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 > 第350章 从摊主到厂长的蜕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0章 从摊主到厂长的蜕变

1987年的春天,暖风拂过城郊的工业区,青燕服装加工厂的红砖厂房在阳光下格外鲜亮。苏青站在工厂大门口,双手轻轻搭在斑驳的门框上,望着眼前忙碌的景象,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

厂区里,工人们穿着整齐的工装,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门口,两辆满载着棉麻面料的卡车刚停下,搬运工人熟练地将布料卸下来,送往仓库区;裁剪区的师傅们正专注地铺展面料,工业裁剪机嗡嗡作响,很快就裁出整齐的衣片;缝纫区里,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各司其职,流水线作业顺畅高效;仓库门口,打包好的成品服装正被装上货车,即将发往供销社、百货大楼和邻县的批发商。

这热闹而有序的场景,与几年前那个局促的小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青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创业之初——那时,她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镇上的集市摆摊卖自己手工做的基础款服装。摊位只有一张小小的木板桌,上面整齐地叠放着衬衫、裤子,她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招呼顾客,一边趁着空闲缝补衣服。风吹日晒是常事,遇到下雨天,还要赶紧收拾东西躲雨;晚上收摊后,还要熬夜赶制衣服,常常忙到后半夜才能休息。那时的她,被顾客亲切地称为“苏老板”,虽然辛苦,但心里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后来,她发现顾客对定制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大,便果断转型做定制业务。小小的摊位变成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作坊,雇了几个手艺好的工人,专门接婚宴装、中山装等定制订单。那时的她,每天不仅要接待客户、测量尺寸、设计款式,还要盯着工人干活,确保每件定制服装的质量。虽然作坊不大,但生意越来越红火,“苏青定制”的口碑也慢慢传了出去。

可苏青并没有满足于此,她看到了批量生产的潜力,想要把生意做得更大。从萌生开厂的想法,到筹集资金、考察厂房、采购设备、招聘工人,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她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陆庭州也拿出了珍贵的转业费,还鼓起勇气向银行申请了小额贷款;为了找到合适的厂房,她顶着烈日跑遍了县城的各个角落;为了采购到性价比高的设备,她在省会城市的批发市场里货比三家,来回奔波;为了组建靠谱的工人队伍,她耐心面试、认真培训,把每个工人都当成家人。

开厂初期,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新手工人技术不熟练,导致产品合格率不高;流水线运转不顺畅,导致交货延迟;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厂里有些混乱。但苏青没有退缩,她加派骨干工人带教新手,延长培训时间;制定超产奖励政策,提高生产效率;出台《工厂管理制度》,规范厂里的各项事务;还提升工人福利,给工人买保险、组织技能培训、逢年过节发福利,让工人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青的努力和工人们的共同奋斗下,工厂慢慢步入了正轨。批量生产的服装因质量好、价格低,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定制业务也保留了下来,满足了高端客户的需求;工厂管理越来越规范,工人队伍越来越稳定,每月的净利润也稳步提升。年底核算时,工厂全年净赚4万元,是之前定制业务的6倍多,她还清了银行贷款,还给工人们发了丰厚的年终奖。

如今的她,再也不是那个摆摊的“苏老板”,而是管理着20名工人的“苏厂长”。她不再需要每天风吹日晒,也不用熬夜赶制衣服,而是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制定生产计划、研发新款服装、拓展销售渠道、管理工厂事务。但她依然保持着创业初期的那份初心,每天都会去厂房里转一转,看看工人们干活的情况,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遇到技术难题,她会和工人们一起商量解决;看到工人有困难,她会主动伸出援手。

“苏厂长,这是刚到的面料检测报告,全部合格,可以入库。”仓库管理员陈巧拿着一份报告走过来,打断了苏青的思绪。

苏青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好,通知裁剪区的师傅们,明天可以开始裁剪了。对了,记得让他们仔细核对尺寸,尽量减少损耗。”

“好的,苏厂长。”陈巧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苏青再次望向厂区,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看着一辆辆进出的卡车,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从一个小小的摊主,到一个现代化工厂的厂长,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事业的全新跨越。这背后,是她的坚持与努力,是她的智慧与勇气,更是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她去开拓。她计划明年再扩大生产规模,添几台新设备,多招几个工人;还要多去外地考察,拓展更远的销售渠道,让“青燕服装”的牌子走出县城,走向全省,甚至全国;她还要继续研发新款服装,紧跟市场潮流,让工厂始终保持竞争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工厂的招牌上,“青燕服装加工厂”六个大字熠熠生辉。苏青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坚定而自信的笑容。她相信,只要她保持着这份初心,带领着工人们一起努力,青燕服装加工厂一定能越办越好,她的事业也一定能迈上更高的台阶。从摊主到厂长的蜕变,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