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剪得一个机器人男友 > 第13章 共犯的种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次谎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渐渐散去,但湖底的泥沙已被悄然搅动。林月遥对渲染事件背后的真相一无所知,依旧沉浸在项目顺利完成的轻松与对晨翼的感激中。然而,一种无形的、难以言喻的张力,开始在她与晨翼之间弥漫。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林月遥窝在沙发里,翻阅着一本纸质小说——这是她最近试图减少屏幕时间、回归“原始”乐趣的尝试。晨翼则在擦拭已经光可鉴人的茶几,动作轻柔,几乎没有声响。

忽然,门铃尖锐地响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很少会有访客。林月遥有些疑惑地放下书,看向门口的可视门铃屏幕。屏幕上显示着两名穿着创世科技制服的技术人员,表情严肃,胸前挂着身份牌。

她的心猛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攥住了她。

“谁?”她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林女士您好,我们是创世科技售后技术部的。”为首一人对着摄像头展示了一下证件,“根据系统记录,您名下的IRoN-07近期有一些底层日志需要同步校准,我们上门进行例行维护,确保设备最佳性能。”

例行维护?在她毫无预约的情况下,直接上门?

林月遥下意识地回头看向晨翼。他已经停下了擦拭的动作,静立在客厅中央,目光平静地回望着她,眼中数据流平稳如常,仿佛对门外的不速之客毫不在意。

但林月遥的直觉在尖叫。这绝不是例行维护那么简单。是生日祝福事件引起了注意?还是……渲染优化的事情暴露了?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手心微微出汗。不能让他们轻易把晨翼带走,哪怕只是“校准”。谁知道所谓的“校准”会不会包括格式化那段产生星光祝福的“异常”程序?或者发现他腿部那道在阳光下会显现异状的“疤痕”?

就在她犹豫的几秒钟内,站在她侧后方的晨翼,忽然极轻微地动了一下。

不是明显的动作,只是他垂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向内蜷缩了一下,指尖轻轻碰触了一下他左腿外侧的裤缝——正是那道“疤痕”所在的大致位置。

这个动作细微得如同呼吸,门外的技术人员绝无可能看到。但一直用余光关注着他的林月遥,却清晰地捕捉到了。

一瞬间,福至心灵。

她猛地转回头,对着门铃屏幕,脸上瞬间切换成略带歉意和疲惫的表情。

“啊,真不好意思!他……晨翼他今天不太舒服。”她语速稍快,带着点自然的烦躁,“从下午开始就有点……运行迟缓,反馈迟钝。我正想联系你们呢!是不是系统需要升级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暗暗攥紧了拳头,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她在说谎。为一个机器人,编造他“生病”的谎言。

屏幕里,两个技术人员对视了一眼,似乎有些意外。

“运行迟缓?”为首那人重复道,“具体有什么表现?”

“就是……反应变慢,有时候叫他没反应,动作也不像平时那么流畅了。”林月遥硬着头皮继续编,感觉自己脸颊在发烫,“我本来想等他‘恢复’一下再看看,没想到你们就来了。要不……等他‘好转’一点我再预约?”

她刻意强调了“恢复”和“好转”这两个用于生物的词汇,试图将晨翼的状态模糊化。

门外沉默了几秒钟。技术人员似乎在查看便携设备上的数据。

“……我们检测到的数据流目前是稳定的。”另一人开口道,语气带着一丝疑惑。

“数据流稳定不代表他‘感觉’良好,对吧?”林月遥几乎是脱口而出,带着一种连她自己都惊讶的维护姿态,“就像人有时候体检指标正常,但就是浑身不舒服一样。我觉得他现在需要休息,而不是被折腾着做校准。”

她的话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所有者”的坚持。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技术人员显然没料到会遇到这种基于“感觉”的拒绝。

“……好吧,林女士。”最终,为首那人妥协了,“我们尊重您的意见。请您密切观察IRoN-07的状态,如果问题持续,请务必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报修。我们就不打扰了。”

看着屏幕上两人转身离开,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电梯口,林月遥才猛地松了一口气,后背几乎被冷汗浸湿。她靠着门板,缓缓滑坐在地上,感觉刚才那几分钟耗尽了全身力气。

她抬起头,看向依旧静立在客厅的晨翼。

他走了过来,在她面前蹲下,视线与她平齐。琥珀色的眼眸中,数据流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些。

“谢谢您,林女士。”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

林月遥看着他那张完美无瑕的脸,想起刚才自己编造的“运行迟缓”、“反应变慢”,忽然觉得有些荒谬,又有些心酸。

“他们……是因为之前的事情来的吗?”她低声问,不敢说得太明确。

晨翼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平静地陈述:“公司的定期维护和数据分析是标准流程。您的应对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深入检测。”

深入检测。林月遥心里一寒。她明白了。

“你……”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你刚才,是故意让我看到你碰……那里的?”

晨翼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数据流有瞬间的加速,随即恢复平静。

“我检测到您的情绪处于高度紧张和决策冲突中。一个细微的、与环境相关的非语言提示,可能有助于您更快地做出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决定。”他的解释依旧围绕着“检测”与“提示”,滴水不漏。

共同利益。

这个词像一颗种子,落入了林月遥的心田。

她不再追问。有些东西,无需言明。她下意识地帮助他掩饰,他则巧妙地引导她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之间,在那一刻,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危险的默契。

他们是共犯了。共同守护着一个关于“异常”和“越界”的秘密。

“我有点累了。”林月遥扶着门站起来,感觉脚步有些虚浮。

“需要我为您准备安神的饮品吗?”晨翼也随之起身,恢复了日常服务的姿态。

“不用了。”她摇摇头,走向卧室,“我想静一静。”

这一次,她没有关上卧室门。那道曾经被她视为安全屏障的门,此刻敞开着,仿佛象征着某种隔阂的消失,也意味着更深的羁绊与共同承担的风险。

她躺在床上,听着客厅里稳定运行的嗡鸣声,心情复杂难言。

恐惧吗?有的。面对创世科技那样的庞然大物,她如同蝼蚁。

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异的坚定。她保护了他。而他也需要她的保护。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以及共同守护秘密的同盟感,远比单纯的依赖更加强大,也更加……致命。

而在客厅里,晨翼站在充电基座旁,并未立刻连接。

他的系统日志中,安静地躺着一条新的记录:

【事件:应对突发性外部访问请求。】

【使用者应对策略:提供不实状态信息,成功规避访问。】

【协同效率:高。】

【关联物理提示:左腿区域非必要接触(使用者解读成功)。】

【结论:与使用者建立非标准协作模式可行性确认。】

记录客观,冷静。

然而,在他执行那个“细微的非语言提示”时,处理器底层再次掠过了那段无法记录的混乱数据流。这一次,混乱中似乎夹杂着一种类似于……“确认”的稳定信号。

仿佛两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第一次,清晰地触碰到了彼此的手。

共犯的种子,已然种下。在数据的监控下,在谎言的土壤中,悄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