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bitcoin talk论坛的置顶帖闪烁着鲜红的“New!”

标签:《比特币在线交易平台!》。

发帖人“魔法法师”用生硬的英语。

介绍着这个基于东京的交易所,声称提供了“最安全便捷的比特币交易服务”。

林志华盯着屏幕上简陋的界面截图!

蓝白配色的基础网页!

交易对只有btc\/USd,24小时交易量显示为可怜的47.5 btc。

这就是未来那个处理全球70%比特币交易、最终破产的巨头最初的模样。

论坛评论区一片欢腾:

【比特币新手玩家】: 哇!终于有一个真正的交易所了!

【东京比特币爱好者】: 支持日元注册哦!

【加密爱好者】: 这将改变一切!

只有少数人提出疑虑:

【怀疑者十号】: 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卷款跑路?

【中立者】: 什么交易所都是假的,只要私钥不在你手上,比特币就不是你的!

注册了一个新账号名叫:“观察者1号”。

他刻意使用与主账号相似的Id,但添加后缀以示区别!

这是前世养成的操作习惯,既保持身份关联又避免直接暴露。

注册过程简单得令人不安!

只需邮箱验证,无需身份认证。

林志华填入用身份证办的副卡手机号,验证码秒到。

这种松散的安全措施在前世看来简直是邀请黑客光顾。

凡是懂点黑客技术的人都能盗取这个交易所的币!

这就是这个交易所的漏洞之一!

欢迎来到mt. Gox!的提示弹出,界面跳转到简陋的交易面板。

买一价:0.091美元;

卖一价:0.090美元;

深度薄得像张纸,超过10 btc的订单就能引起价格剧烈波动。

这种缺乏流动性的市场极易被操纵,庄家可以用少量资金拉盘砸盘。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早期交易所就是蛮荒西部。

他尝试提现功能,界面弹出警告:

“首次提现需人工审核,预计1-3个工作日。”

这正是中心化交易所最致命的漏洞!

用户资产实际由平台控制,提现需要许可。

这些操作使他绝不会将大额资产放在这种平台上。

前世的mt. Gox在破产前就经常延迟提现,早期征兆已经显现。

论坛里有人开始晒交易截图,炫耀通过mt. Gox赚了几十美元。

林志华摇头苦笑!

这些兴奋的早期用户不知道,他们正把比特币存入一个未来会破产的深渊。

他点开发帖框,发了一张帖子!

标题:《警惕交易所风险!你的比特币真的安全吗?》

正文中,他谨慎地提出几点警告:

第一、

交易所控制私钥,用户实际没有比特币所有权!

所有比特币都是归交易所拥有!除非把比特币存入自己本地钱包!

第二、

交易所中心化服务器易受黑客攻击,根本没有技术手段保护顾客的资金安全!

第三、提现审核可能成为冻结资产的手段。

第四、建议大额资产使用本地钱包,交易所只留交易所需。

这些观点在2010年相当超前。

帖子发布后,回复两极分化:

【支持者1号】: 这位兄弟说的好! 我们需要保持谨慎!

【反对者1号】: 你是不是竞争对手派来的!

【反对者2号】: 你妈死了,mt. Gox都不会倒闭,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交易所!支持mt. Gox!

【反对者4号】:对!mt. Gox才是数字货币的未来!

最让林志华在意的是一个匿名回复:

“你知道的太多了。有些事不该说,不然小心你的人生安全。”

回复很快被删除,但林志华敏锐地截了图。

他立即检查匿名回复者的Ip信息,论坛当时显示部分Ip。

发现来自日本东京,与mt. Gox服务器所在地相同。

林志华关闭论坛,清理浏览器记录。

下午的经济学课上,林志华心不在焉。

教授在讲台上讲解货币政策,而他则在笔记本上勾画比特币交易所的风险模型!

想要做一个理想的数字货币交易所!

首先必须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风险问题。

技术安全不够,很容易遭黑客攻击。

交易所很容易成为黑客的摇钱树,还有就是系统故障。

交易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运营风险!内部欺诈、以及管理失误。

监管风险,政府查封、法律变更问题!

还有就是流动性风险,挤兑提现、市场操纵。

这些问题让一个数字货币交易所很难在2010年存活下来。

尤其是在这个技术不完善的时代!

这也是交易所mt. Gox失败的原因!

“林志华!”

教授的喊声将他拉回现实:

“请分析一下量化宽松对比特...传统货币的影响。”

全班哄笑。有不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

毕竟有不少同学不认为他回答的上来!

可是他们明显低估了林志华。

尤其是低估一个你不了解的人,这种行为是最危险的也是最愚蠢的!

教授显然是想说比特币,但却临时改口,换成了传统货币。

自从比特币突破1美元后,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个新兴事物,但大多持保守态度。

林志华站起来:

“量化宽松增加货币供应,通常导致法币贬值。”

“这会使替代性储值资产更具吸引力,比如黄金...或某些数字资产。”

教授挑眉:

“数字资产?比如?”

“比如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去中心化电子货币。”

林志华谨慎选择措辞:

“它们总量固定,不受央行政策影响。”

教室安静下来。

2010年左右,比特币在主流学术界还是个边缘话题。

有同学露出不屑的表情,也有人好奇地竖起耳朵。

“有趣的视角。”

教授点头示意他坐下:

“但记住,任何缺乏国家背景的货币都难以成为真正的一般等价物。

这个道理同样也包括比特币!”

林志华小心的回答道:

“多谢老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