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唐:家兄程咬金 > 第72章 御驾归途藏机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隋军御驾的銮车行驶在回长安的官道上,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声响,车窗外的景致飞速倒退,却驱不散宇文化及心头的焦灼。他撩开车帘一角,望着前方杨广那辆镶金嵌玉的主驾銮车,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褶皱的紫袍。下了马车后,便快步上前叩响銮车车门。

“陛下,臣宇文化及有要事启奏。”他的声音透过车帘传进去,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急切。

车内传来杨广慵懒的回应:“进来说吧。”

宇文化及躬身踏入銮车,只见杨广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通透的和田玉扳指,目光落在车壁悬挂的《江山万里图》上,神色淡漠得仿佛全然未将太原之事放在心上。他连忙跪地行礼,语气带着几分不解:“陛下,臣实在不明白,您为何要将李世民放回太原?那李渊素有野心,多年来在太原暗中招兵买马,如今您将他的得力儿子放回去,岂不是放虎归山?日后他们父子联手,恐成大患啊!”

杨广闻言,缓缓抬眼看向宇文化及,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将玉扳指轻轻放在案上的鎏金托盘里:“化及啊,你跟随朕这么多年,看来还是没明白朕的心意。”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着软榻扶手,“李世民在朕身边当人质,算起来时间也很久了。这么长时间,李渊表面上对朕恭恭敬敬,暗地里却从未停止扩充实力——你以为,朕真的不知道他在太原囤积粮草、招募私兵的事?”

宇文化及心头一震,抬头看向杨广,眼中满是惊讶——他原以为杨广沉迷享乐,对这些事毫不知情,没想到陛下心里跟明镜似的。

“朕若是想处置李渊,早在他刚开始招兵时,就可派大军前往太原将其拿下。”杨广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可朕没有这么做,你知道为何吗?如今大隋四面楚歌,瓦岗寨程烈,最近听下面人汇报,济南又出来个王薄这等反贼,高句丽又屡屡挑衅,朕需要李渊在太原替朕镇守北方边境,牵制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若是朕将李世民一直扣在身边,李渊固然会有所忌惮,可时间一长,他若是气急败坏,索性撕破脸皮起兵反隋,你觉得以朕如今的兵力,能同时应对这么多乱局吗?”

宇文化及沉默了——陛下说得没错,如今隋军经辽东兵败后元气大伤,十万大军折损近八万,各地守军又要应对反贼,若是李渊真的反了,太原一带怕是无人能挡。

“再者,朕这次亲赴太原,也仔细观察了李渊的言行。”杨广继续说道,目光重新落回《江山万里图》上,指尖划过图中“太原”的位置,“他见到朕时,态度恭敬谦卑,言语间也处处透着对大隋的忠诚,丝毫不见谋反之心。朕将李世民放回去,既是卖给李渊一个人情,也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他欠朕这份情,日后朕若有需要,他便不得不出兵相助。毕竟,他李渊也是大隋的皇亲国戚,身上流着与朕同宗的血脉,只要他还有几分顾念宗亲之情,就不会轻易做出背叛大隋的事。”

宇文化及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躬身道:“陛下英明!臣目光短浅,未能领会陛下的深谋远虑,还请陛下恕罪!”

“罢了,你也是为了大隋江山着想,朕不怪你。”杨广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几分,“不过,你也不能掉以轻心。传朕旨意,命太原附近各州府的守军加强戒备,密切关注李渊的动向。若是他有任何异常举动,立刻禀报朕!另外,让宇文成都多留意长安城内的动向,尤其是那些与反贼有牵连的官员,一旦发现异常,格杀勿论!”

“臣遵旨!”宇文化及躬身应下,心里暗暗佩服——陛下看似沉迷享乐,实则心思缜密,这一招“放虎归山”,既稳住了李渊,又暗中布下了监视的眼线,可谓一举两得。

他正准备退下,杨广忽然又开口问道:“对了,杨林那边有消息吗?他率军讨伐济南王薄,进展如何?”

