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三体:苟命大佬的跨维跑路实录 > 第69章 高维能量区外围,“苟命号”观测据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章 高维能量区外围,“苟命号”观测据点

2017.4.1,凌晨02:17,高维能量区外围空域。

“苟命号”船体表面的金色伪装光晕尚未完全褪去,残留的能量纹路在黑暗中忽明忽暗,像濒死生物的呼吸。季勃达站在舰桥观测窗前,指尖抵着冰冷的舷窗玻璃,视网膜上浮动着系统弹出的船体损伤报告,红色的警示符号密密麻麻,刺得眼睛发疼。

三天前,高维乱流带的那场劫难,像一把钝刀,至今仍在切割着他的神经。

三台机甲失联,三名队员生死未卜。

系统的搜救扫描范围已扩大到500万公里,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混沌的能量乱流信号,连机甲残骸的碎片都未曾捕捉到。季勃达闭上眼,脑海里闪过那三名队员的脸——驾驶“铁疙瘩一号”的愣头青小李,总爱偷藏卤味边角料;操控“磐石”的老周,维修机甲时总爱哼着八十年代的老歌;还有负责侦察的女队员阿夏,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他们不是冰冷的数字,是2000名幸存者中的一员,是跟着他从地球逃出来的同胞。

“系统,再次扫描失联区域,重点排查能量乱流相对平缓的地带。”季勃达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指尖在虚拟面板上滑动,将扫描精度提升到最高。

【警告:当前能量扫描强度已达设备负载上限,持续高负荷运行可能导致探测模块永久性损坏。】

“执行。”

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冰冷的指令。他知道这么做的风险,可他不能就这么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罗辑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杯温热的营养液,递了过来。“已经三天了,高维乱流的吞噬性你比谁都清楚,他们……”后面的话,罗辑没有说出口,但眼神里的惋惜与无奈,季勃达看得清清楚楚。

季勃达接过营养液,没有喝,只是握在手里,感受着那一点点微弱的暖意。“我知道。”他低声回应,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高维能量区的金色光芒在黑暗中铺展,像一片流动的星河,美得惊心动魄,却也藏着致命的危险,“但只要没找到残骸,就不能算彻底失去。”

罗辑沉默着点头,不再劝说。他太了解季勃达的性格,表面上看似务实到极致,甚至有些冷血的“苟命”,骨子里却藏着对同胞的执念。从地球招募幸存者时,他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机械师,冒险闯入警方封锁的区域;飞船能源短缺时,他会把自己的营养液省下来,分给受伤的队员。这份执念,是他的软肋,也是支撑着2000名幸存者走到现在的精神支柱。

2017.4.15,上午09:23,“苟命号”格纳库。

船体的修复工作已进行了半个月,机械师们穿着简易的防护服,在布满划痕的船体外壳上忙碌着。焊接的火花在密闭的空间里闪烁,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氧味和金属烧焦的味道。

季勃达穿着强殖装甲基础层,站在格纳库的角落,目光扫过正在修复的维度护盾发生器。上次乱流冲击导致发生器外壳破裂,内部的能量导管出现多处渗漏,虽然经过紧急修补,暂时恢复了功能,但隐患仍在。

“舰长,护盾发生器的核心导管受损严重,我们尝试了三次焊接,都无法达到原来的强度。”机械组组长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快步走到季勃达身边,手里拿着一份破损的零件报告,“如果遭遇高强度能量冲击,大概率会再次失效。”

季勃达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眉头越皱越紧。维度护盾是“苟命号”在宇宙中生存的关键,尤其是在高维能量区这种危险地带,一旦护盾失效,飞船会瞬间被高维能量撕裂,连渣都不剩。

“还有备用导管吗?”

“只剩最后一根了,但型号不完全匹配,需要改造才能安装。”组长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改造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而且改造后的导管,能量传导效率会下降15%。”

“那就改造。”季勃达没有丝毫犹豫,“优先保障护盾稳定性,效率下降的问题,后续再通过系统优化来弥补。”他顿了顿,补充道,“加派人手,尽快完成改造,高维能量区的环境复杂,我们不能给危险留任何可乘之机。”

“明白!”

