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工厂批量生产搞得红红火火,首月就赚了3000元,工人们干劲十足,苏青心里却没忘了老本行——定制业务。当初从摆摊做定制起家,不少老客户就认“苏青定制”的手艺,批量生产虽然赚钱,但总有些客户需要专属的款式,比如结婚用的婚宴装、村干部出席正式场合的中山装,还有些体型特殊的客户,成品衣服不合身,只能靠定制。

“定制业务不能丢,这是咱们的根,也是区别于其他工厂的优势。”苏青跟核心骨干们商量,“咱们在工厂里设个定制工作室,专门接定制订单,满足那些高端客户的需求。”

大家都同意这个想法,毕竟不少老客户还时不时来问定制的事。很快,苏青就在厂房的一角收拾出一块20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定制工作室。里面摆了一张设计桌、一个测量台,还有几个样品架,放着之前做过的定制服装样品,比如精致的婚宴装、挺括的中山装,看着就显档次。

苏青规定,定制工作室保留10%的产能,也就是说,工厂每天生产100件批量服装的同时,留出能做10件定制服装的时间和人力。定制业务主要由苏青亲自负责,从设计、测量到跟工人沟通工艺,都由她把关,再挑两个技术最好的老工人,专门负责定制服装的缝制,保证质量不打折。

定制价格也适当提高了些,之前婚宴装定制是40元一件,现在工厂运营有成本,定制又是纯手工精细活,苏青就把价格调到了45元一件。其他定制服装,比如中山装、商务西装,价格也比之前涨了5-10元。有人担心涨价后客户不买账,苏青却不慌:“愿意做定制的客户,图的就是合身、独特,只要咱们手艺好、服务到位,多花几块钱他们能接受。”

果然,定制工作室一设立,老客户就找上门了。镇上的张木匠要给儿子办婚礼,特意来订两套婚宴装,一套给儿子做西装,一套给儿媳做婚纱。“苏老板,我就信你的手艺,之前我侄女的婚宴装就是你做的,又好看又合身。”张木匠说,“价格涨点没事,只要做得好,孩子一辈子就结一次婚,不能含糊。”

苏青亲自给小两口测量尺寸,肩宽、胸围、腰围、衣长,每个数据都记下来,又跟他们沟通款式。准儿媳想要公主款的婚纱,裙摆要大一点,还要有立体刺绣;准女婿想要藏青色的西装,袖口绣上两人的名字缩写。苏青一一答应,当场画了设计草图,让他们确认满意后,才安排工人制作。

为了保证定制服装的质量,苏青要求工人每做一道工序都要跟她沟通,比如刺绣的图案、针脚的密度,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那件公主款婚纱,光立体刺绣就花了三天时间,针脚细密,图案精致,裙摆用了三层面料,层层叠叠,特别好看。小两口来取衣服的时候,试穿后满意得合不拢嘴:“太好看了,比县城里卖的成品婚纱还合身,45块钱太值了!”

除了婚宴装,中山装的定制也不少。邻县的李村长要去市里开会,需要一套正式的中山装,特意来苏青这儿定制。“苏老板,你做的中山装版型正,穿着精神,上次去县里开会,好多人都问我在哪儿做的。”李村长说。苏青根据他的体型,调整了中山装的腰部和肩线,让穿着更舒适,又选用了厚实的纯棉面料,耐穿又挺括。李村长拿到衣服后,试穿了一下,活动自如,特别满意,当场就付了钱,还说以后村里其他干部要做衣服,都介绍来这儿。

还有些体型特殊的客户,比如镇上的王老板,肩宽背厚,买的成品西装总显得臃肿,他也来苏青这儿定制。苏青给他设计了修身款的西装,适当放宽了肩线,收紧了腰部,做出来的西装既合身又显精神。王老板穿了去谈生意,客户都夸他穿着得体,他特意来感谢苏青:“苏老板,还是你做的衣服合身,以后我就认准你家的定制了。”

定制工作室的生意慢慢稳定下来,虽然订单不像批量生产那么多,但每月也能接到20-30个订单。苏青算了算,定制服装的成本比批量生产高,面料用得好,人工也更费时间,但价格也高,扣除成本后,每月定制业务能带来500元左右的利润。

这笔利润虽然不算多,但意义重大。一方面,保留了老客户,不少定制客户后来也会买工厂的批量服装,形成了联动;另一方面,定制业务能体现工厂的手艺,打响“青燕服装”的品牌,让大家知道,这个工厂不仅能批量生产性价比高的日常装,还能做高端的定制服装。

苏青还发现,定制业务能给批量生产带来灵感。有时候客户提出的款式要求,或者流行的元素,苏青会记下来,用到批量生产的新款设计中,让批量产品也更受欢迎。比如有客户定制婚宴装时,喜欢小碎花的图案,苏青就安排工厂批量生产了一批碎花衬衫,上市后卖得很好。

工人们也觉得保留定制业务是好事,负责定制缝制的老工人说:“做定制能练手艺,批量生产是熟能生巧,定制就是精雕细琢,两者结合,咱们的技术也能越来越高。”

就这样,青燕服装加工厂一边搞批量生产,一边做定制业务,两条腿走路,既保证了销量和利润,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老客户。苏青看着定制工作室里挂满的设计草图和样品,心里很踏实:“不管工厂做得多大,定制业务都不能丢,这是咱们的初心,也是咱们的优势。”

傍晚,定制工作室的灯光还亮着,苏青正在给一个客户画设计图,旁边的测量台上放着软尺和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客户的尺寸和要求。她知道,只要把定制业务做好,把批量生产搞活,工厂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青燕服装”的牌子也会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