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狼牙堡在相对平稳中积蓄着力量。商路带来微薄的税收和外界的信息,屯田扩大了粮食生产的根基,军队在严明的纪律下持续操练。而在堡垒一隅,那间堆满草图与奇物、被杨林视为圣地的石屋内,一场静默的探索,正悄然触及一个可能改变未来格局的秘密。
杨林的研究重点,始终围绕着阵法与机关。那些从黑云寨山神庙得来的残缺竹简,是他最重要的知识来源。这些竹简年代久远,材质脆弱,上面记载的文字晦涩难懂,夹杂着大量玄乎其玄的术语和抽象的符文。他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破译和推演上,进展缓慢。
这一日,他正在试图解读一段关于“地脉节点能量引导”的论述,其中提到了几种辅助材料,用以增强或稳定符文对天地玄气的吸纳与转化。其中一种材料,描述其“色白微黄,形如霜晶,味咸而苦,性至寒,触水则吸热,可使水凝。”
“色白微黄,形如霜晶,味咸而苦,性至寒,触水则吸热,可使水凝……”
杨林喃喃地重复着这段描述,眉头紧锁。这特性……怎么如此熟悉?他猛地抬起头,目光投向屋角一个不起眼的木箱。那里存放着一些他认为“或许有用”但暂时不明所以的材料,其中就包括之前柱子勘探时带回来的那些“带咸味、苦麻舌头、摸着凉丝丝”的白色或微黄色晶体!
他几乎是扑到木箱旁,小心翼翼地取出几块那种矿物,放在油灯下仔细端详。颜色、形态,与描述一般无二!他犹豫了一下,用指尖沾了一点碎末,极快地用舌尖一碰。
一股熟悉的咸味和强烈的苦涩感瞬间传来,让他立刻吐了出去,连连喝水漱口。
没错!味道也对得上!
“性至寒,触水则吸热,可使水凝……” 杨林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他强压下激动,立刻动手准备验证。
他找来一个陶碗,盛满清水。又取来一个小一点的陶罐,将一些那种矿物晶体砸成小块,放入罐中。然后,他将盛满清水的陶碗,小心翼翼地坐放在装满矿物碎块的陶罐里。
接下来,便是等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杨林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碗中的清水。起初,水面没有任何变化。就在他几乎要怀疑是自己理解错了典籍,或者这矿物并非书中所述之物时,他忽然注意到,碗壁外侧,不知何时,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
他伸手触摸碗壁,入手一片冰凉!而碗中的清水,表面竟然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冰晶!
“成了!真的……真的可以!”杨林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声音都在颤抖。制冰!在这春夏之交的天气里,他居然用这些石头,让水结冰了!这完全印证了竹简上的记载!
狂喜之后,一个更大胆、也更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
竹简中,在后续某些涉及到“迅猛爆发”、“驱邪破障”的阵法描述里,偶尔会隐晦地提及,将此种名为“硝石”的矿物,与“木中之精”(炭)、“大地硫磺”(硫磺)等物,按照特定比例和方式混合,辅以符文引动,可产生“雷鸣之火”、“焚灭之气”!
以前读到这些,他只当是古人夸大其词的想象,或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依赖玄气的特殊阵法效果。但此刻,亲眼见证了硝石那违背常理的“吸热”特性后,他开始相信,竹简中记载的,或许并非完全是虚妄!
“雷鸣之火……焚灭之气……”杨林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如果……如果不需要玄气符文,仅仅是将硝石与其他几种物质混合,就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呢?
这个想法让他坐立难安。他知道这极其危险,竹简中也警告“比例失衡,制法不当,反噬其身”。但他无法克制那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探索欲望。
他决定进行最初步、最小心的试验。他不敢直接用硫磺(堡内没有明确的硫磺来源,但他知道某些矿物或温泉附近可能含有),而是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木炭。
他找来一个厚重的小陶坩埚,躲在工坊最僻静的角落,屏退所有人。按照竹简上一个极其模糊、语焉不详的“基础配方”比例(他严重怀疑其正确性),将少量硝石粉末和磨细的木炭粉末混合,用木棍轻轻搅拌均匀。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用一根长长的、引燃的细木枝,小心翼翼地去触碰那堆黑灰色的混合物。
“嗤——”
一声轻微的、如同灼烧般的响声,混合物猛地亮起一团耀眼的橘红色火光,并迅速燃烧起来,释放出大量的浓烟和一股刺鼻的气味!燃烧的速度远比普通木炭要快,虽然谈不上“雷鸣”或“爆炸”,但那瞬间迸发的光和热,以及远超寻常的燃烧速率,已经足够让杨林震撼!
这绝不是普通的燃烧!
他迅速用沙子覆盖熄灭了火焰,心脏狂跳不止,久久无法平静。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原始、最初级的阶段,但他确实验证了,硝石与木炭混合,能够产生一种更剧烈的燃烧!
他隐约触摸到了一扇通往全新力量领域的大门。竹简中提及的“硫磺”,显然是另一个关键。如果能找到硫磺,按照更合理的比例进行调配,是否真能产生竹简中描述的、“雷鸣”般的力量?
他知道,这条路充满未知与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但他更知道,这种力量如果能够被掌控,对于狼牙堡而言,意味着什么!那将是一种超越刀剑、甚至可能超越守城弩的,颠覆性的力量!
杨林将剩余的硝石和试验记录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如同守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藏。他没有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包括他的哥哥杨帆。他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安全的实验环境,以及……找到硫磺。
硝石的秘密,如同一颗深埋的火种,在杨林的心中悄然点燃。这不仅仅是制冰的小技巧,更是通往一个可能改变战争形态、甚至改变世界规则的“黑科技”的起点。知识的火花已经溅起,只待合适的时机,便能燃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