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的风裹着雪粒,狠狠砸在军营的窗户上,发出“呜呜”的声响。陆庭州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手里攥着晓燕写的信,信纸边缘已经被反复摩挲得有些发毛。自从听了老张的“爆料”,他心里就像揣了团火,白天训练时总忍不住走神,夜里躺在床上,眼前全是晓燕信里描述的画面——苏青在院子里教孩子们读书,带着妇女们做手工,还有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捧着布偶笑的样子。

“不行,我得回去看看。”陆庭州猛地站起身,下定决心向部队申请探亲假。虽然距离春节只剩一个月,按惯例他本可以等到春节再回家,但现在他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牵挂,想早点见到苏青,见到孩子们,亲眼看看家里的变化。

第二天一早,陆庭州就拿着写好的请假申请,找到了连长。“连长,我想申请一周的探亲假,家里有些情况,我想回去看看。”他语气诚恳,眼神里满是急切。

连长看着他,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来。老张探亲回来跟我说了不少你家的事,你媳妇确实能干,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不过,你也别太着急,家里有她在,肯定没问题。”

“我知道她能干,就是想回去亲眼看看,跟她聊聊天,也谢谢她为家里做的一切。”陆庭州的声音有些沙哑,想起苏青可能受的苦,心里就一阵发酸。

连长点了点头,在请假申请上签了字:“准了!路上注意安全,雪天路滑,早点去早点回。”

拿到批假条的那一刻,陆庭州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一路小跑回宿舍,开始收拾行李。宿舍的柜子里没什么东西,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部队发的生活用品。他翻出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先把换洗衣物叠整齐放进去,然后又从柜子深处拿出两罐奶粉——这是部队刚发的营养奶粉,他一直没舍得喝,想着带回家给孩子们补营养。晓燕信里说现在家里能吃饱饭了,但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喝点奶粉肯定更好。

“还有什么能给孩子们带的呢?”陆庭州挠了挠头,目光落在床底下的一匹蓝色卡其布上。这是上个月部队给家属发的慰问布料,颜色沉稳又耐脏,质地也厚实。他当时收到的时候,还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突然想起,苏青好像一直没有一件像样的新衣服。晓燕信里说苏青给孩子们做了新棉袄、新棉鞋,却没提给自己做衣服,老张也说苏青平时总穿着沾着线头的旧棉袄。

“就给她做件新衣服吧。”陆庭州拿起布料,轻轻拂去上面的浮尘。蓝色卡其布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象着苏青穿上新衣服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虽然他不知道苏青的尺码,但他记得苏青的身材不算胖,按一般的尺码裁,应该没问题。实在不行,让村里的裁缝帮忙改改也行。

他把布料仔细地卷起来,用绳子系好,放进帆布包的最底层,生怕被其他东西压皱。接着,他又从抽屉里拿出晓燕写的信,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衣兜里——这封信他要带回去,等苏青有空的时候,读给她听,让她知道孩子们有多喜欢她,有多依赖她。

收拾完行李,陆庭州又去了趟军营的小卖部,买了几包水果糖和一本图画书。水果糖给孩子们当零食,图画书则是给晓雨的——晓燕信里说妹妹还小,还不认识字,一本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应该能让她开心。

一切准备就绪,陆庭州背着帆布包,站在宿舍门口,最后检查了一遍有没有落下东西。确认无误后,他锁上宿舍门,向营门口走去。战友们听说他要回家,都来送他。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回去好好跟你媳妇聊聊,她可是个好女人,你可得好好待她。”

“我知道,谢谢你,老张。”陆庭州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热。要不是老张探亲回来“爆料”,他还不知道苏青做了这么多事,还在心里对她存有疑虑。

出了军营,陆庭州踩着厚厚的积雪,向镇上的车站走去。雪还在下,落在他的帽子上、肩膀上,很快就积了一层白。可他一点都不觉得冷,心里满是对家的期待。他想象着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孩子们会不会扑上来抱住他,苏青会不会笑着给他端来一碗热粥,家里是不是像晓燕信里写的那样,温暖又热闹。

到了镇上的车站,陆庭州买了最早一班去县城的汽车票。汽车在雪路上缓慢行驶,窗外的景色一片雪白,偶尔能看到几个赶路的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袄,缩着脖子往前走。陆庭州靠在车窗上,手里紧紧攥着帆布包的带子,思绪早已飞回了家。

他想起以前每次回家,苏青总是默默地在厨房里忙碌,做好饭后端上桌,然后就坐在旁边,看着他和孩子们吃,自己很少动筷子。那时候他以为苏青是害羞,或者是跟孩子们不亲近,现在才明白,她可能是怕自己做得不好,怕孩子们不喜欢,也怕他不满意。

他还想起,有一次晓阳发烧,他不在家,是苏青背着晓阳去镇上的卫生院,跑前跑后地挂号、拿药,回来后又守在晓阳床边,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母亲跟他打电话说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母亲夸大其词,现在想来,苏青对孩子们的爱,一点都不比亲妈少。

汽车颠簸着驶入县城,陆庭州下了车,又转乘去村里的三轮车。三轮车在土路上颠簸,帆布包在他腿上晃来晃去,里面的奶粉罐和布料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是在为他即将到家而欢呼。

离村子越来越近,陆庭州远远地就看到了村口的老槐树,树枝上积着厚厚的雪,像一团团棉花。他想起老张说的,苏青在赵家和孙家的宅基地边界种了棵苹果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浇过防冻水,能不能安全过冬。

三轮车在村口停下,陆庭州付了钱,背着帆布包,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家里走去。村里的路上积着雪,很少有人走动,只有几家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饭菜的香味。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陆庭州远远地就看到院子里有几个身影在忙碌。他走近一看,原来是苏青带着互助小组的姐妹们在做手工——苏青坐在缝纫机前,手指灵活地踩着踏板,刘嫂和陈姐坐在旁边,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布偶的眼睛,晓燕和晓阳则在院子的角落里,帮着整理布料,晓雨坐在小椅子上,手里抱着一个布偶,正开心地笑着。

阳光透过树枝,洒在院子里,给每个人的身上都镀上了一层金边。苏青穿着一件灰色的旧棉袄,头发用一根橡皮筋扎在脑后,脸上带着专注的笑容,偶尔抬起头,跟刘嫂、陈姐说几句话,声音清脆又温柔。

陆庭州站在院门口,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和感动。这就是他的家,他的妻子,他的孩子,还有他的邻居们。以前他总担心这个家会散,担心孩子们会受委屈,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苏青用她的双手,她的善良,她的智慧,把这个家打理得这么好,把邻里关系处得这么和睦,把孩子们教得这么懂事。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院门,笑着喊道:“我回来了!”

院子里的人都愣了一下,然后纷纷抬起头。晓燕和晓阳最先反应过来,欢呼着向他跑来:“爸爸!你回来了!”

苏青也停下了手里的活,站起身,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惊讶又开心的笑容,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光。

陆庭州张开双臂,抱住跑过来的孩子们,然后看向苏青,心里默默地说:“苏青,谢谢你,让我有了这么温暖的家。以后,咱们一起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