看着组长转身忙碌的背影,季勃达的目光落在格纳库角落里的三台空机甲泊位上,那里原本停放着小李、老周和阿夏的机甲,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支架,像三个沉默的墓碑。系统的搜救扫描仍在继续,反馈回来的依旧是一片空白,他心里的那点侥幸,正在被时间一点点消磨。

【系统提示:检测到船体能源储备异常,能源泄漏速率较昨日提升3%,泄漏点位于飞船尾部动力舱区域。】

视网膜上突然弹出的警示,让季勃达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调出动力舱的实时监控画面,画面中,动力舱的能量管线接口处,正有淡淡的蓝色能量雾气溢出,那是高维能量泄漏的迹象。

“动力组,立刻排查尾部动力舱能源泄漏点,启动应急隔离程序!”季勃达按下通讯器,声音带着一丝急促,“科研组,同步分析泄漏能量的属性,评估泄漏对船体结构的影响!”

2017.4.30,下午16:47,“苟命号”动力舱。

能源泄漏的问题终于得到控制。季勃达蹲在泄漏的管线旁,看着机械师们用特殊的耐高温材料将接口密封,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金属地板上,瞬间蒸发。

这半个月,麻烦接踵而至。先是机甲失联,接着是护盾发生器损坏,现在又出现能源泄漏,仿佛冥冥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不断给他们的逃亡之路制造障碍。

“舰长,泄漏点已经密封完毕,能源储备的下降速率恢复正常。”动力组组长站起身,摘下防护面罩,脸上满是疲惫,“经过检测,泄漏是因为管线接口在乱流冲击中出现了细微的裂痕,之前的常规检查没有发现。”

季勃达点点头,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后续加强对所有管线的排查,尤其是动力舱和能源舱区域,采用超声波探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隐患。”他看着动力舱内复杂的管线和设备,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高维能量区的能量波动会加速金属老化,我们的飞船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离开动力舱,季勃达没有回舰桥,而是走向了位于飞船中部的观测室。这里是“苟命号”的眼睛,配备了最先进的被动监测设备,能够捕捉到宇宙中最微弱的信号波动。

观测室里,科研组的成员们正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显示着高维能量区的实时动态,金色的能量流像奔腾的河流,在黑暗中涌动,偶尔有几道能量射线划破虚空,留下转瞬即逝的光影。

“舰长,我们已经完成了对高维能量区的初步观测,这里的能量浓度是太阳系的1200倍,包含7种未知的粒子形态,系统的解析进度提升到了45%。”科研组组长看到季勃达进来,立刻起身汇报,“不过,这里的能量波动极其不稳定,每小时都会出现三次以上的能量峰值,对飞船的隐蔽性是个巨大的考验。”

季勃达走到屏幕前,目光落在高维能量区的模拟图上,图中用红色标注出的能量峰值区域,像一个个危险的陷阱,遍布整个能量区外围。“我们现在的位置,距离能量峰值区域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约80万公里。”组长调出详细数据,“按照当前的能量波动规律,这个距离相对安全,但如果出现极端能量爆发,风险会急剧增加。”

“启动据点搭建计划。”季勃达突然开口,语气坚定,“我们不能一直待在飞船上,必须在高维能量区外围建立一个长期观测据点,作为我们的临时基地和避难所。”

罗辑刚好走进观测室,听到季勃达的话,挑了挑眉:“建立据点?这里的环境复杂,能量波动剧烈,搭建据点的难度很大,而且很容易暴露行踪。”

“我知道。”季勃达转过身,看着罗辑,眼神里带着冷静的思考,“但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观测平台,来深入研究高维能量和宇宙轮回的奥秘,这对我们后续的生存至关重要。而且,飞船长期在高维能量区停留,损耗会越来越大,建立据点可以让飞船进入低功率休眠状态,减少能源消耗和设备损耗。”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隐蔽性,我们可以利用维度伪装系统,将据点伪装成高维能量残骸,融入周边环境。同时,关闭所有主动设备,仅保留被动监测系统,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

罗辑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你的考虑有道理。高维能量区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安全的地方,也是研究宇宙轮回的关键区域,建立长期据点确实很有必要。”他看向科研组组长,“据点的选址和设计,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我们已经初步筛选了三个候选区域,都是能量波动相对平缓、隐蔽性较好的地带。”组长立刻回应,“详细的选址评估和设计方案,预计需要十天时间。”

