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七零高武 > 第27章 借车赴县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七章 借车赴县城

清晨的阳光格外温暖,陆寒就揣着心思往大队长李守业家走。路过自家院墙时,他脚步顿了顿,意念一动从系统商城调出一瓶“高粱白”——这酒在货架上标着8积分,瓶身裹着糙纸,标签都泛着黄,看着就像供销社里摆着的老物件,正好用来当借车的由头。

推开李家虚掩的木门,就见李守业正蹲在院角喂鸡,竹筐里的高粱粒撒得匀匀的。“李叔,在家呢?”陆寒扬了扬手里的酒,声音里带着笑。

李守业回过头,看见那瓶酒,赶紧放下筐子迎过来:“小寒?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啥东西!”他伸手要接,又缩了回去,“这酒挺贵吧?你留着给你爸喝。”

“嗨,昨天去镇上给我姐送东西,路过供销社顺手买的,我爸不咋喝酒,您平时爱抿两口,正好给您带一瓶。”陆寒把酒塞进他手里,顺势往台阶上坐,“跟您说个事,今天想借您的自行车用用,去趟县城——之前攒了些草药,想问问县医院收不收,要是能长期供货,以后村里也能多份进项。”

李守业摩挲着酒瓶,听这话眼睛一亮:“县医院收草药?这是好事啊!自行车你拿去用,钥匙在堂屋抽屉里,你自己拿。”他顿了顿,又叮嘱,“县城不比村里,人多眼杂,你机灵点,别跟人起冲突,早去早回。”

“知道了李叔,谢谢您!”陆寒拿了钥匙,推着靠在墙根的自行车往外走。车是“永久”牌的,车架上的漆掉了不少,车座磨得发亮,却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稀罕物”。他试着推了两步,车轮转得顺畅,心里踏实不少。

刚到自家院门口,就听见赵秀兰在喊:“小寒,你借着车了?”陆老实也凑过来,围着自行车转了两圈:“这玩意儿骑着省劲,就是你会骑不?”

“咋不会?初中时候偷偷学过,骑得稳着呢。”陆寒翻身上车,脚一蹬,车“吱呀”响了两声,稳稳地往前滑了两米。三个妹妹扒着门框,看得眼睛都直了,知夏喊:“三哥,带我骑一圈!”

“等下次,今天三哥要去县城,回来给你们带糖。”陆寒停下车,摸了摸口袋里的钱,“爸,妈,我走了,晚饭前准回来。”

赵秀兰赶紧塞给他两个煮鸡蛋:“路上饿了吃,别舍不得。”

陆寒应着,脚一蹬车,顺着村路往县城方向走。刚出村,肩上就一沉——豆豆不知什么时候跳了上来,小爪子勾着他的衣领,黑眼珠滴溜溜转,看向前方的路。“你这小东西,还会搭顺风车。”陆寒笑着拍了拍它的头,车速渐渐快了起来。

乡间的土路坑坑洼洼,自行车骑在上面“颠颠”响,风从耳边吹过,带着麦苗的清香。路过邻村时,有扛着锄头的村民停下来看,有人喊:“陆医生,去县城啊?这自行车骑得真稳!”陆寒笑着应两声,脚下没停。

骑了约莫两个小时,远处渐渐露出县城的轮廓。先是几栋青砖瓦房,墙根下坐着几个晒太阳的老人,手里攥着旱烟袋。再往前,就能看见“青山县人民政府”的木牌,挂在一栋两层小楼的门口,门口站着两个穿制服的卫兵。

陆寒推着车,慢慢往县城里走。主街是用青石板铺的,比村里的土路平整多了,两旁的店铺挨得紧紧的,门楣上挂着统一的木牌:“国营百货商店”“工农兵饭店”“县新华书店”,每个店门口都贴着红漆标语,字写得龙飞凤舞。

百货商店里人最多,柜台前挤满了人,有人在扯布,有人在买搪瓷盆,售货员站在柜台后,声音洪亮地喊着“别挤,一个个来”。斜对面的工农兵饭店飘出饭菜香,门口的黑板上写着今日菜谱:白菜炖豆腐五分钱,红烧肉一毛五,后面还标着“凭肉票供应”。

路边时不时有自行车路过,叮铃铃的响声此起彼伏,偶尔能看见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开得慢悠悠的,引得路边的孩子跟着跑。街角有个邮筒,漆成墨绿色,上面印着“人民邮政”四个字,几个老人围着邮筒,互相帮着念信上的字。

陆寒推着车,沿着街慢慢走,眼睛却没闲着——他看见巷口有人偷偷摆着鸡蛋,筐子上盖着块布,看见药房门口贴着“收购中药材”的告示,心里有了底;还看见一个修自行车的摊子,师傅正蹲在地上补胎,旁边摆着几个旧车胎,上面落着层灰。

豆豆从他肩上探出头,对着一只路过的花猫“吱吱”叫了两声,陆寒笑着摸了摸它的头,心里盘算着——先去县医院问药材的事,要是成了,就去信托商店看看有没有稀罕东西,最后再买点县城的点心,给妹妹们带回去。

阳光渐渐升高,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陆寒和自行车的影子。他看着眼前这热闹又带着年代感的县城,心里忽然觉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