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350章 放粮砸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命令迅速下达。当天,沉寂了没多久的“太原之声”广播电台,再次响起了程欣那清亮而充满力量的声音。这一次,她的言辞更加犀利,直指要害:

“太原城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是八路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我们承诺,粮食管够,价格公平!但是,现在有一些人,一些黑了心肝的奸商,像丰泰的赵守仁、德昌隆的钱广进、万裕号的孙满仓、聚丰行的周福贵、瑞升堂的李万财!他们趁着年关,囤积粮食,抬高物价,想要吸干咱们老百姓最后一点血汗钱!他们派人伪装成普通百姓,大量购买我们放出的平价粮,然后再高价卖出!这是吃人肉!喝人血!”

广播的声音通过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传遍了太原的主要街道。同时,四辆经过改装的卡车,车顶上架着大功率喇叭,车厢两侧挂着醒目的标语——“八路军保障粮草,稳定物价!”“打击奸商,为民请命!”,缓缓行驶在太原的大街小巷。录制好的磁带循环播放,既有对八路军政策的宣讲,更有对粮商罪行的揭露。

“乡亲们,不要怕!八路军的粮食多得很!我们的运输队,正日夜不停地往城里运粮!看看城外,那车队长得都望不到头!我们有的是粮食,绝不会让任何一个老百姓饿肚子!”

广播和宣传车的声音,像一把把尖刀,刺破了粮商们编织的谎言,也点燃了普通市民心中积压的怒火。

夜里,赵守仁家宅院那气派的大门上,被人用烂菜叶糊满了。不知是谁扔的石头,砸碎了好几块瓦片,哐当的碎裂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钱广进的铺子,更是被人用木炭在墙上写了“奸商”两个大字。

粮商们坐不住了。

“反了!反了!”钱广进在赵守仁的书房里跳脚,胖脸气得通红,“这帮泥腿子,竟敢……竟敢……还有那个程欣,一个黄毛丫头,敢指名道姓地骂我们!八路军也太不讲究了!”

赵守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们这是要搞臭我们!断我们的根!”

“赵翁,现在怎么办?八路军这粮食,好像……好像真的运不完啊?”孙满仓忧心忡忡地说,“我派人去看过,西门外确实车队排成长龙,一天起码一两千吨粮食进城!”

“假的!一定是假的!”周福贵梗着脖子,“他们肯定是虚张声势!车里装的说不定是沙石!对,沙石!我听说,前两天卸车的时候,有袋子破了,漏出来的就是沙子!”

李万财将信将疑:“真的?”

赵守仁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不管是真是假,事到如今,我们没有退路了!诸位,把棺材本都拿出来!跟他八路军拼了!我就不信,他们真能变出吃不完的粮食!等他们把存货耗光,就是咱们翻身的时候!到时候,今天的损失,要他们百倍千倍地偿还!”

利益熏心,加上对八路军粮食来源的误判,让他们做出了最终决定——押上全部身家,继续吃进!

指挥部里,宋兴华听着老王和冈田翔太派来的人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司令,那几家今天又吃进了差不多五百吨,价格还是按咱们的平价,他们转手就囤进库里了。咱们这边,一天两千吨放出去,市场价已经被压下来一点了,但他们还在硬撑。”老王说道,脸上带着不解,“司令,他们哪来那么多钱?”

宋兴华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飘起的零星雪花,淡淡道:“贪婪,会让人失去理智,也会让人盲目。他们以为我们在虚张声势,以为我们的粮食快见底了。”他回过头,眼中闪过一丝系统界面特有的微光,只有他自己能看见。【军功值:2亿1千3百万+】。兑换上万吨粮食,不过消耗九牛一毛。

“告诉下面,运输不能停。另外,”宋兴华对后勤参谋林兆祥吩咐,“老林,你去安排一下,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在下次卸车的时候,‘不小心’掉几袋粮食,里面……混上点沙石。做得自然点。”

林兆祥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佩服地看了司令一眼:“是!我明白了!”

这出“戏”果然奏效了。当装着沙石的麻袋在众目睽睽之下破裂,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几位粮商耳中。

“哈哈哈!天助我也!”赵守仁得到确凿消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果然是在虚张声势!沙子!他们用沙子充数!八路军没粮了!兄弟们,最后的时刻到了!给我买!狠狠地买!”

最后的疯狂开始了。粮商们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砸锅卖铁,甚至开始抵押田产、商铺,疯狂收购市场上一切低于他们心理价位的粮食。太原的粮价,在八路军持续放粮和宣传车的压力下,本来已经开始缓慢下跌,但在他们这种不计成本的收购下,竟然又诡异地稳住,甚至小幅回升。

然而,这种“稳定”只维持了不到三天。

第三天傍晚,老王几乎是跑着冲进了宋兴华的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司令!跌了!粮价跌了!比咱们益民商店的标价还低了一成!”

正在伏案研究地图,思考如何北上收复失地的宋兴华抬起头,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丝错愕,随即化为毫不掩饰的鄙夷:“这就撑不住了?一群废物!我还没开始发力呢!”

他原本还准备了不少经济手段,打算好好跟这群奸商过过招,没想到对方如此不堪一击。

“老王,”宋兴华站起身,语气果断,“通知冈田商会和益民商店,价格下调,永远比那几家低百分之十!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人血馒头,不是那么好吃的!”

“是!”老王领命,立刻去传达。

宋兴华又拿起电话,直接要通了聂帅的办公室:“聂帅,可以收网了。通知城门,尤其是西门,粮食出城严加盘查,没有批条,一粒米也不准出去!”

命令如山。八路军控制下的粮店价格再次主动下调,并且明确标示“永比奸商低10%”。同时,西门的盘查骤然严格起来,想要将低价购得的粮食运出去牟利的渠道被彻底卡死。

粮商们手中的粮食,瞬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不,是即将腐烂在手里的石头!

价格一路雪崩。从高点断崖式下跌,五十,四十,三十……最终,竟然跌破了涨价前的水平,直接腰斩,到了原价的50%!

程欣的广播和宣传车更是穷追猛打,每日播报最新粮价,对比八路军粮店的稳定低价和粮商们仓皇抛售的跳楼价,将几家粮商“囤积居奇、自食恶果”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民心彻底扭转。老百姓们看清了这些粮商的真面目,哪怕他们现在的价格和八路军一样,甚至偶尔更低,也无人问津。大家宁愿多走几步路,去冈田商会或者益民商店排队,也不愿再让这些奸商赚一个铜板。更何况,经过这一番折腾,几乎家家户户都趁低价囤够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口粮。

益民商店和冈田商会的招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彻底立了起来,成为了“平价”、“良心”的代名词。八路军赢得的不只是这场经济战的胜利,更是满满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