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唐:家兄程咬金 > 第106章 庆功宴上话奇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瓦岗寨的暮色裹着酒香,漫过聚义厅的飞檐。厅内红烛高燃,铜炉里的松香混着烤肉的油脂香,在空气中酿出暖融融的喜意。程啸天刚解下玄火鳞甲,露出里面浸着汗的粗布短打,程咬金就拎着酒坛冲了过来,粗瓷碗“哐当”一声砸在桌上:“二弟!这碗酒俺先敬你,若不是你及时赶到,俺们还得被杨林那老匹夫的长蛇阵憋屈着呢!”

程啸天接过酒碗,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淌到脖颈,他抹了把脸笑道:“大哥客气了,若不是徐军师稳住阵脚,伍家兄弟烧了粮道,我一人也成不了事。”说着,他目光扫过厅内——裴元庆正缠着秦用比试锤法,虽左臂还绑着绷带,却仍舞得虎虎生风;单雄信与王君可凑在角落,正擦拭着今日染血的兵器;秦琼则坐在案前,细细查看被俘的罗士信的伤势,时不时叮嘱亲兵换药。

“伍兄弟!”程啸天忽然扬声喊道,“你们俩倒是说说,昨日烧粮道时,到底怎么把杨林的粮仓给端了?我听斥候说,你们连隋军的暗哨都没惊动,可是用了什么奇招?”

这话一出,厅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齐刷刷看向刚进门的伍云召与伍天锡。伍天锡嘿嘿一笑,把混天镋往墙角一靠,大咧咧坐在凳上,抓起一块烤羊肉塞进嘴里:“要说这事儿,还得靠大哥的主意!咱们领两万骑兵绕到隋军粮道时,发现杨林那老狐狸竟派了三千精兵守着粮仓,外围还设了三层暗哨,明着冲肯定不行。”

伍云召放下酒碗,补充道:“我瞧着粮仓附近有片芦苇荡,正好能藏人。当天夜里刮着西风,我就让士兵们把沾了火油的芦苇捆绑在箭上,又派了两百精锐,乔装成隋军粮官,推着空粮车去诈营。”

“那暗哨没识破?”罗成放下手中的五钩神飞枪,好奇地追问。

“怎么没识破?”伍天锡拍着大腿笑起来,“头道暗哨的小校还挺警惕,非要查粮车。咱们的人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杨林的‘手令’——那是徐军师早让人仿造的,盖着假印信,那小校一看就慌了,连忙放行。等咱们的人推着粮车靠近粮仓,我就下令放火箭!”

他顿了顿,眼神里满是得意:“西风一吹,火借着风势,瞬间就把粮仓周围的芦苇荡烧起来了!守粮的隋军忙着救火,哪顾得上防备?咱们两万骑兵趁机冲进去,砍的砍、烧的烧,不到半个时辰,三十车粮草就烧得只剩黑渣!那些隋兵要么被烧死,要么吓得乱窜,咱们只折损了不到百人,就把事儿办成了!”

“好!”程咬金率先拍案叫好,“还是伍兄弟有办法!这一把火,烧得杨林那老匹夫魂都没了,不然今日哪能这么容易破他的长蛇阵!”众人纷纷附和,酒碗相撞的“哐当”声此起彼伏,聚义厅内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程啸天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却忽然想起一事,转向秦琼问道:“叔宝兄,罗士信的伤势如何?他性子烈,可曾闹过?”

秦琼放下酒碗,叹了口气:“伤势倒是稳住了,就是性子太倔,醒了就喊着要跟你再战,还说宁死不降。我让人给他送了伤药和吃食,他也不吃,只盯着帐顶发呆。”

程啸天沉吟片刻,起身道:“我去看看他。罗士信是员猛将,若是能劝他归降,咱们瓦岗又添一员虎将。”说罢,他拎起刚从隋军阵中缴获的玄铁棍——那是罗士信的兵器,往战俘营走去。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都默契地没有说话。徐茂公摇着羽扇,笑着道:“啸天兄弟有容人之量,罗士信若能归顺,倒是件美事。咱们接着喝,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而此时的太原唐国公府,议事厅内的气氛也同样热烈。李世民手里捏着斥候送来的密信,声音里满是兴奋:“父亲!大哥!瓦岗寨大胜!程啸天回去后,不仅破了杨林的长蛇阵,还生擒了罗士信,伍云召、伍天锡更是一把火烧了隋军的粮道,杨林带着残部狼狈逃回登州,一万老卒折损过半,三万新兵逃散了大半!”