“好,十天后提交方案。”季勃达拍了拍组长的肩膀,“务必确保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我们输不起。”

2017.5.20,上午11:09,高维能量区外围,候选据点区域。

“苟命号”停泊在一片相对平缓的能量空域,船体已启动低功率休眠模式,表面的伪装光晕与周边的高维能量融为一体,从外部看去,完全看不出任何异常。

季勃达穿着强殖装甲,驾驶着一台修复完毕的机甲,降落在候选据点的小行星表面。这颗小行星直径约50公里,表面布满了陨石坑,岩石呈现出奇异的金色,那是长期被高维能量侵蚀的痕迹。

机甲的探测设备正在全力运转,扫描着小行星的地质结构和能量分布。季勃达的目光透过机甲的全息视野,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小行星的背阳面有一个巨大的天然陨石坑,深度约3公里,宽度约10公里,是搭建据点的理想位置。

“地质结构稳定,岩石密度符合据点建设要求,能量泄漏风险低。”机甲的探测系统传来分析结果,“陨石坑内部的能量波动强度仅为外部的1\/5,隐蔽性极佳。”

季勃达操控机甲,缓缓降落到陨石坑底部。这里一片漆黑,只有机甲头部的探照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周围嶙峋的岩石。他启动机甲的土壤采样设备,从地面提取了一份岩石样本,发送回“苟命号”进行分析。

【系统提示:岩石样本分析完成,富含高维能量结晶,可作为据点能量供应的补充来源。】

看到系统提示,季勃达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他进入高维能量区以来,难得的一个好消息。高维能量结晶是极佳的能源载体,储量充足的话,足以支撑据点的长期运行,缓解飞船的能源压力。

“罗辑,候选据点三的地质条件和能量环境都符合要求,建议将这里定为最终的观测据点选址。”季勃达按下通讯器,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

“收到,科研组正在分析你传回的岩石样本数据,确认无误后,立刻启动据点搭建程序。”罗辑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欣慰。

就在这时,机甲的被动监测系统突然发出警报:【警告!检测到微弱的高维能量信号波动,来源不明,距离当前位置约100万公里。】

季勃达的心瞬间绷紧,立刻操控机甲关闭探照灯,启动全维度伪装模式,将机甲融入周围的岩石环境中。“系统,分析信号属性,判断是否具有攻击性。”

【信号分析中……信号强度极弱,频率不稳定,初步判断为自然能量波动,非文明通讯信号或武器锁定信号。】

系统的分析结果让季勃达松了口气,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在黑暗森林里,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尤其是在高维能量区这种未知的区域,谁也不知道隐藏着什么危险。

他静静地待在机甲里,监测着那道微弱的信号,直到信号逐渐消失,才重新启动探照灯,继续对陨石坑内部进行勘察。

2017.6.10,下午15:37,高维能量区外围,观测据点施工现场。

据点的搭建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天,陨石坑底部,一座半地下式的观测据点已初具规模。机械师们操控着工程机甲,将切割好的合金板材运送到指定位置,科研组的成员们则在调试各种观测设备,整个施工现场井然有序。

季勃达站在据点的核心观测室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视网膜上浮动着据点的建设进度报告。目前,据点的主体结构已完成70%,能源系统和防御系统的安装正在同步进行,预计再过20天,就能完成全部建设工作。

“舰长,据点的维度伪装系统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进行调试。”科研组组长走到季勃达身边,手里拿着一台便携式终端,“初步测试显示,伪装系统能够模拟高维能量残骸的信号特征,隐蔽性达到预期标准。”

季勃达接过终端,看着屏幕上的伪装测试数据,点了点头:“继续优化参数,确保在各种能量波动环境下,都能保持完美的伪装效果。”他顿了顿,问道,“低功率维度探测设备的调试情况怎么样?之前的信号失真问题解决了吗?”