宇文化及连忙回道:“回陛下,昨日刚收到杨林送来的军报,说他已率军抵达济南城外,正准备攻城。王薄虽有一万多兵马,却多是乌合之众,臣估计,用不了多久,杨林就能平定济南之乱。”

“那就好。”杨广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杨林毕竟是朕的皇叔,办事还算靠谱。等他平定了王薄,就让他即刻率军前往瓦岗寨,务必将程烈那伙反贼剿灭!朕倒要看看,那程烈有多大的本事,能在朕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宇文化及连声附和,这才躬身退出銮车。他站在车旁,望着前方绵延的隋军队伍,心里暗暗想道:陛下看似放权,实则牢牢掌控着全局,李渊、杨林、宇文成都,不过是陛下手中的棋子罢了。只是,这乱世棋局变幻莫测,陛下的棋子,真能如他所愿,掌控住这纷乱的天下吗?

銮车内,杨广再次拿起那枚和田玉扳指,指尖摩挲着上面精致的纹路,目光却变得深邃起来。他何尝不知道李渊并非真心效忠,只是如今大隋根基动摇,他不得不暂时稳住各方势力。放李世民回去,既是缓兵之计,也是一种试探——若是李渊识时务,乖乖替他镇守太原,那便留他一条生路;若是他敢趁机谋反,那他便有理由派大军将其剿灭,以绝后患。

“程烈、李渊、王薄……”杨广低声念着这些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们以为,凭你们这点本事,就能动摇朕的江山?真是痴心妄想!等朕平定了这些乱局,定要让天下人知道,这大隋的江山,永远是朕的!”

他将玉扳指紧紧攥在手中,指节泛白。车窗外的阳光透过缝隙洒进来,落在他冷峻的脸上,却照不进他眼底深处的算计与不安。

与此同时,太原唐国公府的书房内,李渊正与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商议要事。桌上摊着一张太原附近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各州府的兵力部署。

“世民,你这次能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李渊看着李世民,眼中满是欣慰,“杨广这次放你回来,看似是卖了咱们一个人情,实则是想稳住咱们,暗中监视咱们的动向。咱们可得多加小心,千万别让他抓住把柄。”

李世民点头道:“父亲说得是。杨广心思缜密,绝非表面看起来那般昏庸。我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里,深知他猜忌心极重,这次放我回来,定是想让咱们放松警惕,以便更好地掌控咱们。咱们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暗中扩充实力,做好反隋的准备。”

李建成也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说道:“父亲,咱们如今已暗中招募了两万精兵,粮草和兵器也囤积得差不多了。只是,杨广让各州府的守军监视咱们,咱们的动作还得再隐蔽些,免得引起他们的怀疑。”

李元霸站在一旁,手里拎着擂鼓瓮金锤,闻言瓮声瓮气地说道:“爹,二哥,咱们还准备什么呀!直接起兵反了杨广算了!我一锤就能砸破他的皇宫,把他抓来给咱们当马夫!”

李世民连忙拉住他,笑着道:“元霸,别冲动。咱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与杨广抗衡,若是贸然起兵,只会引来杀身之祸。咱们得等时机成熟,才能动手。”

李元霸虽然不太明白,但见二哥这么说,也只好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李渊看着三个儿子,眼中满是坚定:“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隐忍待发,暗中积蓄力量。等杨广与瓦岗寨、王薄等反贼斗得两败俱伤,咱们再趁机起兵,定能一举推翻大隋,夺取天下!”

众人齐声应下,目光落在地图上,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

而济南城外的隋军大营里,杨林正站在沙盘前,指挥着将领们部署攻城策略。他身着银甲,手持囚龙棒,目光锐利地扫过沙盘上代表济南城的模型:“明日一早,全军攻城!卢方、薛亮、李万,你们三人各率三千兵马,从东、西、南三门同时进攻,吸引敌军主力;我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北门突袭,一举拿下济南城!”

“是!”众将领齐声应下,转身去部署兵力。

杨林看着将领们离去的背影,心里暗暗想道:王薄,你这跳梁小丑,也敢在大隋的土地上称王!明日,我定要将你擒获,押回长安问斩,以振我大隋军威!

夜色渐深,济南城的灯火与隋军大营的火把遥相呼应,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紧张气息。而远在瓦岗寨的程啸天,还不知道杨广与李渊的算计,他正站在校场上,指导秦用练习锤法。玄火盘龙锤的暗红色锤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仿佛也在预示着,这乱世的棋局,即将迎来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