李渊猛地从椅上站起身,接过密信反复看了三遍,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好!好啊!瓦岗寨越强,咱们的盟友就越稳固!程啸天这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

李建成也笑着道:“父亲说得对。瓦岗寨如今兵强马壮,又有程啸天、秦琼、裴元庆等猛将,日后咱们举兵反隋,他们定能成为咱们的左膀右臂。等时机成熟,再劝他们归顺咱们李家军,到时候天下英雄尽归麾下,何愁大业不成?”

“大哥说得有理。”李世民补充道,“我看不如再派些粮草和药材去瓦岗,一来表表咱们的心意,二来也能让他们知道,咱们李家是真心与他们结盟。如今杨林新败,杨广定不会善罢甘休,瓦岗寨接下来怕是还要应对隋军的反扑,咱们得帮他们一把。”

李渊点头赞同:“就依世民之意。你亲自去筹备,多带些疗伤的药材和过冬的粮草,务必尽快送往瓦岗。记住,见到程啸天和秦琼,要多与他们走动,加深情谊,为日后合兵一处做准备。”

李世民躬身应下,转身去安排。李渊望着窗外的太原城,眼中满是野心——瓦岗寨的胜利,无疑为他的反隋大业添了一把火。等李秀宁的婚事尘埃落定,待杨广的注意力都放在镇压瓦岗上,他便可以趁机扩充兵力,等待最佳的起兵时机。

而登州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一匹快马正疾驰而行。马背上的隋军斥候怀里揣着杨林的请罪奏折,神色慌张——自兵败瓦岗后,杨林便带着残部退回登州,整日闭门不出,只派他快马前往长安,向杨广禀报战败的消息。

奏折里,杨林详细写了此次征讨瓦岗的经过:虽斩杀瓦岗军一千三百余人,重创锤兵部队,却因程啸天突然归来、粮道被烧、罗士信被俘,最终导致五万大军溃败,一万老卒折损过半,三万新兵逃散大半。末尾,杨林恳请杨广降罪,愿辞去“征西大元帅”之职,留在登州重整兵马,日后再率军讨伐瓦岗,将功赎罪。

快马一路疾驰,只用了三日便抵达长安。当内侍将奏折呈给杨广时,紫宸殿内瞬间陷入死寂。杨广看着奏折上“大败而归”“罗士信被俘”的字样,气得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龙颜大怒:“废物!都是废物!朕给了他五万大军,他竟还能败给瓦岗反贼!朕留着他何用!”

宇文化及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等杨广的怒火稍缓,才小心翼翼地劝道:“陛下息怒。杨林虽败,却也斩杀了不少瓦岗反贼,并非毫无功绩。如今登州需人镇守,若是严惩杨林,恐无人能担此重任。不如暂且饶他一次,让他留在登州重整兵马,日后再讨伐瓦岗,将功赎罪。”

杨广喘着粗气,沉默良久,才恨恨地说:“罢了!就依你之言。传朕旨意,免去杨林‘征西大元帅’之职,仍留登州镇守,限他三个月内重整兵马,若再敢战败,朕定斩不饶!另外,派使者前往瓦岗寨,命程啸天等人释放罗士信,若敢不从,朕便派十万大军踏平瓦岗!”

宇文化及躬身应下,心里却暗暗冷笑——杨广如今不过是虚张声势,朝廷早已无十万大军可调,这道旨意,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他转身退出御书房,心里开始盘算:杨林新败,瓦岗寨势力大增,李渊又在太原蠢蠢欲动,这大隋的江山,怕是不久就要易主了。

而瓦岗寨的聚义厅内,庆功宴仍在继续。程啸天刚从战俘营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他虽未说动罗士信归降,却让对方松了口,愿意先留在瓦岗养伤,日后再做打算。他走到厅中央,举起酒碗,高声道:“各位兄弟!今日咱们大败杨林,烧了他的粮道,生擒了罗士信,这是咱们瓦岗寨的大胜!但咱们不能骄傲,杨广定不会善罢甘休,日后还有更艰苦的战斗等着咱们!我在此立誓,定要与各位兄弟同心协力,推翻杨广暴政,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推翻暴政!还我太平!”众人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回荡在瓦岗寨的山谷间,也回荡在这乱世的天地间。夜色渐深,瓦岗寨的灯火与长安的宫灯遥相呼应,一边是充满希望的欢腾,一边是风雨飘摇的焦虑,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正预示着大隋江山即将迎来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