“已经解决了。”组长的语气带着一丝自豪,“我们对设备的信号接收模块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高维能量滤波装置,能够有效过滤干扰信号,现在的探测精度提升了30%,信号失真率控制在5%以内。”

说着,组长调出探测设备的实时监测画面,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高维能量区的能量分布和动态变化,没有了之前的杂乱干扰,数据变得异常清晰。

季勃达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从地球逃亡以来,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智子的监控、水滴的威胁、宇宙的未知风险,每一次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但他们终究还是挺过来了,不仅成功逃离了太阳系,还在宇宙中心的高维能量区建立了自己的观测据点,这是他们文明延续的重要一步。

“通知下去,加快据点建设进度,争取提前完成。”季勃达放下终端,语气坚定,“据点建成后,飞船进入休眠状态,除必要的轮值人员外,其余成员分批进入据点休整,同时启动高维能量的深入研究计划。”

“明白!”

2017.6.30,晚上20:15,高维能量区外围,观测据点。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建设,观测据点终于正式落成。这座半地下式的据点,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外部覆盖着一层特殊的伪装材料,与小行星的岩石融为一体,从外部看去,完全看不出任何人工痕迹。内部则分为观测区、能源区、生活区、防御区四个部分,配备了完善的生命维持系统和应急避险设施,足以支撑2000名幸存者的长期生存和科研工作。

季勃达站在核心观测室的观测窗前,看着窗外漆黑的宇宙和远处流动的金色高维能量,心里五味杂陈。三个月前,他们在高维乱流带失去了三名同胞;三个月后,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新的据点,开启了宇宙生存的新篇章。

罗辑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杯营养液,递了过来。“喝点吧,这三个月,你几乎没怎么休息。”

季勃达接过营养液,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疲惫。“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他看着罗辑,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据点虽然建成了,但我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高维能量的研究、宇宙轮回的奥秘、黑暗森林的威胁,还有那980亿年的重启倒计时,每一件事都不能掉以轻心。”

罗辑点点头,目光投向观测窗外的高维能量区,语气平静:“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从地球到太阳系边缘,再到这里,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也积累了足够的生存经验。只要我们坚守‘苟命’的原则,保持警惕,就一定能在这片宇宙中活下去,见证文明的延续。”

季勃达沉默着,没有说话。他知道罗辑说得对,但那三名失联队员的身影,始终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他抬起头,看向宇宙深处,心里默默念道:小李,老周,阿夏,如果你们还活着,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如果你们已经离去,放心,我们会带着你们的希望,继续走下去,直到跨越宇宙轮回的那一刻。

【系统提示:飞船休眠程序启动完毕,所有非必要系统已关闭,仅保留应急响应模块。】

【系统提示:高维能量解析进度提升至50%,已解锁维度融合技术初级应用权限。】

视网膜上弹出的系统提示,让季勃达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转过身,看向观测室里忙碌的科研人员,看向据点里那些充满希望的幸存者,心里的信念愈发清晰。

活下去,极致地活下去。

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目标,更是2000名幸存者的共同信念,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唯一希望。

窗外的高维能量依旧在黑暗中流动,金色

的光芒温柔而致命,像一片裹着刀锋的绸缎。季勃达握紧了手中的营养液,指尖的力道透过金属杯壁传递出去,仿佛要将这份坚定刻进骨子里。

20:30,观测据点全员集合的铃声在通道里响起,低沉的嗡鸣穿透合金墙壁,传遍每个角落。季勃达和罗辑并肩走出观测室,沿着灯光昏暗的通道前行,两侧的舱门陆续打开,幸存者们穿着统一的防护服,沉默地汇入人流,脚步声在密闭的空间里交织,形成一种沉闷而有序的节奏。

据点的中央大厅里,全息投影已经亮起,屏幕上显示着观测据点的三维模型,金色的能量管线像血管一样遍布整个结构,核心区域的红光闪烁,代表着能源系统正全功率运转。季勃达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期许。

“今天,我们的观测据点正式落成。”季勃达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大厅,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冷静的陈述,“从2007年逃离地球,到今天扎根高维能量区,我们用了十年时间,跨越了无数星际,失去了三位同胞,也收获了生存的希望。”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缓缓移动,停留在几名年轻的机械师身上,他们是小李的同期学员,此刻眼眶微红,却挺直了脊梁。“我们失去的同胞,用生命为我们的逃亡之路探路,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据点的纪念碑上,他们的意志会融入我们的文明传承。”

话音落下,大厅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通风系统的轻微嗡鸣。片刻后,老周的徒弟,一个名叫张强的年轻小伙,突然举起手,声音沙哑却坚定:“舰长,我们会完成前辈们未完成的事,守住我们的据点,守住人类的希望!”

