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拓梦者 > 第120章 养殖兴农添新味 服饰焕彩展新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养殖兴农添新味 服饰焕彩展新风

深秋的南岭,层林尽染,漫山的红叶与翠绿的山野菜种植基地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林雨潇站在乡政府办公楼的楼顶,俯瞰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心中满是欣慰。

如今的南岭,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花园式的住宅楼群错落有致,稻米、山野菜加工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产品畅销国内外,农户们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作为亲手推动这一切变化的领头人,林雨潇深知,南岭的示范乡建设虽已初见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

“种养加建”的格局已经形成,“吃穿住行”的基础也逐步完善,可细细思索,林雨潇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栏杆,目光在集镇与山野间流转:种植上,山野菜、有机果蔬已成规模;加工上,代餐粉、零食、美容茶品类丰富;建设上,小城镇风貌日新月异;住行上,道路畅通、住宅舒适。唯独在“养”和“吃”上,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穿”的方面更是一片空白。

“对,就从养殖、餐饮和服装入手!”林雨潇眼中闪过一丝笃定,“只有让南岭人的餐桌更丰盛,衣着更靓丽,才能真正让示范乡的‘示范’二字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次日一早,林雨潇便召集张天乐、柳婉叶、齐司礼等人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映得那份《南岭乡养殖业与民生服务业发展规划》格外醒目。

“同志们,南岭的发展已经迈上了新台阶,但我们不能止步不前。”林雨潇拿起规划方案,声音铿锵有力,“目前咱们的种植和加工产业已经成熟,但养殖业还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我打算在南岭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重点培育林下养山鸡、鹌鹑、飞龙、孔雀等野生鸟类;山地养山羊、獭兔、紫貂、野猪、梅花鹿、狍子等野生动物;水库养鱼、 螃蟹等水生动物三大板块,既能为老百姓的餐桌提供新鲜食材,也能为餐饮服务业打下基础,还为裘皮产品提供原料。”

张天乐立刻附和:“林县长说得对,现在咱们南岭人收入高了,对肉蛋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发展生态养殖正好满足这个需求。而且林下养殖还能利用山地资源,实现种养结合,一举两得。”

柳婉叶也补充道:“如果养殖业能发展起来,我们菜业集团还能开发新的深加工产品,比如鸡肉松、羊肉罐头,进一步拓宽产业链。”

“好,那养殖业就这么定了。”林雨潇拍板道,“我已经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下周他们就会来南岭,指导大家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乡里会拿出专项补贴,鼓励农户成立养殖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确保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谈及餐饮服务业,林雨潇的思路更加清晰:“有了新鲜的食材,就得让大家吃出花样、吃出特色。我们要打造‘南岭风味’餐饮品牌,扶持一批本地特色餐馆,把山野菜、生态畜禽、水库鲜鱼螃蟹做成招牌菜。同时,在集镇中心规划建设美食一条街,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消费,让饮食服务经济成为南岭新的增长点。”

“这个主意好!”柳婉叶笑着说道,“现在很多外地客商来南岭考察,都抱怨找不到地道的本地美食。要是能建成美食一条街,既能满足大家的需求,还能宣传南岭的饮食文化。”

会议的最后,林雨潇提到了服装产业:“‘穿’是民生之本,也是展现南岭风貌的窗口。我们可以先成立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主打‘南岭特色’,用本地的棉麻原料,设计生产印有山野菜图案、用裘皮动物的毛皮制作裘皮大衣、围脖、手套、各种动物造型的小玩具等南岭风光的服装和饰品。一方面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也能作为旅游纪念品,提升南岭的品牌形象。”

雷雨生闻言,立刻主动请缨:“林县长,我对工厂管理有经验,服装加工厂的事交给我吧!我保证尽快拿出方案,早日投产!”

林雨潇点了点头,对雷雨生的积极性表示肯定:“好,那服装加工厂就由你负责。乡里会协调资金和场地,你要尽快联系设计师,做好市场调研,确保产品符合大家的需求。”

会议结束后,各项工作迅速铺开。省农科院的专家如期而至,他们深入南岭的山地、水库,为农户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在专家的建议下,农户们成立了“南岭生态养殖合作社”,在林下搭建了标准化禽舍,引进了优质土鸡等品种;在山地开辟了放羊场,选用抗病性强的山羊;在水库投放了草鱼、鲤鱼、螃蟹等鱼苗,采用生态养殖模式,不喂饲料,让鱼儿自然生长。

为了保障养殖产业的顺利发展,乡里还修建了通往养殖基地的简易公路,搭建了沼气池,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林雨潇更是经常深入养殖基地,查看畜禽的生长情况,询问农户们遇到的困难。看到农户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他知道,养殖业的种子已经在南岭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美食一条街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施工队加班加点,对集镇中心的一排旧商铺进行改造升级,统一设计门头招牌,铺设石板路面,安装仿古路灯。柳婉叶则牵头组织本地厨师,开展厨艺培训,挖掘整理南岭特色菜谱。蕨菜炒土鸡、清炖山羊汤、水库鱼火锅、山野菜团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雷雨生也不负众望,很快就完成了服装加工厂的筹备工作。他在集镇边缘租下了一间闲置厂房,聘请了专业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师们深入南岭的山野田间,将蕨菜的翠绿、乌龙头的嫩红、山花的烂漫融入设计之中,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服装。从简约的棉麻t恤、衬衫,到精美的围巾、手提袋,每一件产品都印着独特的南岭元素。裘皮系列产品更是琳琅满目,从裘皮大衣到小小的儿童裘皮动物玩具,美不胜收。

半年后,南岭的变化再次让人眼前一亮。生态养殖基地里,土鸡在林下悠闲地觅食,山羊、獭兔在山坡上吃草,水库里的鱼儿欢快地游动。养殖合作社的首批土鸡和鲜鱼上市,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土鸡炖出来的汤就是香,肉质紧实,没有腥味!”一位村民捧着刚买的土鸡,笑得合不拢嘴。

美食一条街正式开街那天,更是热闹非凡。红灯笼挂满了整条街道,各家餐馆门前都排起了长队。

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穿梭其间,品尝着地道的南岭美食,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没想到南岭的美食这么有特色,尤其是这蕨菜炒土鸡,太好吃了!”一位来自城里的游客竖起了大拇指。

服装加工厂也迎来了首批产品的上市。在集镇的直营店门口,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南岭特色服装。村民们闻讯赶来,争相购买。“这件印着蕨菜图案的t恤真好看,穿出去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南岭人!”一位年轻姑娘拿着刚买的t恤,开心地说道。这些服装不仅受到了本地村民的喜爱,还成了游客们争相购买的纪念品,供不应求。

这天,林雨潇再次登上乡政府的楼顶,俯瞰着南岭的新貌。养殖基地里炊烟袅袅,美食一条街上人声鼎沸,服装加工厂里机器轰鸣,整个南岭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他知道,南岭的示范乡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林县长,您看咱们南岭现在多热闹啊!”张天乐走到林雨潇身边,笑着说道。

林雨潇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憧憬:“这还只是开始。下一步,我们要把养殖、餐饮、服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还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南岭、了解南岭,让南岭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乡!”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南岭的大地上,给这座正在崛起的小城镇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面纱。林雨潇相信,只要南岭人齐心协力,继续拼搏,未来的南岭一定会更加美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