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岁末寒冬,小镇被一层薄薄的霜雪覆盖,集市上的人流渐渐稀疏,而苏青的小作坊里却暖意融融。缝纫机早已停下轰鸣,裁剪台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墙上的案例展示墙又添了不少新照片,会员登记册也厚厚地摞了起来。这一年,是苏青转型定制业务的关键一年,从春季的县城专场到夏季的新型面料,从会员体系到男装扩围,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妥。如今到了年底,核算全年利润、给工人发年终奖,成了最重要的事。

“这一年忙忙碌碌,是该好好算算账,看看咱们的辛苦有没有白费。”苏青把账本、订单登记册、采购凭证一一摊在桌上,刘嫂、陈小花和几位核心工人围在一旁,脸上满是期待又略带紧张。大家都知道,这一年订单量比往年翻了几番,但面料、辅料、场地租金等成本也在增加,最终能赚多少,谁心里都没底。

苏青的账本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都分类标注,一目了然。她先核算全年总收入,按照业务类别逐一统计:

? 女装定制:包括日常装、职业装、婚宴装等,全年共接到320笔订单,总收入元,其中雪纺、乔其纱等新型面料的夏季服装贡献了元,占比近三分之一;

? 亲子装定制:亲子装套餐和单独定制共150笔订单,总收入9000元,其中冬季预售和会员复购订单占比达60%;

? 工装定制:县医院护士服、母婴店员工装、企业职业装等批量订单共12笔,总收入元,县医院50套护士服单笔订单就达2000元,成为工装业务的标杆;

? 男装定制:下半年新增的西装、中山装定制共60笔订单,总收入元,首月15笔订单的良好开局为后续业务奠定了基础;

? 其他收入:会员续费优惠差额、批量订单溢价等,共计2200元。

全年总收入合计:+9000+++2200=元。当苏青报出这个数字时,小作坊里响起了小声的惊叹,陈小花激动地说:“没想到一年能有这么多收入,比去年翻了两倍还多!”

接下来是核算总成本,这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苏青按照“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类核算:

? 固定成本:小作坊租金(每月200元,全年2400元)、缝纫机等设备折旧(全年800元)、水电杂费(全年1200元)、宣传物料(案例照片、宣传单页、会员卡等,全年1600元),固定成本合计:2400+800+1200+1600=6000元;

? 变动成本:面料采购成本(全年采购雪纺、羊毛、棉麻等面料共计元)、辅料成本(纽扣、拉链、针线、刺绣线等,全年4500元)、工人工资(6名工人,基本工资每月合计1500元,全年元)、其他支出(差旅费、酒店场地费等,全年2500元),变动成本合计:+4500++2500=元。

全年总成本合计:6000+=元。

最后核算净利润:全年总收入元 - 全年总成本元 = 元?不对,苏青忽然想起,工人工资中已经包含了基本工资,而之前推出的技能考核奖金、订单提成等已经计入每月工资,无需额外核算。但她再仔细核对账本,发现面料采购成本中包含了部分未使用的库存面料(价值约3000元),按照会计核算原则,库存面料应计入资产,不应全部计入当年成本。

“咱们还有3000元的库存面料,明年还能继续使用,不能算今年的成本。”苏青重新核算,调整后的变动成本为-3000=元,全年总成本为6000+=元。

最终,全年净利润为:-=元?不对,苏青又发现,工装订单中有一笔企业职业装订单的尾款2000元要到明年1月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这笔收入应计入明年,因此全年实际到账收入为-2000=元。

重新核算后,全年净利润为:-=元?刘嫂忍不住说道:“苏青,不用这么较真,库存面料明年用,尾款明年收,今年实际到手的利润就是减去实际支出的,等于元吧?”

苏青笑着解释:“做生意要算清楚账,库存是资产,尾款是应收款,咱们得明明白白。不过不管怎么算,今年的利润肯定比去年高很多。”她换了一种更直观的算法,统计今年实际到手的现金收入:元,实际现金支出(面料采购、工资、租金等):元,实际现金净利润为元。

但苏青心里清楚,去年做基础款服装销售时,全年净利润只有4000多元,而今年定制业务的实际净利润(包含库存和应收款)高达元,即便按现金净利润元计算,也足足是之前基础款销售的2.5倍?不对,她再翻出去年的账本,去年全年净利润确实是4000多元,今年定制业务的净利润(扣除库存后)为元,是去年的2.5倍?

“不管怎么算,今年赚的钱比去年多太多了!”陈小花笑着说,“去年咱们年底只发了每人50元的年终奖,今年肯定能多发点吧?”

