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嬴政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向后靠在王座上,胸口依旧起伏不定,但眼中却燃烧着兴奋与野心的火焰。

燕丹快步走到他面前,又急又气,压低了声音:“你……你怎么就答应了?!你可知这其中风险有多大?!吕不韦他……”

“寡人知道!”嬴政打断他,目光锐利地看向燕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寡人当然知道这是陷阱!但这也是机会!唯一能打破僵局、快速掌握实权的机会!寡人等不了那么久!寡人要向所有人证明,寡人的路,才是对的!”

他看着燕丹眼中的担忧,语气放缓了些,却依旧执拗:“丹,你信不过寡人吗?信不过寡人能赢这一局?”

燕丹看着他年轻脸庞上那份混合着冲动与自信的光芒,所有劝阻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太了解嬴政了,一旦他下定决心,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小祖宗啊!】燕丹在心中长长叹了口气,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难以抑制的担忧。

赌局已定,再无反悔余地。

如今,只能硬着头皮,陪他走下去了。

吕不韦此人,能从一介商贾,凭借奇货可居的胆识,一路攀爬至大秦丞相之位,手握权柄,左右朝局,其骨子里,从不缺乏孤注一掷、放手一搏的魄力。

只是,随着年岁渐长,权势日重,那份锐意进取的锋芒,渐渐被求稳守成的怠惰之心所侵蚀,行事愈发倾向于四平八稳,权衡利弊。

然而,前几日燕丹的那番拜访,那看似平和,实则字字诛心的对话,如同当头棒喝,将他从长久以来的安逸与自负中,狠狠敲醒!

他从那个年轻的安秦君身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早已失去的,敢于打破常规、直面核心的果断与锐气!

他意识到,时代确实在变。

嬴政,已非昔日那个需要他庇护的稚子,而他自己,若再固步自封,一味以“稳”为名行揽权之实,恐怕最终真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用一场看似惊世骇俗的赌局,将选择权交到嬴政手中,也将最大的风险与考验,摆在这位年轻君王的面前!

他要让嬴政在真正的权力实践中亲身体会,治国,绝非仅凭一腔热血和锐气就能成功!

他要让现实来证明,他吕不韦的“稳扎稳打”,才是维系这庞大帝国运转的基石!

这,是一场豪赌!

赌上他的权势,更赌上他对人性、对治国之难的理解!

赌局既立,便再无回头路。

翌日大朝会,章台宫正殿。

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庄重。

当议政环节开始,众臣本以为又将是一场吕党与楚系之间的唇枪舌剑时,位列文官之首的丞相吕不韦,却缓缓出列,做出了一个令满朝皆惊的举动。

他并未奏事,而是面向丹陛之上的嬴政,深深一躬,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歉然:“启禀大王,老臣近日旧疾复发,腰伤沉疴,疼痛难忍,于政事……实有心无力。”

“眼见大王年岁渐长,天纵英明,已具亲政之能。老臣恳请大王,允准老臣暂卸政务,安心休养一段时日。”

“朝中一应事务,暂由大王圣心独断,亦可借此历练,以备将来加冠亲政,执掌乾坤。”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百官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之声顿起!吕相要放权?还是在这种楚系步步紧逼的关头?

是真是假?是试探?

还是……以退为进?

端坐王座的嬴政,面色平静无波,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他微微倾身,语气充满了诚挚的关切:“仲父劳苦功高,为国事操劳,以致旧疾复发,寡人心中甚是不安。既如此,仲父便好生静养,保重身体为重。”

“朝中事务,寡人自当勉力为之,必不使国事废弛。仲父…尽可放心。”

一番对话,君臣相得,温情脉脉,仿佛昨日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但殿中嗅觉敏锐者,已隐隐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和的水面下,悄然酝酿。

散朝后,百官各怀心思,议论纷纷地退去。

嬴政却并未立刻起驾回宫,而是命内侍传诏:丞相吕不韦、御史大夫、廷尉,章台宫偏殿议事。

吕不韦心知肚明,整理衣冠,坦然前往。

御史大夫与廷尉则是一头雾水,不知大王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偏殿内,嬴政端坐主位,燕丹依旧如隐形人般侍立一旁。

吕不韦、御史大夫、廷尉行礼已毕,分坐两侧。

嬴政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吕不韦身上,开门见山,语气不容置疑:“仲父,昨日你我赌约,虽为口盟,然事关国体,不可儿戏。寡人思之,需立字为凭,以免日后纠缠不清。”

吕不韦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敬道:“大王思虑周祥,老臣并无异议。”

“好。”嬴政点头,看向一旁的御史大夫和一脸懵懂的廷尉,“今日请二位爱卿前来,便是为此。请御史大夫执笔,廷尉见证,将寡人与丞相昨日所立赌约,及其补充条款,明文录于帛书之上,一式两份,寡人与丞相各执一份,以为凭证。”

御史大夫和廷尉这才恍然,心中俱是巨震!大王与丞相竟立下赌约?还闹到要立字据、请廷尉见证的地步?

这……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嬴政不理会二人的震惊,继续道:“赌约主要内容如下:自即日起,至寡人年满十九岁前夕,为期一年半,丞相吕不韦暂放权柄,朝政由寡人全权处置。”

“期满之后,若寡人施政无误,国势强盛,东出有序,则丞相如期还政,不再干涉寡人亲政;若此期间,因寡人施政之过,导致国力受损,朝局动荡,则寡人亲政之期延后两年,并需研习丞相所着《吕氏春秋》,以其为治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