“对!守住希望!”人群中响起零星的呼应,随后逐渐汇聚成整齐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驱散了沉闷的气氛。

季勃达微微点头,压了压手,大厅里重新安静下来。“接下来,据点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我宣布几项指令:第一,启动轮值制度,每批100人负责据点的日常运维和观测任务,其余人员分批次进入休眠舱休整,缓解长期宇宙航行的身心损耗;第二,科研组立刻启动高维能量专项研究,重点解析未知粒子的属性,推进维度融合技术的应用,每周提交一次进度报告;第三,防御组负责据点周边的警戒,扩大被动监测范围,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第一时间上报,严禁任何主动探测行为;第四,后勤组优化生态循环系统,利用小行星上的矿物和高维能量结晶,提升物资自给率,为长期蛰伏做准备。”

每一项指令下达,对应的小组组长都会上前一步,沉声应答:“收到!”简洁的两个字,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罗辑走到季勃达身边,补充道:“我会牵头整理宇宙生存资料,完善《苟命生存手册》的高维环境篇。同时,针对新据点的环境,我们会开展专项训练,确保每个人都能适应高维能量区的特殊环境,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严肃:“记住,这里不是终点,只是我们逃亡路上的一个驿站。高维能量区同样遵循黑暗森林法则,甚至因为能量的稀缺性,危险程度远超普通星域。极致隐蔽,永远是我们的第一生存准则。”

21:00,会议结束,幸存者们有序离场,各司其职。季勃达没有离开大厅,而是走到全息投影前,调出高维能量区的实时监测数据。屏幕上,一道微弱的能量波动正在缓慢靠近,距离据点约50万公里,信号特征与之前在小行星表面探测到的一致,依旧是自然能量波动,没有任何文明活动的痕迹。

“还是那道波动?”罗辑走到他身边,看着屏幕上的信号轨迹。

“嗯,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一直在高维能量区外围游荡,像是某种能量潮汐的余波。”季勃达调出信号的频谱分析图,红色的波形曲线忽高忽低,“系统判断是自然现象,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让防御组重点监控这个区域,一旦信号出现异常,立刻启动预警。”

“明白。”罗辑点点头,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宇宙重启倒计时上,红色的数字清晰地显示着:979亿9999万年零300天。“还有近千亿年的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研究维度融合技术,为下一次宇宙重启做准备。”

“千亿年很长,但对宇宙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季勃达的手指在倒计时数字上轻轻划过,“而且,我们不知道维度衰减的速度会不会突然加快,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其他掌握高维技术的文明,任何变数都可能让我们的准备时间大幅缩短。”

他转过身,看向大厅外漆黑的通道,“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每一项技术突破,每一次物资储备,都是在为文明的延续增加筹码。”

22:15,季勃达来到据点的纪念碑前。这里位于生活区的角落,是一个小小的密闭空间,墙壁上镶嵌着三块金属铭牌,上面刻着小李、老周、阿夏的名字和生卒年月,铭牌下方,摆放着他们生前最珍视的物品——小李的卤味包装袋、老周的维修扳手、阿夏的星空吊坠。

季勃达拿起那个磨损严重的扳手,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仿佛还能感受到老周生前握着它时的温度。他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三人的身影:小李总是趁着维修间隙,偷偷拿出藏在机甲里的卤味,分给身边的人;老周维修设备时,总爱哼着《东方红》,说那是他爷爷教的,是地球的声音;阿夏则喜欢在观测室里待着,看着窗外的星空,说以后要在新的家园种满地球的花。

“对不起,没能把你们带过来。”季勃达的声音很轻,只有自己能听见,“但我们会带着你们的希望,走下去。等我们跨越了宇宙轮回,会在新的宇宙里,种满地球的花,让卤味的香气飘遍星系,让地球的歌声响彻星空。”

放下扳手,季勃达对着三块铭牌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通道里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贴在冰冷的墙壁上,像一道沉默的印记。

23:00,季勃达回到自己的临时宿舍。这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面只有一张休眠床、一个简易的工作台和一个储物柜,简洁到极致,符合他务实的性格。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坐在工作台前,打开终端,调出系统面板。

【超神学院系统】

宿主:季勃达

当前等级:12级

能量储备:37%(可通过高维能量结晶、星体矿物补充)

