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293章 大局已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四点五十分,运城率先发来捷报:光复!击毙日军第37师团师团长平田健吉中将以下六千余人,俘虏日军九百余人、伪军三百五十余人。

下午五点十五分,临汾捷报:光复!击毙日军第41师团师团长田边盛武中将以下七千余人,俘虏日军一千三百余人、伪军三百余人。

下午六点整,潞城捷报:光复!击毙日军一千五百余人,俘虏日军四百余人、伪军二百余人。

下午六点三十分,长治捷报:光复!击毙日军两千余人,俘虏日军一千余人、伪军七百余人。

黎城临时总指挥部,当一份份墨迹未干的捷报被送到彭c-in-c手中时,这位以严肃着称的将军,脸上终于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他猛地一拍桌子,连声叫好:“打得好!打得好啊!一战光复四城,击毙日伪军一万九千多,俘虏五千多!还打掉了两个鬼子中将!这是空前的大胜!是我们八路军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指挥部里顿时欢声雷动,参谋、干事们相互拥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彭c-in-c立刻与远在延安的党中央沟通。很快,一份以八路军总部名义发出的明码通电,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我八路军晋南、晋东南部队,于十二月十日,对盘踞于运城、临汾、潞城、长治之日军发起总攻。经一日激战,已于当日傍晚,全部光复以上四座县城!此役,共歼敌(含击毙、俘虏)日伪军两万四千余众,击毙日军第37师团师团长平田健吉中将、第41师团师团长田边盛武中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胜!日本军国主义必败!”

这份捷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惊天动地的反响!

全国各地的抗日军民欢欣鼓舞,士气大振。报纸号外铺天盖地,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颂着八路军的辉煌战绩。

而在重庆,以及晋绥军的驻地,这份捷报带来的,除了最初的震惊,更多的是深深的忌惮和不安。

“八路军……何时有了如此强大的攻坚能力?”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高官们面面相觑,“一战歼敌两万多,光复四座重镇……这宋兴华,究竟是何方神圣?”

“必须加大防共、限共的力度!绝不能让共产党坐大!”类似的论调,开始在国民党和晋绥军高层中弥漫。八路军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至于那几路奉命增援的日军部队,情况则颇为滑稽。动作最快的第35师团那个联队,刚进入山西境内,就因为铁路被严重破坏,不得不下车步行,才艰难地行进了几公里,就接到了华北方面军“县城已失,原路返回”的电报。从太原出发的那支援军,因为岩松义雄和舞伝男的刻意拖延,十号清晨才磨磨蹭蹭地离开太原,接到撤退命令时,才走了不到二十公里。其他几路援军,也都在半路上相继接到了撤回原驻地的命令。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傍晚时分,宋兴华率部抵达山西阳泉煤矿区域,昔日鬼子的喧嚣已被八路军的肃穆所取代。部队刚刚安顿好就收到了八路军总部发出的那份震动全国的明码通电——运城、临汾、长治、潞城等重镇相继光复!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所有听闻此讯的将士之心。全国为之轰动,太行山为之欢腾。

宋兴华站在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他年轻的脸庞上并未显露过多的激动,反而是一种更深沉的思索。片刻后,他转身对电讯员下令:“给师部发电。”

电文内容简洁而关键:一、汇报我部已成功拿下娘子关,现拟由晋中独立旅二团留守该战略要地,是否妥当,请师部示下;二、询问运城、长治两处机场情况,关乎后续防空部署以及我军空军建设事宜。

电波穿越山峦,很快带来了师部的回音。师部同意二团暂驻娘子关,具体接防部队待总部协调后确定;同时告知,敌人在晋南、晋东南围城阶段消息泄露,两机场的日机及地勤已仓皇撤离,机场设施基本完好,可立即投入使用。电文最后,师部还带来了一个“意外之喜”:此次战役,总部各部共俘虏日军三千六百余人,拟全部移交晋中独立旅处理,望速派人接回。

“三千六百多俘虏……”宋兴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这确实是惊喜。他手头原本就有在阳泉等地俘获的两千二百余日军,加起来足足五千八百多人!这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冈田翔太领导的“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最好的兵源补充。

他立即行动,分别给驻扎在太谷的独立三团团长陈大海和留守在牛家窑村基地的政治部主任朱宝杭去电,命令他们尽快派人分头前往临汾、运城以及潞城、长治,接收这批俘虏,并与近期招募的新兵一道,全部送至榆次县城集中。

处理完俘虏事宜,宋兴华走出指挥部,在阳泉煤矿的营地内缓步巡视。一万一千多名被解救的矿工劳工,经过短暂的休整和饱餐,精神状态已明显好转,脸上开始恢复血色,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宋兴华下令盘点缴获的武器弹药,扣除掉用于武装刚刚整编的阳泉、平定、昔阳三个地方独立营的份额后,尚余步枪六千五百余支,掷弹筒三百多具,轻机枪一百五十多挺,重机枪五十余挺。他吩咐后勤负责人老周,先将步枪按两人一支分发给劳工们,让他们初步熟悉武器结构,为接下来的整编训练打下基础。

十二月十二日,晨光熹微中,一支庞大的队伍离开了阳泉煤矿。宋兴华亲自率领着同盟军第二旅104团、决死三纵7团和9团、旅部直属的装甲侦察营、榴弹炮营、重迫击炮营,以及那一万一千多名劳工和两千二百余名日军俘虏,浩浩荡荡向寿阳县城进发。队伍蜿蜒如长龙,旌旗招展,尘土飞扬,显示出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傍晚时分,队伍抵达寿阳。至此,参与此次阶段性反攻作战的所有部队均已就位,完成了战役集结:

晋中独立旅3团驻防太谷,警惕小店、晋祠方向之敌。

晋中独立旅1团、配属作战的385旅769团、边纵28团、386旅新一团和独立团,则云集于榆次县城及周边,对太原形成直接压力。

寿阳县城及其外围,则驻扎着日本同盟军冈田旅、第二旅、第一装甲突击营,以及决死三纵7团、9团,成为进攻太原的另一只铁拳。