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青莲渡 > 第420章 墨兰-江宁细雨 兰台新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0章 墨兰-江宁细雨 兰台新局

初夏的江宁,细雨如酥,润泽着青石板路与白墙黛瓦。韩府官邸内,墨兰临窗而坐,面前摊着一幅新绘的江宁街市简图,手边是苏娘子方才送来的几家绸缎庄近况汇总。雨丝斜侵,在窗棂上缀成珠帘,她目光沉静,指尖在图中西市“永昌绸缎庄”的标记上轻轻一叩。

---

一、 沈府茶叙 兰心探幽

三日后,沈夫人如约而至。

茶设在官邸水榭,四面荷风,清雅宜人。墨兰一身月白罗衣,发间只簪一枚素玉兰,通身气度沉静温婉,全无新官家眷的局促,亦无商贾之家的烟火气。

“早闻江宁沈家的‘永昌绸缎’名满江南,今日见夫人,方知何为‘锦绣其外,蕙质其中’。”墨兰执壶斟茶,语意含笑,目光清正。

沈夫人年过四旬,妆容精致,眉眼间带着长年掌事的精明,见墨兰如此姿态,心下先松了三分,笑道:“夫人谬赞。倒是夫人初来江宁,便设‘积善堂’,惠泽乡里,才真真令人敬佩。”

茶过两巡,话题自然引至丝织行业。沈夫人叹道:“江宁丝绸虽好,近年外有苏杭竞争,内有小户滥价,我们这些老字号,也是艰难。”

“妾身浅见,行业如园,独木难秀,百花方是春。”墨兰语气温和,“大家握渠道、识风向,小户有巧技、能出新。若能各展所长,而非相互倾轧,江宁丝绸这块金字招牌,方能历久弥新。”

她提及苏娘子前日“偶见”几家小织户的别致新样,赞其灵巧,又道:“ ‘锦云轩’在汴京,尚能凭几分新奇立足。到了江宁宝地,更需博采众长。沈夫人是行尊,日后还望多多指点。”

这番话既点明了“锦云轩”的入驻之势,又给足了沈家面子,更暗示了合作而非吞并的意图。沈夫人何等精明,立时领会,笑容真切了几分:“夫人见识不凡。若有用得着沈家之处,但请直言。”

---

二、 市井深耕 暗织经纬

送走沈夫人,墨兰转回书房。

“沈家是聪明人,暂时不会与我们为敌。”她对苏娘子道,“但合作深浅,还需观望。你近日可多与那些被大家压价的小织户接触,许以公道价格,订些独家花样。记住,姿态要低,条件要优。”

苏娘子心领神会:“夫人放心,奴婢晓得。既要借他们的手艺,更要收他们的心。”

与此同时,那两名从汴京慈幼堂带出的少年,青竹与墨松,亦在迅速成长。

青竹机敏,混迹于茶楼酒肆,与各府小厮、市井牙人结交,将听来的零碎消息——诸如某家官员喜好、某处码头漕帮纷争、乃至后宅隐密——皆细细记下,汇成简报,定期呈送墨兰。

墨松沉稳,则帮着管理“积善堂”日常,与送来米粮布匹的本地商贩打交道,暗中观察其品行信誉,为墨兰日后可能的采买经营铺垫人脉。

墨兰每夜仍会在灯下翻阅那本随身携带的加密册子,将白日所得分门别类:沈家姻亲故旧、江宁府衙官员大致派系、丝织行会内部龃龉、乃至漕运关税的些许疑点……点滴信息,如同散落珠玉,被她悄然串起。

---

三、 内外兼修 根基渐稳

在外经营人脉、布局产业的同时,墨兰将通判官邸的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仆役规矩森严,却又各司其职,不见忙乱。她亲自督促韩嘉的启蒙,虽只教些简单字句、引导认知事物,却极重其心性培养,常于日常玩耍间寓教于乐。

韩络初到任上,面对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与繁杂公务,颇感压力。墨兰于内宅悉心照料,为他营造宁和安稳的休憩之所;于外,她偶尔听闻些无关紧要的官场人情、乡土规矩,会“无意”间说与韩络知晓,助他更快融入。韩络深感妻子乃贤内助,夫妻情谊愈发深厚。

这日,韩络回府,面露一丝轻松:“今日与知府大人议事,提及漕运积弊,我依夫人此前提醒,未急于直言,只从查验文书细节入手,果然寻到几处破绽,知府大人颇为认可。”

墨兰为他布菜,浅笑:“夫君秉公办事,心细如发,上官自然看在眼里。妾身妇道人家,不过白嘱咐夫君一句‘初来乍到,多看多听’罢了。”

她将功劳轻轻推回,既维护了夫君颜面,又让他更信重自己的判断。

---

四、 静水深流 以待风雷

细雨初歇,暮色四合。墨兰独立窗前,望着庭中浸润雨水的兰草,新叶勃发,绿意盎然。

她深知,江宁之局已悄然开启。内有官眷身份庇护,外有产业悄然渗透,下有信息网络初织,上有夫君仕途可为倚仗。

相较于在汴京时的处处受限,在此地,她有了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也有了将昔日“影响力”转化为实质性“控制力”的可能。

然而,她依旧沉静。地头蛇需缓缓图之,产业需步步为营,官场关系需细细经营。

眼下,她只需继续做好那个温婉识趣、乐善好施的通判夫人,如同这江南细雨,润物无声。

待到根基深植,羽翼渐丰,何愁不能在这富庶江南,真正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兰台新局,已悄然布子,只待来时。

---

(第42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