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侯书恒敲定最终名单并汇报给左小华后,黄政回到出租屋的住处,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作放松。
隆海县这盘死棋,在他雷霆手段与精心布局下,总算初步活了过来。
这一晚,他罕见地睡了一个踏实觉,没有梦见勾心斗角,没有梦见刀光剑影。
接下来的几天,隆海县的政局仿佛进入了暴风雨后的平静期。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系统仍在高速运转,忙着审讯、固定证据,处理“肖少”利益集团遗留的庞大案件。
而黄政这位掀起风暴的核心人物,反倒清闲了下来。
他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主要工作变成了接待新上任的各乡镇、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
这些干部,大多是那次特殊“竞聘会”上脱颖而出,或是黄政与侯书恒商议后提拔起来的。
他们怀着几分敬畏、几分感激、更多的是昂扬的斗志,前来向黄政汇报工作思路,听取指示。
黄政并不过多干涉具体事务,只是把握大方向,强调纪律和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空间。
他知道,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不能只靠他一个人,必须让这些新提拔的干部尽快独当一面。
然而,与隆海县表面渐趋平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桂明市里却是另一番风起云涌。
那天晚上,左小华、陈淑桦、蒋文涛三人并未如原计划在隆海留宿,而是以“不便过多打扰隆海正常工作”为由,连夜悄然返回了市里。这一举动本身就透着不寻常。
回到市区的当夜,市纪委书记蒋文涛便亲自坐镇指挥,联合市公安局可靠力量,趁着夜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利益集团涉及市里的几名关键干部控制起来。
行动极其隐秘,直到第二天上午,一些单位才发现自己的领导“联系不上”了。
这场清洗,如同无声的潮水,迅速在市一级层面蔓延开来。
也正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左小华再一次接到了肖峰(肖少)的电话。
手机屏幕上跳动着那个让他心头一紧的名字,左小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按下了接听键,语气尽量保持平稳,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疲惫和嘈杂背景音:
“肖少啊,我正忙着呢,在隆海这边处理后续的烂摊子,到处是人,乱哄哄的。你有事?” 他巧妙地用环境音掩饰,制造自己仍在隆海的假象。
电话那头,肖峰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左叔,事情到底怎么样了?廖强、卢鸥他们怎么还没放出来?这都几天了!隆海那边到底谁在搞鬼?是不是那个新来的黄政?”
左小华心中冷笑,知道对方已经如热锅上的蚂蚁,但他不能透露半分,只能敷衍:
“还在讨论,情况比较复杂,这里说话不方便,人多耳杂。过几天,等这边理顺了再说。先这样,挂了。”
不等肖峰再追问,左小华直接挂断了电话,手心微微沁出冷汗。
他深知,蒋文涛在市里的行动恐怕瞒不了多久,一旦消息走漏,肖峰及其背后的势力很可能狗急跳墙。
自己必须尽快见到省委书记麦守疆,将情况和盘托出,寻求庇护和指示。
但黄政提出的那个条件——20亿资金支持——像一道门槛,横在他面前。
他立刻拨通了刚刚分开不久的市长陈淑桦的电话,语气急促:
(“陈市长,刚刚肖峰又来电话催问了,语气很不好。
我担心市里这边的行动很快会惊动他们。
你看,隆海县那20亿资金,能不能再快一点?必须尽快给黄政转过去,我这边才能……”)
陈淑桦在电话那头沉吟片刻,声音沉稳而果断:
(“左书记,我明白。20亿不是小数目,财政调度需要时间,最快也要两天。
这两天,你务必不要公开露面,对外就宣称你还在隆海坐镇协调。
等我这边资金一到位,我们立刻召开市委常委会,一方面通报隆海情况,稳定人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你接下来的行动做个铺垫。”)
“好,也只能这样了。辛苦你和蒋书记了,市里这边,就拜托你们了!”