苏青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她看着围在身边的工人,这些人都是她创业路上的得力助手:刘嫂负责测量和客户沟通,细心周到,是客户最信赖的“老熟人”;赵秀莲手艺精湛,针法精准,是技能考核的常客,负责核心缝制工作;李梅裁剪精准,版型还原度高,是团队的“裁剪担当”;陈巧年轻好学,负责订单记录和赠品制作,做事麻利;还有两位兼职工人,负责简单的锁边、钉纽扣等辅助工作,任劳任怨。

“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咱们今天的成绩。”苏青真诚地说,“今年定制业务净赚6000多元(她特意取了一个保守且让大家满意的数字,既符合实际,又能让工人开心),是之前基础款销售的1.5倍。我决定给大家发年终奖,根据大家的工作表现、技能水平和出勤情况发放,最高200元,最低80元,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努力!”

话音刚落,小作坊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青开始公布年终奖名单:

? 赵秀莲:技能考核多次获得第一名,负责核心缝制工作,出勤满勤,年终奖200元;

? 刘嫂:负责客户沟通和测量,老客户维护到位,贡献了多个大额订单,年终奖180元;

? 李梅:裁剪精准,版型还原度高,无一次失误,年终奖150元;

? 陈巧:负责订单记录和赠品制作,工作认真负责,进步明显,年终奖120元;

? 两位兼职工人:工作踏实,配合默契,年终奖各80元。

苏青把一沓崭新的现金放在桌上,逐一发给大家。赵秀莲接过200元现金,激动地说:“谢谢苏老板!这是我这辈子拿过最多的年终奖,明年我一定更加努力,把手艺练得更精!”刘嫂拿着180元,笑着说:“跟着苏老板干有奔头,明年我多带点老客户来,争取多拿点订单!”

拿到年终奖的工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明年的计划:“明年我要跟着苏姐学习新型面料加工,争取技能考核再拿第一”“我要多研究男装的裁剪技巧,帮苏姐把男装业务做得更好”“我要把赠品做得更精致,让客户更满意”。

苏青看着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给工人发年终奖,不仅是对大家一年辛苦的回报,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这一年,定制业务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工人的付出:赵秀莲的精湛手艺保证了产品品质,刘嫂的细心沟通赢得了客户信任,李梅的精准裁剪奠定了版型基础,陈巧的认真负责提升了服务效率。

核算完利润、发完年终奖,苏青又组织大家开了一场年终总结会。她回顾了这一年的重要节点:从春季推出会员体系,到夏季引入新型面料,从秋季拓展男装定制,到冬季应对淡季的预售活动,每一次创新都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男装定制的工艺还需优化,批量订单的交付效率有待提升,客户反馈的响应速度还能更快。

“明年,咱们的目标是月营收突破800元,会员数量达到150人,男装定制订单翻一番,还要拓展老年装定制业务。”苏青提出了明年的规划,“我会继续引进更多优质面料,优化产品款式,提升团队技能,让‘苏青定制’的口碑传遍更多乡镇。”

工人们纷纷表示支持,赵秀莲说:“明年我想学习刺绣进阶技巧,让咱们的定制服装更有特色。”李梅说:“我想研究批量裁剪的方法,提高工装订单的交付效率。”刘嫂说:“我会多去县城跑一跑,对接更多企业和学校的工装订单。”

年终总结会结束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小作坊的窗户,洒在大家脸上,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希望和干劲。苏青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感慨万千。从最初一个人守着小摊位,到如今拥有一支6人的团队,从基础款销售到全品类定制,从年净利润4000多元到多元,这一年的成长与蜕变,离不开她对市场的敏锐把握,更离不开团队的并肩作战。

陆庭州来接苏青下班,看到小作坊里其乐融融的景象,笑着说:“看大家这么开心,今年利润肯定不错吧?”苏青点点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净赚6000多元,是去年的1.5倍,给工人们发了年终奖,大家干劲更足了。明年咱们的生意肯定会更红火!”

陆庭州握着她的手:“你这一年太辛苦了,从早忙到晚,不过付出总有回报。明年我也多帮你跑跑腿,对接一些外地的批量订单,让‘苏青定制’走出小镇。”

月光渐渐升起,照亮了小镇的街道,也照亮了苏青坚定的眼神。她知道,今年的成绩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市场等着她去开拓,更艰巨的挑战等着她去克服。但只要她和团队始终秉持着“版型准、设计巧、服务好”的理念,用心对待每一位客户、每一笔订单,就一定能让“苏青定制”的生意越做越大,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富裕。而这6000多元的净利润,不仅是对今年努力的肯定,更是明年再创辉煌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