志着战争史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在号的指挥中心内,AI指挥官的合成音再次响起:第二波次机器人准备就绪,建议扩大登陆场纵深。人类部队可以开始推进了。

这一刻,人类与机器共同书写着战争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