已解锁技术:基础强化、短距传送、强殖装甲、维度折叠引擎、全维度伪装、维度锚定、维度融合(初级)

未解锁技术:维度记忆传承、全维度转化、宇宙锚定(高级)

当前任务:深入解析高维能量,提升维度融合技术熟练度,为文明延续奠定基础

视网膜上的数据流滚动,季勃达的目光停留在“维度融合(初级)”上。系统提示显示,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实现部分身体组织的维度转化,想要达到全员“意识与形态完整”的全维度转化,还需要更多的高维能量数据和实验样本。

他点开科研组提交的最新报告,里面记录着第二次维度融合测试的结果:10名志愿者中,8人成功实现了50%的身体维度转化,2人出现轻微的排斥反应,经过调整后已恢复稳定。报告末尾,科研组提出需要更多的高维能量结晶作为实验能源,同时希望能捕捉到高维粒子的动态轨迹,完善技术模型。

“看来,得亲自去采集一次高维能量结晶了。”季勃达喃喃自语,手指在终端上敲击,预约了一台探测机甲,时间定在明天凌晨。

23:30,终端收到防御组的实时报告,那道异常的自然能量波动已经远离据点,信号强度逐渐减弱,暂时没有威胁。季勃达松了口气,关闭终端,躺在休眠床上,闭上眼睛。

黑暗中,脑海里的画面不断闪现:2025年那个猝死的凌晨,方向盘上的冷汗;2007年惊醒时,诺基亚屏幕上陌生的年份;逃离地球时,身后太阳系的微光;乱流带中,机甲失联时的绝望;还有此刻,据点里平稳的呼吸声。

十年时间,像一场漫长的梦,却又无比真实。他从一个只想在都市里苟活的滴滴司机,变成了带领人类幸存者跨越星际的舰长,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心里的挣扎也从未停止。他想过退缩,想过如果当初没有魂穿,是不是就不用承受这些痛苦,但每次看到幸存者们的眼神,看到罗辑坚定的背影,他就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苟命不是懦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为了文明的延续。”季勃达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也像是在回应那些质疑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休眠床的舒缓震动让他逐渐放松下来,疲惫感席卷而来,意识慢慢沉入黑暗。窗外的高维能量依旧在流动,金色的光芒透过观测口的滤镜,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群无声的守护者,陪伴着据点里的每一个幸存者。

凌晨03:00,季勃达准时醒来,休眠床的指示灯变成绿色,提示身体状态已恢复至最佳。他快速穿上防护服,检查了强殖装甲的能源储备,然后拿起头盔,走出宿舍。

通道里的灯光已经调至最低,只有应急指示灯发出微弱的红光,幸存者们大多已经进入休眠状态,整个据点安静得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声响。季勃达沿着通道走到机甲库,张强正在那里等待,身边停放着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探测机甲,机身覆盖着伪装涂层,肩部的探测臂已经展开,闪烁着淡淡的蓝光。

“舰长,机甲已经调试完毕,能源储备100%,探测设备全部校准,随时可以出发。”张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语气恭敬。

季勃达点点头,接过头盔戴上,面罩上的全息视野立刻亮起,显示出机甲的各项参数。“你留在这里,负责据点的通讯联络,一旦有异常,立刻通知我。”

“明白!”

季勃达钻进机甲驾驶舱,舱门缓缓关闭,液压系统的声音沉闷而有力。他启动机甲,操控杆传来熟悉的阻尼感,机甲缓缓起身,沿着轨道滑出机甲库,进入据点的发射通道。

“发射通道准备完毕,伪装系统启动,外部环境安全。”控制台传来张强的声音。

“发射。”

随着一声指令,发射通道的舱门缓缓打开,冰冷的宇宙真空瞬间涌入,机甲的推进器喷出淡蓝色的火焰,像一道离弦的箭,冲出据点,驶入漆黑的宇宙。

高维能量区的光芒在机甲的面罩上流转,金色的能量流像一条条发光的巨蟒,在黑暗中穿梭。季勃达操控机甲,沿着预定航线前行,目标是据点东北方向120万公里处的一片能量结晶矿脉,那里是科研组探测到的高维能量结晶最密集的区域。