左小华挂断电话,感觉自己如同在走钢丝,每一步都险象环生。
三天后,上午。
黄政正在办公室听取县农业局新任局长关于春耕备产和引进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计划的汇报,秘书谭晓峰轻轻敲门进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黄政眼神微动,对农业局长温和地说道:“刘局,你的思路很好,就按这个方向先做详细规划,遇到困难直接来找我。今天就先到这里。”
送走农业局长,黄政坐回座位,财政局局长郑品铭几乎是踩着点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一丝如释重负。
“县长!好消息!”郑品铭压低声音,却掩不住激动,“刚刚,市财政局的专项拨款到了,整整20个亿,已经全部进入县财政指定账户!”
黄政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意外的神色,只是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看着郑品铭:
(“嗯,我知道了。郑局长,这笔钱是隆海未来发展的启动资金,是救命钱。
没有我的亲笔签字,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一分钱都不能动。
你要给我看好了,出了纰漏,我唯你是问!”)
郑品铭心头一凛,立刻挺直腰板,郑重保证:
“县长放心!我用自己的党性担保,一定管好这笔钱!账户实行双密钥管理,动款流程我会制定最严格的制度!”
“好,你去忙吧。”黄政挥挥手。
几乎就在郑品铭离开的同时,县委书记侯书恒的电话打了过来:
(“黄县长,刚接到市委组织部钟部长的电话,送干部来任职的车队已经出发了,预计一小时后到达我们县界。
应该是李琳书记他们到了。
你看,我们是不是组织一下,所有在家的常委,一起去县界迎接一下,以示重视和欢迎?”)
黄政立刻应道:“好,这是应该的。侯书记,那我们半小时后在县委大院集合,统一出发去县界迎接。”
挂了侯书恒的电话,黄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低声自语:
“市里的动作不慢,资金到位,人也到了……那么,我也该履行我的承诺了。”
他不再犹豫,拿起那部加密手机,拨通了桂明市军分区司令员陈旭的电话。
陈旭是杜玲的表哥,自从黄政来到西山省,这位性格豪爽的司令员明里暗里给了他不少支持。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陈旭洪亮的声音:“喂,黄大县长!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主动给我打电话!怎么,隆海那潭死水被你搅活了,现在有空陪哥哥我喝两杯了?”
黄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表哥,你就别寒碜我了。现在还真不行,烂摊子刚收拾出个样子,千头万绪,等再过一段时间,局面稳定了,我一定登门拜访,好好陪你喝几杯。”
“行,那我可记着了!说吧,找我什么事?你小子没事肯定不会找我闲聊。”
“说正事,表哥。”黄政语气转为严肃,“需要你帮个忙。派一辆手续齐全、保密性好的军车,安排一位绝对信得过的兄弟,把左小华书记安全送到省城军区。具体原因……你不要问,知道多了对你没好处。”
陈旭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他混迹军旅多年,政治嗅觉并不迟钝,立刻意识到这事关重大,甚至可能牵扯到高层博弈。他爽快应承:“行,我不问。什么时候要车?”
“我会让左书记直接联系你。务必保证安全,全程保密。”
“放心吧,妹夫!这点事我还办不好?保证把人安安稳稳送到!我这就去安排人和车。”陈旭说完,利落地挂了电话。
结束与陈旭的通话,黄政立刻给市长陈淑桦发去了一条简短的加密信息:“已安排妥当,请左书记即刻联系陈旭司令员。”
做完这一切,黄政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步棋,算是落下了一子。
送走左小华,既是履行承诺,也是将桂明市,乃至西山省可能存在的更大风暴的引线,轻轻拨动了一下。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西装,对门外的谭晓峰道:“晓峰,走,我们去大院,准备去迎接李琳书记。”
县委大院门口,车辆已经备好,侯书恒和其他几位常委也已到位。
阳光洒在隆海县的土地上,似乎预示着新的开始。
然而,黄政心中清楚,左小华的省城之行,或许才是真正搅动更大风云的开始。
省城等待左小华的会是什么?麦守疆书记的态度又将如何?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隆海的局部晴朗,并不能代表整个西山省的政治天空。
新的挑战,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