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七零高武 > 第219章 当代的陈世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丫丫家之后,陆寒寻了个四下无人的僻静角落。

心念悄然一动,只见那摩托车挎斗之中,凭空现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这麻袋,正是他昨晚在空间超市里给小姨准备的。

袋子里装着苹果与香蕉,还有足足十几斤重的猪肉;另外,给小姨夫带了一瓶古井贡酒以及一条中华烟。

小姨家中育有一儿两女,儿子比陆寒年长两岁。如今,大女儿应该有十五岁了,小女儿也已十岁。

在陆寒的记忆里,两年前在姥姥家曾与这两位表妹见过一面,那时大表妹才十三岁,小表妹八岁。

陆寒将飘远的思绪收了回来,跨上摩托车,继续朝前开去。

一路上多方打听询问,几经周折后,总算寻到了信里提到的那个地址,在一处看着挺体面的院落门前稳稳停下了摩托车。

下了车,他顺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而后迈步向前,抬手轻轻叩响了那扇门。

没过多久,门内便响起了沉稳的脚步声,紧接着“吱呀”一声响动,院门缓缓打开。

从门后走出一位看上去约莫三十五岁左右的妇女,她将目光投向陆寒,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番,眼中满是警惕与审视的神色。

“同志,麻烦问下这儿是不是赵四凤同志的家啊?”陆寒眼神里透着十足的诚恳劲儿。

哪晓得那女人就跟被火燎了似的,猛地瞪圆了眼睛,扯着大嗓门没好气地嚷道:“什么赵三凤还是李四凤!我压根儿就不认识这么个人!”话音未落,她转身就往院子里走去,紧接着“砰”的一声,重重地关上了门板。

陆寒顿时傻眼了,赶忙从包里把信翻出来,瞅了瞅背面写着的地址,随后又仰起脖子看了眼门牌,中山路28号,明明没错呀?难不成小姨他们已经搬家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慢悠悠地从路边走了过来。

陆寒见状,连忙快步迎上前去,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开口问道:“大娘,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您知道这一带还有没有叫中山路的地方呀?”

大娘抬眼瞅了瞅陆寒,目光又落到他身后那辆三轮摩托车上,脸上绽出笑容,乐呵呵地说道:“小同志啊,咱这老城里就这一条街叫中山路,别的地方可没有叫中山路的。”

陆寒微微蹙起眉头,开口问道:“大娘,那您知道附近有没有叫赵四凤的人?”

大娘目光警惕地上下打量着陆寒,出声问道:“这位小同志,你是公安局的人吧?你来打听四凤,她犯啥事了?”

陆寒赶忙摆了摆手,满脸诚恳地说道:“大娘,您误会了,我不是公安。赵四凤是我小姨,我本是过来看她的,没成想找错门了。”

大娘这才放松警惕,轻轻摇了摇头,和蔼地说道:“小同志啊,你没找错地方,以前这儿确实是赵四凤的家。”

陆寒一听,赶忙凑上前追问:“大娘,那我小姨是不是搬走了呀?您能不能带我去她家?”

大娘爽朗地应道:“行嘞,没多远的路,我这就带你过去。”话音刚落,便转身迈开步子朝前走去。陆寒见状,赶忙推着摩托车紧随在大娘身后。

不多时,大娘便领着陆寒来到了一处颇为偏僻的院落前。那院门的门板布满了一道道裂痕,门口处的墙壁上,大片墙皮脱落,显得格外斑驳。

大娘迈着步子率先推开院门走了进去,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四凤啊,快出来呀!瞧瞧我给你把谁带来啦!”

陆寒缓缓走进院中。只见那院子满是萧索破败之景,各处都透着一股衰颓之气。

就在陆寒细细端详这院子的时候,大娘拉着一位面容憔悴、神色萎靡的女子,从屋内缓缓走了出来。

女人约莫四十岁的年纪,面容与陆寒的母亲赵秀兰颇有几分相似。

她瞧见院子里站着的陆寒,赶忙加快脚步朝他走去,一到跟前便紧紧将他搂入怀中,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陆寒微微抬手,轻轻拍打着小姨的后背,温声安慰道:“小姨,您别哭了,大娘还在后面看着您呢。”

站在后方的大娘瞧见这般情形,赶忙抬起衣袖,轻轻拭了拭自己微微泛红的眼角。

赵四凤意识到身后还站着个外人,急忙松开了抱着的陆寒,抬手匆匆抹去脸颊上的泪水,轻声问道:“小寒,你怎么到仓州来了?”

陆寒面带笑意,亲切地回应道:“小姨,我在新城区那边的人民医院上班,算起来都工作好一阵子啦。”

赵四凤满是惊讶地望着陆寒,怎么也没想到自家这外甥竟如此有能耐。紧接着,她脸上绽出欣喜的笑容,说道:“你能到仓州医院去上班,说明你这孩子本事不小。

往后可得踏踏实实地工作,可别再像小时候那般调皮捣蛋了。”

陆寒的脸颊上缓缓浮现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小姨,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上班的时候很认真的,连我们院长都经常夸我呢!”他顿了顿,随即问道:“小姨,你们这是咋回事呀?我小姨夫他们人呢?”

小姨默默伫立着未曾言语,倒是身后的大娘按捺不住开了口:“还叫什么小姨夫?那人分明就是当代的陈世美!如今啊,他可不是你小姨夫了。”

陆寒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开口问道:“小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赵四凤略微思索了一番,随后轻轻拉住了陆寒的胳膊,语气温和地说道:“小寒,咱们先回屋里坐着慢慢说吧。”

陆寒微微颔首,顺从地跟小姨走进堂屋。屋内摆放着几件破旧的家具,地面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张桌子,桌面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纸盒,有普通的火柴盒,也有装肥皂的盒子。

大娘瞧见陆寒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只纸盒上,便解释道:“这可是从街道办领来的活儿。

糊一个能挣5厘钱,两个就是一分钱啦。你小姨啊,这一年多就指着糊这纸盒子养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