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300章 琐事安排(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兴华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思想工作要耐心,也要讲方法。我相信你能做好。还有,现在同盟军这边有多少闲置的炮兵?”

冈田翔太想了想说:“还有四百七十三人!”

“山西境内,运城、阳泉、太原三地日本侨民数量最多,太原有近万人,运城、阳泉两地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六千!当时我承诺你,今后只要打下县城,所有日本侨民纳入同盟军管理体系!你们现在应该好好考虑这件事情了!另外,炮兵、坦克兵的数量太少,你们要尽快把随军学校开起来。”

“嗨!属下回去立即开会研究!”冈田翔太鞠了一躬。

宋兴华语重心长的说:“事业初期,万事维艰!一个人要当成几个人用,同盟军要学会分工合作,齐头并进!”

“属下明白!”冈田翔太现在真心觉得应该好好开个会研究一下分工问题了!

“你安排人去城外xx地点,那儿有36门美制105mm榴弹炮和三万六千发炮弹,一半拉到一旅3团,一半拉到一旅1团,顺便把两个团的火炮和炮弹带回来榆次!”宋兴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

冈田翔太仔细看了看在榆次县城外围几公里,于是大声喊道:“保证完成任务!”

冈田翔太走后,宋兴华一人再次将目光投向脑海中的全景地图,那代表着敌我的无数光点,在太原周边交织。日军在外围只布置了两个大队和几个中队,加上配属的伪军也才三千多人,是不是有的儿看不起自己啊?

宋兴华想了一会儿,根据整编方案兑换所需武器,不算坦克,平均下来一个旅消耗30万军功值(含连续作战十天的弹药储备),五个旅150万军功值,坦克50万军功值(含炮弹、机枪子弹、零件、汽油等)。

bt-7m坦克大概是所有轻型坦克中性能最接近中型坦克的,而且还有滚轮和履带两种行进模式,完全碾压日军的九五式轻型坦克,可惜山西境内路况堪忧,bt-7m的重量在13吨以上容易陷住,所以宋兴华最后还是兑换了九五式坦克。

宋兴华拨通寿阳县城的电话,让装甲侦察营营长王二柱接听电话。

“二柱,马上安排三件事!第一,派人接收寿阳县城东南方向处的24辆九五式坦克!第二,给每辆坦克配齐车长、驾驶员和装填手,装填手从六旅挑,你们营的缺口也从六旅挑,告诉王振国旅长,我说的!第三,你们营要注意自我造血,利用战斗间隙培养更多的车长、驾驶员,鬼子驻蒙军是有战车兵团的,早晚会对上,所以咱们得快速扩大坦克部队规模,不要怕用坏了,也不要怕用油多,我给你兜底!”宋兴华吩咐道。

电话那头王二柱大声回答:“是!司令员!”

宋兴华说:“去安排吧!让他们连夜启程,天亮前必须到达榆次县城!”

“警卫员!”宋兴华朝门外喊了一声。

“到!”一名精神抖擞的年轻战士应声而入。

“去,请政委和参谋长过来一趟,就说有要事相商。”宋兴华吩咐道,随即像是想起什么,又从办公桌抽屉里(实则意念一动,从系统储物空间取出)拿出四盒崭新的万宝路香烟,随手放在了桌子显眼的位置。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是难得的硬通货。

不多时,政委王信庭和参谋长熊德诚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倦色,显然也是刚处理完手头繁杂的军务。不过,当他们目光扫到桌上那四盒万宝路时,眼睛顿时一亮,那点倦意似乎瞬间被驱散了不少。

“哟呵,老宋,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么大方?”熊德诚参谋长是个爽快人,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桌前,毫不客气地拿起两盒,顺手抛给王信庭一盒,自己留一盒,剩下那盒则熟练地揣进了兜里。他动作麻利地拆开包装,抽出一支点上,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这才眯着眼问道:“说吧,拿这‘洋货’贿赂我们,是有啥棘手事需要我们俩老伙计出力?”

王信庭政委相对沉稳,但也笑着点燃了香烟,吐出一串悠长的烟圈,接口道:“老熊说得对,无功不受禄。能让咱宋司令深夜用香烟‘犒劳’,这事儿肯定小不了。别卖关子了,说说吧。”

宋兴华嘿嘿一笑,给自己那个硕大的搪瓷缸子里续满了热水,几片粗大的茶叶在开水中翻滚沉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捧着茶缸坐下,“主要是关于咱们纵队接下来的整编和后勤问题。根据之前的整编方案,这次吸纳的人员整编完后,估计还会富余出五千到六千人。我考虑着,趁着这次机会,把一旅的旅属部队升格,组建纵队直属部队,同时给一旅‘瘦瘦身’。等时机成熟,咱们仨就把一旅的兼职给卸了,专心负责纵队这一大摊子事。”

王政委和熊参谋长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王信庭弹了弹烟灰:“这个思路我同意。一旅是咱们起家的老底子,战斗力强,骨干多,抽调到纵队直属,能更快形成拳头力量。我们仨也确实该把精力更多放在全局上了。”

熊德诚也表示赞同:“老宋考虑得对,是该未雨绸缪。”

见两位搭档支持,宋兴华继续深入:“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后勤。咱们纵队现在实打实是军级编制,算上日本同盟军那边,小六万人马。以前一旅那个后勤保障营的架子,就算升级,也撑不起这么庞大的队伍消耗,尤其是我们的三旅、四旅,辖有装甲部队,火力强,弹药和物资消耗量非常大。我的想法是,咱们要组建一个至少能保障十万到十五万人的后勤体系!”

他顿了顿,看着两位老战友,语气凝重:“理由有二:第一,以目前六万人的规模,按常规标准组建的后勤,未必能满足我们连续高强度作战的需要;第二,太原之战后,我们的队伍规模很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必须打好这个提前量!”

王信庭和熊德诚的神色也严肃起来。他们深知宋兴华所言非虚,以前还是独立旅的时候,火力密度和机动作战要求就已超出了传统八路军部队的后勤保障范畴。王政委沉吟道:“这个构想很有必要,但问题是后勤部部长的人选……”

宋兴华显然早有腹案:“部长设一正六副。正职抓总;第一个副职,对接纵队直属部队和一旅;第二个副职,对接三旅、四旅;第三个副职,对接二旅、五旅、六旅;第四个副职,由日本同盟军内部选拔,对接同盟军各旅和冈田商会;第五个副职,对接咱们二纵上下级的各种团队。具体人选……”他看向王信庭和熊德诚,“你们二位定吧,这方面你们比我有经验。第四副职我让冈田他们自己推荐,报上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