机甲的被动监测系统全功率运转,屏幕上显示着周围100万公里的空域情况,没有任何异常信号,只有自然的能量波动在缓慢变化。季勃达握紧操控杆,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哪怕系统判断安全,他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宇宙里,任何一次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04:30,机甲抵达矿脉区域。这里的小行星表面布满了晶莹的晶体,在高维能量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像一片镶嵌在宇宙中的宝石滩。季勃达操控机甲降落,探测臂伸出,轻轻触碰一块拳头大小的结晶,蓝色的能量纹路瞬间在结晶表面蔓延,与机甲的探测系统建立连接。

【检测到高纯度高维能量结晶,能量密度:8.7x103J\/cm3,符合实验需求。】

系统的提示让季勃达松了口气,他操控探测臂开始采集结晶,机甲的储物舱缓缓打开,一块块晶莹的结晶被吸入,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就在这时,机甲的监测系统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警告!检测到未知高维粒子流,强度正在快速提升,距离当前位置约50万公里,预计10分钟后抵达!】

季勃达的心猛地一沉,立刻停止采集,操控机甲起身,看向粒子流来袭的方向。黑暗的宇宙中,一道淡淡的紫色光芒正在快速逼近,像一片正在扩散的迷雾,所过之处,高维能量流都出现了明显的紊乱。

“系统,分析粒子流属性!”

【分析中……粒子流包含多种未知高维粒子,具有强腐蚀性和维度干扰性,接触后可能导致机甲护盾失效、设备瘫痪!】

“启动最大推力,撤离矿脉区域!”季勃达毫不犹豫地操控机甲转向,推进器喷出刺眼的蓝色火焰,机甲的速度瞬间提升到极限,朝着据点的方向疾驰而去。

身后的紫色粒子流越来越近,光芒越来越亮,机甲的护盾已经开始出现波动,能量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季勃达紧咬牙关,不断调整机甲的航线,试图避开粒子流的核心区域,但那片紫色迷雾仿佛有生命一般,紧紧跟在身后,不断压缩着躲避的空间。

04:42,机甲距离据点还有30万公里,护盾能量已下降至40%,操控系统开始出现轻微的卡顿,全息视野上出现了淡淡的雪花纹。季勃达的额头渗出冷汗,顺着面罩滑落,他知道,再这样下去,机甲迟早会被粒子流吞噬。

“张强,启动据点的维度护盾增幅,覆盖我当前航线!”季勃达按下通讯器,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收到!维度护盾增幅启动,预计30秒后覆盖目标区域!”

30秒,很短,却足以决定生死。季勃达操控机甲,做出一个高难度的规避动作,机甲在宇宙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堪堪避开粒子流的一次冲击,护盾能量瞬间暴跌至25%。

“护盾增幅就绪!”

就在这时,据点方向传来一道金色的能量光束,像一道撑开的伞骨,笼罩住机甲的航线。季勃达操控机甲钻进能量护盾的范围,瞬间感觉到机甲的震动减弱,护盾能量的下降速度明显放缓。

04:45,机甲成功返回据点的发射通道,舱门缓缓关闭,将紫色粒子流隔绝在外。季勃达瘫坐在驾驶舱里,大口喘着气,防护服的冷却系统已经启动,带走身上的汗水,却带不走心脏狂跳的悸动。

舱门打开,张强和几名机械师立刻冲了进来,焦急地问道:“舰长,你没事吧?机甲受损严重吗?”

季勃达摘下头盔,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我没事,机甲护盾受损,操控系统有轻微故障,先进行抢修。另外,立刻通知科研组,分析刚才的粒子流数据,评估对据点的威胁。”

“明白!”

季勃达走出驾驶舱,看着窗外被紫色粒子流笼罩的空域,金色的能量护盾像一道坚固的屏障,抵挡住了粒子流的侵蚀。他的心里一阵后怕,如果刚才再晚几秒钟,后果不堪设想。

高维能量区的危险,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致命。

但他没有时间恐惧,也没有时间退缩。他转身走向观测室,脚步坚定,每一步都像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无论宇宙轮回的考验有多残酷,他都会带着2000名幸存者,带着人类文明的希望,极致地苟活下去,直到跨越那道永恒的轮回鸿沟。

窗外的金色光芒依旧闪烁,只是这一次,季勃达的眼神里,除了冷静和警惕,更多了一份一往无前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