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97章 条陈惊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华殿内,檀香的清冽也压不住那份无形的凝重。

杨廷和端坐于首辅之位,面前摊开的,并非往日堆积的寻常政务文书,而是一份他亲自润色裁定、墨迹方干的《市舶司试行条陈》。这份薄薄的册子,此刻却重若千钧。

他缓缓扫视过在场的内阁同僚——次辅李东阳眉头微蹙,目光沉静;其余几位阁臣,或面露忧色,或眼神闪烁。

他们都已提前知晓了这份条陈的大致内容,但真正见到这凝结了无数心血与权衡的最终文本,感受仍是不同。

“诸位同僚,”杨廷和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此便是我依据前次阁议,综合各方见解,草拟的市舶司试行条陈。今日请诸位过目,若有补益,尽可提出,再行斟酌。”

文书被小心地传递。李东阳接过,率先细细翻阅。

条陈开篇并未激进地要求“开海禁”,而是以“疏通利源以实国帑、整饬海防以靖疆域”为名,引经据典,论证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恢复官方主导的海洋贸易,并非背离祖制,而是“法古通变”的务实之举。

核心内容更是条分缕析:

试点选址: 明确提议位于福建漳州的 月港。

理由是其走私贸易基础深厚,港湾条件适宜,且远离政治中心,便于管控,即便有失,影响亦可限制在局部。

管理机构: 设“提举市舶司”直属中央,由皇帝简派重臣担任提举,总揽军政、税务大权,地方官府不得干预,以确保政令畅通。

税制设计: 摒弃繁琐实物抽分,采用清晰的 “船钞”(按船只大小等级征收)与“货税”(按货物价值比例征收)相结合的银税制度,税率适中,明码标价,旨在吸引合法商船,打击走私。

贸易规程: 规定外商须持“部票”(许可证)方可入港,交易需在市舶司指定“牙行”监督下进行,严禁私下交易,以确保税收和秩序。

海防保障: 强调“市舶与海防一体”,建议抽调附近卫所战船,组建直属市舶司的巡海水师,由提举节制,并允许雇佣熟悉海情的民间船勇为辅,共同负责护航与缉私。

条陈的最后,还附上了文贵密奏中提供的,关于月港近年走私贸易额的粗略估算,那数字之巨,让任何一位忧心国用的官员都无法忽视。

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一位素以保守着称的阁臣忍不住开口,声音干涩:“元辅……此条陈虽言辞谨慎,然其内核,无疑是在海禁铁幕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月港一旦成功,他处必然效仿,祖制……祖制恐将名存实亡啊!”

另一人接口道:“况且,予提举如此重权,地方不得干预,若所托非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岂非在东南再造一藩镇?”

李东阳合上条陈,沉吟良久,方才缓缓道:“条陈本身,思虑周详,确已尽可能规避风险,堵住诸多反对之口。尤其是这税制与海防一体之策,可见元辅用心良苦。然……”他话锋一转,“其势太锐,其利太显,必招致猛烈攻讦。元辅可想好了,此疏一上,你我便再无转圜余地,唯有与那滔天巨浪正面相抗。”

杨廷和目光平静地迎向李东阳,也扫过其他同僚:“宾之公,诸位,廷和岂不知此中风险?然,陛下锐意进取,国事艰难至此,我等身居枢要,若只因畏难而缄口不言,坐视利权流失,边饷无着,又何谈忠君报国?此条陈,非为廷和一人之政绩,实是为国家寻一条生路。纵前方荆棘遍布,廷和……愿为陛下,为天下,先行一步。”

他的话语中没有激昂,只有一种不容动摇的决绝。他知道,这份条陈一旦呈递,就再无回头路。

这不仅是一份政策建议,更是新内阁的政治宣言,是他对皇帝信任的回应,也是向所有守旧势力掷下的战书。

阁议最终在一种复杂而压抑的气氛中结束。杨廷和没有强求所有人联署,他独自承担了这份条陈的全部重量。

翌日,这份《市舶司试行条陈》被正式送入通政司,呈递御前。

如同预料之中,条陈的内容虽未公开,但其核心主张已如惊雷般迅速传开。

整个京城官场为之震动,反对的声浪瞬间达到了顶峰。

都察院的奏疏不再是雪片,而是如同冰雹般砸向通政司,言辞之激烈,指控之严厉,远超以往。

风暴,已至。

而乾清宫中,朱厚照仔细翻阅着杨廷和呈上的条陈,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指尖在“月港”、“税制”、“水师”等关键词上轻轻划过。

他等待的,正是这把能劈开混沌的惊雷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