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382章 援助友军(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兴华看着这两封几乎是前后脚抵达,用词夸张却情真意切的电文,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温暖的笑意。他能想象到两位老师长那激动得像个孩子的模样。这正是他想要的,将系统的力量,转化为整个八路军、全中国抗日力量的钢铁脊梁。

然而,这两份厚礼带来的震动还未平息,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司令部,来电的是八路军副总司令。

“宋兴华!你小子!”副总司令的大嗓门透过听筒震得宋兴华耳朵嗡嗡响,语气里带着佯装的怒气,但更多的却是压抑不住的欣喜和一丝……“嫉妒”?

“你给我弄了个炮兵旅,老子高兴得好几天没睡好觉,走路都带风!你这可倒好,转头就给120师、129师一家弄了两个炮兵旅!125门重炮啊!还配了那么多卡车炮弹!你小子是不是对我这个副总司令有意见?觉得老子这儿庙小,容不下你那么多大菩萨?”

宋兴华赶紧对着话筒叫屈,脸上却带着笑:“副总司令!冤枉!天大的冤枉!您可千万别这么想!您想啊,咱们纵队现在是总部卫戍部队,主要任务是拱卫中枢,装备的火炮对晋绥军、中央军乃至日军精锐,都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再堆砌更多的重炮,很多时候也只是摆着看,用不上啊!但120师、129师不一样,他们在外线作战,机动性强,任务多样。这些重炮在他们手里,可以灵活拆分成几个炮营,加强到不同的主攻方向,那起到的作用可是决定性的!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副总司令爽朗的笑声:“哈哈!算你小子会说话!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下次有这么好的‘刀刃’,也得先想想咱们总部的‘刀把子’嘛!”

“是是是,副总司令教训的是!”宋兴华连忙应承,随即话锋一转,“对了,副总司令,还有件事向您汇报。我弄到的10辆窄轨火车和10辆标准轨火车,已经投放到了同蒲线北段和正太线中段的废弃路段,具体坐标是……请您立刻安排可靠人手去接收吧。这东西目标大,但放在那儿,一时半会儿也没人能轻易弄走。”

“火车?!你小子还真是神通广大!”副总司令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惊喜,“这才多久?连火车头都弄回来了?好!好!好!我马上通知聂帅和新建的铁道部!这可是盘活咱们后勤生命线的大宝贝啊!”

放下电话,副总司令脸上的笑容久久不散。他对走进来的聂帅说道:“老聂啊,你看看这个宋兴华,简直是孙猴子转世,七十二变都不够他变的!刚送了重炮,这又变出二十辆火车来!我看啊,给他嘉奖令都要印不过来了!”

聂帅接过电话记录看了看,也是满面春风:“是啊,兴华同志功劳太大了。我看,应该提请中央,给他记特等功!”

副总司令却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功劳先记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现在位置很关键,贡献也太大,过于频繁的嘉奖,未必是好事。等他再立新功,或者关键时刻,一并表彰,效果更好。你的心意,我会转告他。”

聂帅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副总司令的深意,是为保护宋兴华,避免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遂点头称是,随后亲自给宋兴华发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感谢电。

太原,新组建的铁道部。部长和几位从四面八方召集来的铁路专家、老工人出身的干部,接到总部紧急命令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十辆完好的18节火车?这在他们看来,比二十门重炮还珍贵!

在警卫一团、二团的严密护卫下,铁道部分成两路,一路北上同蒲线,一路东进正太线。当他们按照坐标,在刚刚修复的铁路段,看到那静静停泊着的、油漆锃亮、仿佛刚刚出厂不久的窄轨和标准轨蒸汽机车和一节节车厢时,所有人都沸腾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颤抖着爬上驾驶室,抚摸着熟悉的操纵杆和仪表盘,老泪纵横:“是真的!是真的火车啊!还是这么好的!有了它们,同蒲线、正太线就能活过来了!咱们的兵员、弹药、粮食,就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了!这……这是给咱们的抗战血管里通了血啊!”

铁道部长紧紧握着警卫团长的手,激动地说:“请一定转告宋司令!我代表全体铁路职工,代表前线几十万将士,谢谢他!这些火车头,就是咱们的命根子!我们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尽快让这两条大动脉跳动起来!”

很快,检修队、护路队迅速到位。沉寂多年的铁路上,再次响起了汽笛的轰鸣声,长长的火车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穿梭于太行山区。同蒲线贯通南北,正太线连接东西,如同两条强劲的输血管道,将原本被分割的根据地紧密连接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八路军的机动能力和后勤保障水平。其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那几个炮兵旅的建立。

处理完兄弟部队的支援事宜,宋兴华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孤悬敌后的115师及山东军区。他与115师在泰西军区的罗帅取得了联系。相较于相对安全的太行根据地,向深入敌后的山东军区投放物资,需要更加谨慎。

与罗帅的电报往来中,宋兴华能感受到对方最初的谨慎与怀疑。毕竟,一次性提供足以改变战略态势的庞大装备,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当宋兴华根据山东军区的实际情况和敌情威胁,分批次、小集群地通过空间投放,将一门门火炮、一箱箱弹药精准送达指定隐蔽地点后,所有的怀疑都化为了巨大的震撼和狂喜。

泰西军区出动了超过一半的兵力,动员了无数根据地群众,昼伏夜出,整整搬运了三天三夜!当1500门各型火炮(以迫击炮、步兵炮为主,兼顾部分山野炮)和足足150万发炮弹最终安全入库时,罗帅给宋兴华发来的电报,字里行间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和感激:“兴华同志,真乃神人也!此批装备,于我山东军区,无异于久旱逢甘霖,绝处遇生机!我代表山东全体抗日军民,向你致谢!我军战斗力,必将因此产生质的飞跃!”

消息传到115师师长,被后世誉为“军神”的101那里时,这位一向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的名将,也罕见地激动了很长时间。他站在地图前,手指划过山东的丘陵平原,仿佛能看到无数个连、排,都配属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